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重庆育才中学高考冲刺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重庆育才中学高考冲刺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

ID:83492380

大小:1.85 MB

页数:13页

时间:2023-06-11

上传者:老李
2022-2023学年重庆育才中学高考冲刺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重庆育才中学高考冲刺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重庆育才中学高考冲刺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重庆育才中学高考冲刺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重庆育才中学高考冲刺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2022-2023学年重庆育才中学高考冲刺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6页
2022-2023学年重庆育才中学高考冲刺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7页
2022-2023学年重庆育才中学高考冲刺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8页
2022-2023学年重庆育才中学高考冲刺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9页
2022-2023学年重庆育才中学高考冲刺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重庆育才中学高考冲刺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重庆育才中学高2023届高考冲刺考试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专线物流(又称货运专线)是指物流运输企业在两个特定的城市或区域之间,通过公路、铁路或航空等方式运输货物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模式。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城市专线物流层级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问题。1.全国物流中心城市中的多数城市()A.空间位置临近B.海港规模较大C.发展模式相同D.行政级别较高2.导致成都与宁波物流输出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消费能力B.地理位置C.交通网络D.产业结构【答案】1.D2.B【解析】【1题详解】由图可知全国物流中心城市中多数为省级行政中心,行政级别高,D正确;少部分在空间位置上相邻,A错误;个别物流中心城市发展模式相同,C错误;物流中心城市一部分为内陆城市,B错误。故选D。【2题详解】成都与宁波两地最大的差异在于地理位置上的区别,一个位于内陆一个位于沿海,地理位置的差异是物流输出度差异的主导因素,B正确;消费能力与交通网络两地差异不大,AC错误;产业结构两地虽有差异,但不是导致输出度差异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B。

1【点睛】2013年,宁波舟山港全年货物吞吐量达到8.09亿吨,超越上海港,位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1735万标箱,位居世界第六。2014年度宁波舟山港实现货物总吞吐量8.73亿吨,牢牢占据货物总吞吐量世界第一大港宝座。集装箱吞吐量1945万标箱,位居世界第五。2015年前11个月,集装箱吞吐量上升6.38%,达到2053.9万箱,超过香港码头,位居世界第二。海水养殖是利用沿海浅海滩涂养殖海洋水生经济动植物的生产活动。碳汇渔业是指在渔业生产活动中,不需要投入饵料,而是通过促进水生生物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从而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并通过收获水生生物产品将碳移出水体的渔业生产活动的泛称。下图示意碳汇渔业生产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问题。3.我国发展碳汇渔业具备的主要优势是()A.海水养殖面积大B.海洋运输业发展迅速C.劳动力数量丰富D.碳汇养殖业历史悠久4.为促进碳汇渔业发展,人们在海水养殖区实施人工上升流工程,其目的是()A.促进寒暖流交汇B.降低海洋表层水温C.促进藻类生长繁殖D.增加深海碳埋藏量【答案】3.A4.C【解析】【3题详解】由材料“海水养殖是利用沿海浅海滩涂养殖海洋水生经济动植物生产活动”可知,我国海岸线漫长,浅海滩涂广阔,海水养殖面积大,利于发展碳汇渔业,A正确;海水养殖是在沿海滩涂的养殖活动,与海洋运输业关系不大,B错误;海水养殖投入劳动力较少,对劳动力数量要求不高,C错误;早期养殖活动需要人工投入饵料,碳汇养殖不需人工投入饵料,可知碳汇养殖业发展较晚,D错误。故选A。【4题详解】

