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ID:10033079

大小:664.50 KB

页数:67页

时间:2018-05-22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_第1页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_第2页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_第3页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_第4页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重点小(2)型病险水库规划项目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7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目录1综合说明11.1水库基本概况11.1.1工程地理位置11.1.2水库建设过程11.1.4工程现状21.1.5除险加固的必要性21.1.6除险加固的主要内容31.1.7工程特性表32水文52.1基本资料52.1.1流域地理参数复核52.1.2水位库容曲线复核52.2设计暴雨62.3设计洪水62.3.1设计标准62.3.2设计洪水成果62.3.3设计洪水成果的合理性分析72.4设计洪水位查算73工程地质83.1

2、工程概述83.2工程主要病险情103.3工程地质条件103.3.1地形地貌103.3.2地层岩性103.3.3地质构造113.3.4水文地质113.4工程地质评价113.5天然建筑材料133.6结论与建议134加固设计174.1工程任务和规模174.2主要加固项目174.3设计依据1727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4.3.1工程等别与建筑物级别174.3.2设计基本资料184.4工程总体布置194.5加固设计194.5.1大坝加固设计194.5.4工程量汇总314.6防汛公路完善设计325施工组织设计335.1施工条件335.

3、2主体工程施工335.2.1施工总布置方案335.2.2主体工程施工345.3施工总进度355.4施工度汛与施工安全356工程管理设计366.1原管理机构366.2管理机构设计376.3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377水土保护与环境保护设计387.1水土保持设计387.2环境保护设计397.2.1水质保护407.2.2环境空气质量保护417.2.3噪声防治437.2.4人群健康保护4427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1综合说明1.1水库基本概况1.1.1工程地理位置**水库位于某村,坝址座落于赣江水系泸水支流**水上,距县城约45k

4、m,总库容60万m3,工程由大坝、溢洪道及输水涵洞等组成,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小(2)型水利工程。1.1.2水库建设过程**水库于1980年11月开工建设,1981年12月竣工并投入运行,为均质土坝,当初在建坝时,大坝清基不彻底,坝基及坝肩岸坡上部岩体透水率偏大,存在渗漏及绕坝渗漏,且当地填筑坝体土质缺少,坝体土质含沙、砾较多,工程存在诸多问题。溢洪道为开敞式明渠,进口底高程222.50m,底宽11.80m,进口、控制段为天然岩石山破,岩石弱风化,未衬砌。泄槽下接挑流消能,落差20m,岩石坚硬完整,抗冲刷

5、能力较强,泄洪水就近归入原河床出水。由于水库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兴建,勘测设计及施工方面均存在较多缺陷,给工程留下诸多隐患,水库一直处于带病运行状态,1997年对大坝进行了冲抓造粘土心墙处理,但未能完全消除隐患,大坝渗漏仍然严重,在外坡坝面中部一带有多大20多处渗水点。1.1.3加固前工程任务及规模**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小(2)型水库,正常蓄水位为222.50m(黄海高程,下同),设计洪水位为20年一遇,相应水位为224.07m,校核洪水位为200年一遇,相应水位为224.45m。死水位为205.1

6、9m。27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1.1.4工程现状**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涵管等组成。大坝现状坝顶高程为225.10~225.30m(黄海高程,下同)最大坝高23.3m,坝顶长110m,坝顶宽4.20~4.30m。上游坝坡马道(高程213.40m)以上坡比1:1.65,以下坡比1:2.62,高程219.50m以下采用干砌块石护坡;下游坝坡马道(高程214.30m)以上坡比1:2.29,以下坡比1:1.77,无排水设施,坝脚未设排水反滤体。溢洪道位于大坝右侧山凹,全长93.50m。为开敞式明渠,进口底高程222.

7、50m,底宽11.80m,泄槽段为天然岩石山坡,坡度陡峭,落差20m,岩石坚硬完整,抗冲刷能力较强。泄洪水就近归入原河床出水。坝下输水涵洞位于大坝右侧,全长110.20m,进口底板高程205.19m,出口底高程204.50m,为**拱形,洞径0.8×1.2米。竖井闸门位于大坝右端坝顶上游侧。1.2除险加固的必要性经现场检查,工程存在如下主要问题1、大坝清基不彻底,坝基及坝肩岸坡上部岩体透水率偏大,均见中等透水性,存在渗漏和绕渗问题,上、下游坝坡面多为风化料、无护坡无排水,外坡较陡,大坝下游在设计水位、校核水位工况下抗滑稳定安全系

8、数不符合规范要求,大坝结构安全评价为C级。2、大坝填筑土料较差,多为风化料,具中等透水性,漏水点多且明显,大坝渗流安全评价为C级。3、溢洪道为开敞式,挑流消能,进口段、控制端、泄槽段为砂岩边坡、底板,基岩较完整,呈弱风化,挑流利用天然基岩消能,基岩叫完整,溢洪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