論近代思想史上的「民族」、「nation」與「中

論近代思想史上的「民族」、「nation」與「中

ID:25456120

大小:76.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1-20

論近代思想史上的「民族」、「nation」與「中_第1页
論近代思想史上的「民族」、「nation」與「中_第2页
論近代思想史上的「民族」、「nation」與「中_第3页
論近代思想史上的「民族」、「nation」與「中_第4页
論近代思想史上的「民族」、「nation」與「中_第5页
资源描述:

《論近代思想史上的「民族」、「nation」與「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論近代思想史上的「民族」、「Nation」與「中 在民族主義問題討論中,西方不少中國學專家以為,Chinesenation屬於「新生事物」,約產生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從帝國到民族國家的轉型時期。鑒於漢語「民族」一詞出現較晚,有人推論漢語直到1895年還沒有一個貼切的對應詞迻譯或傳導西方的nation概念,或曰至今還沒有;也有人斷言,前現代中國根本不存在Chinesenation。是否能作如是觀,便是寫作本文的緣起。筆者試圖從中西概念的演變與對比出發,並從中西思想史及歷史語義學的角度,疏證十九世紀中西全面接觸之後,Nat

2、ion在漢語中可能的表述形式。由於不同的社會結構與統治形式或不同的轉型方式,對事物的認識前提必然也是不同的。從西方民族主義理論出發,演繹觀察不同的存在與認識,未必能夠弄清真相。因此,文章還將論及「轉型」之前Chinesenation存在與否等問題。一 一個新詞的誕生  論近代思想史上的「民族」、「Nation」與「中 在民族主義問題討論中,西方不少中國學專家以為,Chinesenation屬於「新生事物」,約產生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從帝國到民族國家的轉型時期。鑒於漢語「民族」一詞出現較晚,有人推論漢語直到1895年還沒

3、有一個貼切的對應詞迻譯或傳導西方的nation概念,或曰至今還沒有;也有人斷言,前現代中國根本不存在Chinesenation。是否能作如是觀,便是寫作本文的緣起。筆者試圖從中西概念的演變與對比出發,並從中西思想史及歷史語義學的角度,疏證十九世紀中西全面接觸之後,Nation在漢語中可能的表述形式。由於不同的社會結構與統治形式或不同的轉型方式,對事物的認識前提必然也是不同的。從西方民族主義理論出發,演繹觀察不同的存在與認識,未必能夠弄清真相。因此,文章還將論及「轉型」之前Chinesenation存在與否等問題。一 一個

4、新詞的誕生  漢語「民族」一詞出現的年代較晚。中國古代史籍中,表達民族概念的詞彙,既有「民」、「族」、「種」、「人」、「部」、「類」等單音詞,又有「民人」、「民群」、「民種」、「族種」、「族部」、「族類」等雙音詞;但尚未發現「民」和「族」兩字連用、作為一個詞表示現今所用的「民族」概念1。漢語中的「民族」一詞究竟產生於何時,或曰誰先使用,學界對此已有多次探討。原先都籠統地認為始於清末民初;而且孫中山可能是中國最先使用「民族」一詞的人(〈中國問題的真解決〉,1904年),尤其是1905年《民報》創刊,孫文的發刊詞直接引譯西方

5、民族主義淵源,正與當時新潮思想合流,遂成「家喻戶曉」的固定概念。以後又不斷有新的發現,把使用「民族」一詞的時間向前推移。例如1902年《新民叢報》上梁啟超的〈東籍月旦〉一文中,或同年吳汝綸的《東遊叢錄》中,都使用了「民族」一詞。繼之又發現章太炎《訄書.序種姓上第十七》(1900年)說到「自帝系世本推跡民族」,或康有為1898年6月給光緒皇帝所上奏摺《請君民合治滿漢不分揭》中有「民族之治」一語,或《時務報》上1896年已出現了「民族」一詞。韓錦春、李毅夫撰文,認為「民族」一詞最早見於1895年第二號《強學報》上2。最後,彭

6、英明又將時間推前了20年,其依據是王韜1874年左右撰寫的〈洋務在用其所長〉一文3。彭文是筆者所見漢語「民族」一詞溯源最早的文章。這裡需要說明的是,王韜文中所說的「民族殷繁」,存在著模棱兩可的現象:是「民」「族」還是「民族」?其實,「民族」一詞的出現還要早得多。《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道光十七年(1837)九月刊上登載〈約書亞降迦南國〉篇,講述上帝委約書亞以重任,率領全體人民渡過約旦河,到上帝賜予以色列的地方去。文中寫道:「昔以色列民族如行陸路渡約耳但河也。」4至於這是否就是漢語中第一次使用「民族」一詞的文章,一時很難作出

7、定論,也許偶然還會有新的發現。  大凡持漢語「民族」一詞來自日文之觀點的人都認為,最先將漢語「民」、「族」二字拼成「民族」新詞,用以譯述西方nation一詞的,乃是明治維新(1868-73)以後的日本人。而且,論者以為中國最早使用「民族」一詞的文章多譯自日文,早期使用「民族」一詞的人幾乎都到過日本5。《東西洋考》告訴我們,此論不能成立。  「民族」一詞從偶爾使用到最終成為一個概念,從一個陌生的搭配到一句響亮的口號,無疑與十九世紀末葉救亡的呼聲以及西方民族主義思潮傳入中國分不開。從個別到普遍,或曰「民族」這個詞的真正走紅,

8、還是二十世紀初的事情,是當時反帝、反清宣傳中的一個口號和綱領,是「民族主義」之勃興。1895年中國慘敗於日本,使全國陡然驚醒。也許因為甲午戰爭對中國思想史發展之催化作用,也因為「民族」一詞適逢1895年之後的使用頻率逐漸上升,所以有人以為漢語直到1895年還沒有與西方nation觀念(或曰概念)相匹配的表達6。換言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