2寒暖流交汇与世界大洋表层分布规律有关,人工上升流工程不能促进寒暖流交汇,A错误;人工上升流工程可以把底层的低温海水带到表层,降低海水温度,可能会使得该地水生生物不适应较低的水温而影响生长速度,生长速度减慢会降低产量,同时也可提高水生经济动植物的品质,但由材料可知,碳汇渔业的关键是不需要投入饵料,而是通过促进水生生物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因此降低海洋表层水温不是人们在海水养殖区实施人工上升流工程的主要目的,B错误;读图可知,底层海洋存在碳埋藏,人们在海水养殖区实施人工上升流工程,可以把底层海洋的埋藏碳带到海洋表层,降低深海碳埋藏量,促进藻类生长繁殖,C正确,D错误。故选C。【点睛】水产养殖业的区位条件有水域面积广阔;水源充足,常年有充足的流量;水质较好,周边没有污染源(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生态环境良好;浮游生物等饵料丰富;适合的水温;便利的交通。德国城市的地理空间半径一般为10~20Km以下。目前德国化工产业集中布局30~40Km宽的制造带中,形成类似于跨城市尺度的产业带集聚,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布局于单个城市的产业集群。将德国汽车、化工两大产业的核心企业、主要供应商以及研发机构作为点状实体,对其空间集聚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下表(0<R<1.0为集聚分布;R=1.0为随机分布;R>1.0为离散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问题。R值汽车化工整个产业0.990.80核心企业与供应商1.00.90和心企业与研究机构0.980.69供应商与研究机构0.970.875.与化工产业相比,德国汽车产业形成表中集聚特征的主要原因是()A.交通条件改善,市场扩大B.资源依赖程度低,产品种类多C.汽车零部件多,工艺复杂D.资本集中程度高,更新速度慢6.德国化工产业形成跨城市尺度产业带集聚可能会()A.促进区域内城市间的分工协作B.导致城区内交通拥堵加剧C.导致区域城市发展不平衡加剧D.导致区域内环境污染加剧【答案】5.C6.A【解析】【5题详解】

3与化工产业相比,德国汽车产业的集聚程度较低,是因为汽车产业所需零配件较多,生产加工过程复杂,很多零配件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主要供应商和核心企业分布在全球各地,C正确;随着行业的发展,化工和汽车产业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都较低,故B错误;交通条件改善,市场扩大不是汽车产业分布分散的主要原因,A错误;汽车更新一般周期较长,速度较慢,D错误;故选C。【6题详解】跨城市尺度产业带集聚可以增加城市间经济上的合作,促进区域内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导致区域城市发展不平衡情况减弱,A正确,C错误。跨城市尺度产业集聚不会使车辆过度集中于城市的某一区域,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压力,B错误。重化工企业集聚,可以共享基础设施、集中处理污染物等,所以不会加大环境污染,D错误。故选A。【点睛】产业集聚的好处是可以联合使用基础设施,缩短运输线路和工程管网,节约基础设施投资,降低生产成本,便于组织各种服务和辅助企业提供统一服务。阿克苏地处天山南坡,塔里木盆地北侧,2019年8月出现一场持续3天左右的大风天气,风速忽大忽小,具有阶段性。大风天气时,天山南坡锋面发育,锋前触发了强对流,翻山气流下沉补偿了对流上升的空气。下图示意阿克苏本场大风天气风速较大时典型的环流形势。据此完成下列问题。7.本次锋面触发了强对流,主要因为锋面()A.长度大B.范围广C.停留时间长D.坡度陡8.与对流气团相比,翻山气流的性质是()A.冷而湿B.冷而干C.暖而湿D.暖而干9.本场大风天气具有阶段性,根本上看是由于阶段性的()A.水汽供应B.受热对流C.锋面摆动D.气流入侵【答案】7.D8.B9.D【解析】【7题详解】

4由图可知,强对流出现在锋面南侧(锋前)。由于锋面坡度大,锋前暖空气急剧抬升,形成强大的对流,D正确;锋面长度和范围在垂直于纸面的方向,无法判断,AB错误;维持时间长主要是受地形约束,与强对流关系不大,C错误;故选D。【8题详解】由于锋面南侧是锋前,所以锋面自北向南移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般位于锋面下方的为冷空气,故推测翻山气流为冷空气,下沉过程中逐渐变干,故翻山气流的性质是冷而干,B正确,ACD错误;故选B。【9题详解】本场大风关键在于翻山下沉气流与冷锋触发的大风叠加,因此大风具有阶段性说明翻山下沉气流具有阶段性,或者对流抬升具有阶段性,D正确;而对流抬升主要是因为锋面陡峭,而不是受热对流,与阶段性的天气和水汽供应,锋面摆动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点睛】锋是冷暖气团之间的狭窄、倾斜过渡地带。因为不同气团之间的温度和湿度有相当大的差别,而且这种差别可以扩展到整个对流层,当性质不同的两个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交界面,叫做锋面。地下水生态功能是指地下水通过支持毛细作用,向植被根系输供水分,进而维系天然绿洲和自然湿地生存。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某河流下游绿洲区年内潜水位埋深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0.该地4~8月地下水位变化趋势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分别是()A.上升,冰雪融水补给增多B.上升,大气降水补给增多C.下降,大量开采地下水D.下降,气温升高蒸发旺盛11.当地种植的黑枸杞,其根系层底界深度为3.4米,该地支持毛细水的最大上升高度为2.2米。则该地种植黑枸杞地下水生态功能失效的时期是()A.2-5月B.6-9月C.10-12月D.12-2月【答案】10.C11.B【解析】【10题详解】

5结合材料和所学,地下水位是地下水面的海拔高度,与地下水埋深呈负相关。从图中可以看出,4~8月平均水位埋深在不断增大,所以地下水位会不断下降,AB错误;由于西北内陆地区冬、春季补给水源匮乏,不能满足春季农业集中灌溉用水的需求,所以每年都是通过大量开采地下水弥补灌溉水源的不足,以致每年4~8月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C正确,D错误。故选C。11题详解】结合材料和所学,地下水生态功能失效即地下水位不能通过支持毛细作用,向植被根系输供水分。如果地下水的埋深超过了根系层底界深度和该地支持毛细水最大上升高度之和,地下水生态功能就会失效,由图可知6~9月的地下水埋深超过5.6米,符合该题条件,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地下水的补给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有大气降水、地表水的渗入,大气中水汽和包气带岩石空隙中水汽的凝结,此外还有人工补给等。大气降水是地下水最主要的补给来源。地表水与地下水间的补给,决定于地表水水位与地下水位的关系。气候变化影响山地林带的上限和下限。下图示意阿尔泰山西南坡自然带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2.该山地森林带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硬叶林D.针叶林13.气候暖湿化期间,该山地森林带()A.上限上移,下限上移B.上限上移,下限下移C上限下移,下限上移D.上限下移,下限上移【答案】12.D13.B【解析】【12题详解】读图可知,该地区位于阿尔泰山西南坡,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气温较低,且深居内陆,降水较少,针叶林更能适应这种寒旱环境,D正确;常绿阔叶林适应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特征,夏季高温多雨,

6冬季温和少雨,A错误;落叶阔叶林适应温带季风气候区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错误;硬叶林适应地中海气候区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C错误。故选D。【13题详解】阿尔泰山西南坡山地森林带上限主要受热量的限制,下限受水分的限制,气候暖湿化期间,阿尔泰山降水量增加,气温升高,森林带范围扩展,所以上限上移,下限下移,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垂直带谱是指山地自下而上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的垂直自然带系列。垂直带谱的结构类型主要取决于山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山体本身的特点(相对高度与绝对高度、坡向、山脉排列形式等)。彩虹是阳光射入空气中的小水滴后经色散和反射而成的一种光学现象。只要空气中有一定数量的水滴,而阳光正在观察者的背后以低角度照射,在较暗的背景下便可能观察到彩虹。元旦节北京时间14:00左右,小明在武汉(30°N,114°E)江滩边欣赏喷泉时有幸看到喷泉上形成了彩虹。下图示意武汉江滩喷泉位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4.彩虹出现,可推测当时喷泉周边()A.风力微弱B.光照微弱C.云层较厚D.湿度较小15.小明当时站在M处看到的彩虹,彩虹最可能被清晰看到的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14.A15.C【解析】【14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风力微弱可以保证喷泉周边有着较为充足的水汽,利于彩虹的形成,A正确;彩虹需要在阳光较强的时候才能观察到,B错误;云层较厚,阳光无法穿透云层,同样不利于彩虹的形成,C错误;湿度较小不利于彩虹的形成,D错误;故选A。【15题详解】

7据材料可知,彩虹要被清晰观测到的条件是空气中有小水滴,且阳光正在观察者的背后以低角度照射,并在较暗的背景下。此时为元旦1月1日北京时间14:00时,因此此时此地太阳方位大致位于西南方,据图中方向标可知,人站在M处应该面朝东北方(背光站立)观测即可能看到彩虹,AB错误;而丙地刚好位于M的东北方,且丙后面背景为树林,树林颜色较深较暗,利于观测彩虹,C正确;丁地背景为空旷明亮的天空,不利于清晰看到彩虹,D错误。故选C。【点睛】冬半年我国各地太阳东南方位日出,西南方位日落,正午时刻太阳在正南方向。二、综合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山会平原位于浙江省北部。古时,当地先民就开始在此围堤筑塘。至东汉时期,当地进一步修筑了堤岸,形成面积206平方千米的鉴湖(如下图)。通过定期清淤和不同时段开启或关闭鉴湖的水闸,山会平原的种植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聚落数量也随之增加。南宋以后,当她先民对原有河道进行疏浚和连接,形成纵横交错的排灌系统,沿海地区也兴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此后,古鉴湖逐渐因泥沙淤浅和大规模围垦而消失。(1)从径流角度说明古时山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2)说明鉴湖的建成对山会平原种植业土壤条件的改善作用。(3)分析南宋以来鉴湖被大规模围垦的原因。【答案】(1)南部山区众多河流来水量大,地表径流丰富;地势低平,地表径流流速慢,易积水;海水顶托作用强,地表径流不易入海;地下水位较高且土壤颗粒细,地表径流不易下渗。(2)雨季蓄水、旱季补水,调节土壤湿度;清淤补肥,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旱季(枯水期)补充地下水,可以缓解海水倒灌造成的土壤盐碱化。(3)

8地狭人稠,耕地面积有限,粮食需求增多;泥沙淤积,湖区坡缓、水浅,易围垦;淤泥质土壤,土壤肥沃,粮食增产潜力大;雨热同期,适合发展种植业。【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浙江省北部的山会平原农业开发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湿地成因、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农业发展方向与措施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沼泽广布可从来水量大、去水量小等角度进行分析。山会平原附近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来自南部山地的众多河流来水量大,地表径流丰富;当地是平原地形,地势低平,地表径流流速慢,易积水;山会平原位于杭州湾沿岸,海水顶托作用强,地表径流不易入海;因地表径流流速慢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地下水位较高,且当地为山前冲积平原,土壤颗粒较细,地表径流不易下渗;使得当地沼泽广布。【小问2详解】由材料“形成面积206平方千米的鉴湖”可知,古鉴湖面积大,蓄水调节功能强。结合材料“在不同时段开启或关闭鉴湖的水闸,山会平原的种植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可知,水多时闭湖蓄洪,水少时开湖放水,可以实现雨季蓄水、旱季补水,调节土壤湿度;由材料“定期清淤”可知,鉴湖形成后,通过清淤补肥,可以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由上题可知,山会平原受海水顶托作用较强,旱季伴随着海水倒灌和入侵,土壤盐碱化程度较高,鉴湖可在旱季(枯水期)补充地下水,可以缓解海水倒灌造成的土壤盐碱化。【小问3详解】围垦主要用于种植粮食,可从粮食需求和当地适合被围垦的自然条件进行分析。由材料“山会平原的种植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聚落数量也随之增加”可知,该地区土地面积有限,地狭人稠,耕地面积有限,随着人口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粮食需求增多,需围垦增加粮食种植面积;由材料“古鉴湖逐渐因泥沙淤浅和大规模围垦而消失”可知,因泥沙淤积,湖区坡缓、水浅,易围垦;泥沙淤积,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粮食增产潜力大;鉴湖周围地区位于亚热带地区,水热条件好,雨热同期,适合发展种植业。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因流水造成的沟谷侵蚀是黑土区坡耕地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流水侵蚀造成的侵蚀沟按照发展状态可以分为发展沟(即指沟底还能继续下切侵蚀的沟谷)和稳定沟(即指沟底不能继续下切侵蚀的沟谷)。下图是我国东北某村1968年和2018年黑土坡耕地侵蚀沟分布图。针对侵蚀沟谷的治理,当地提出了“治沟先治水,治水先护坡”的基本原则。

9(1)据图描述该地从1968年到2018年黑土坡耕地侵蚀沟演变特点。(2)从流水作用角度,简述单个侵蚀沟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3)说明“治沟先治水,治水先护坡”合理性。【答案】(1)数量增多(密度增大);长度延长;分布范围扩大;部分地区呈现集中连片发展趋势。(2)溯源侵蚀(向源侵蚀)造成沟头不断后退,侵蚀沟不断延长;下切侵蚀(下蚀)造成沟底高程不断下降,侵蚀沟不断加深;侧向侵蚀(侧蚀)造成沟岸(沟壁)坍塌,侵蚀沟不断加宽。(3)流水侵蚀、搬运是造成侵蚀沟发展的重要地质作用;治沟必须先降低流水对侵蚀沟的侵蚀能力;沟谷水流主要由坡面径流汇聚而成,通过护坡可以拦截和促进坡面径流的下渗,减少水流量,降低沟谷水流对侵蚀沟的侵蚀能力。【解析】【分析】该题以黑土区沟谷侵蚀导致坡耕地退化为背景材料,考查河流侵蚀的类型及对地貌的影响,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综合思维、人地协调的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1968年和2018年黑土坡耕地侵蚀沟分布图对比可知,1968-2018黑土坡耕地侵蚀沟数量增多(密度增大),同一位置的侵蚀沟,长度延长,部分地区呈现集中连片发展趋势。原来没有侵蚀沟的地方也出现侵蚀沟,所以分布范围扩大。【小问2详解】流水对坡面的侵蚀分为下切侵蚀、溯源侵蚀、侧蚀,单个侵蚀沟不断扩大,是同时存在这三个方面的侵蚀,溯源侵蚀(向源侵蚀)是造成沟头不断后退,所以侵蚀沟不断延长;下切侵蚀(下蚀)造成沟底高程不断下降,侵蚀沟不断加深,侧向侵蚀(侧蚀)造成沟岸(沟壁)坍塌,侵蚀沟不断加宽。因此,在侧蚀、溯源侵蚀、下切侵蚀的作用下,单个侵蚀沟不断地扩大。

10【小问3详解】治沟先治水的必要性:流水侵蚀、搬运是造成侵蚀沟发展的重要地质作用,治沟必须先降低流水对侵蚀沟的侵蚀能力;治水先护坡:沟谷水流主要由坡面径流汇聚而成,通过护坡可以拦截到达坡面的雨水并促进下渗,减少汇入侵蚀沟的水流量,可以降低沟谷水流对侵蚀沟的侵蚀能力。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西兰(下图)经济发达,但南岛、北岛发展不平衡,全国人口仅512万,76%的人口分布在北岛。畜牧业为该国经济支柱,生产高度机械化,牛肉、羊肉、羊毛等畜产品出口率均高于80%。工业以轻工业为主,主要产品有奶制品、毛毯、皮革等。近年来,新西兰计划发展钢铁、石油化工和农用飞机制造等重工业。(1)与南岛相比,简述新西兰北岛重要港口较多的原因。(2)简述新西兰畜产品出口率高的原因。(3)说明新西兰工业对畜牧业的促进作用。(4)有人建议把重工业布局在南岛。你是否赞同?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答案】(1)海岸线曲折,优良港湾多;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2)畜牧业发达,畜产品产量大、品质优;生产高度机械化,生产效率高,商品率高;人口较少,国内消费量小;重要港口多,海运便利,便于产品运输;保鲜、冷藏技术先进。(3)工业为畜牧业提供农业设备生产资料;工业以畜产品为原料,为畜牧业提供稳定市场;工业有利于畜牧业产业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4)赞同。南岛经济相对落后,地价较低;南岛人类活动较少,重工业污染影响相对较小;可以带动南岛经济发展,平衡两岛经济发展。

11不赞同。南岛工业基础薄弱,社会协作条件差;人口相对较少,劳动力不足;南岛海港较少,海运不便;离北岛消费市场远;重工业布局会导致南岛环境污染加剧。【解析】【分析】本题以新西兰的经济发展状况为情境,涉及交通运输区位、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港口数量多可以从港口建设条件和港口建设需求两角度分析。由图可知,与南岛相比,北岛海岸线曲折,优良港湾多;全国76%的人口分布在北岛,人口众多,经济较南岛发达,运输需求量大。【小问2详解】畜产品出口率高可以从品质、机械化水平、人口、交通等角度分析。由材料可知,畜牧业为该国经济支柱,产业发达,畜产品产量大、品质优;生产高度机械化,生产效率高,商品率高;新西兰人口仅512万,人口较少,国内消费量小;作为岛国,重要港口多,海运便利,便于产品运输;新西兰经济发达,保鲜、冷藏技术先进,利于畜产品的出口。【小问3详解】工业对畜牧业的促进作用可以从畜牧业生产需要机械设备,畜牧业的产品是工业原料等角度分析。由题意可知,畜牧业生产高度机械化,而工业可为畜牧业提供农业设备等生产资料;工业产品如奶制品、毛毯、皮革等均以畜产品为原料,其发展为畜牧业提供稳定市场;工业有利于畜牧业的产业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小问4详解】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赞同可以从地价、人口、经济等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或有利影响等角度分析。由材料可知,南岛、北岛发展不平衡,南岛经济相对落后,地价较低,可用土地广阔;南岛人类活动较少,重工业污染影响相对较小;重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南岛经济发展,平衡两岛经济发展。不赞同可以从工业基础、基础设施、劳动力、市场和环境破坏等发展重工业的不利条件或不利影响角度分析。南岛经济较北岛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社会协作条件差;人口相对较少,劳动力不足;南岛海港较少,海运不便;离北岛消费市场远;重工业布局会导致南岛环境污染加剧。

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