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头颈外科学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

ID:10086226

大小:1.13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8-05-25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_第1页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_第2页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_第3页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_第4页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部分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笔记1鼻部解剖思考题1、简述外鼻静脉的特点?1. 外鼻的静脉经内眦静脉及面静脉汇入颈外、颈内静脉,内眦静脉与眼上静脉、眼下静脉相通,最后汇入颅内海绵窦。2.面部静脉无瓣膜危险三角区2、窦口鼻道复合体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以筛漏斗为中心的附近区域,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筛漏斗,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该复合体是鼻窦炎发病和转归的重要部位,也是功能性鼻窦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的重要部位。3、各鼻窦的重要毗邻关系?鼻窦(nasalsinuses)为鼻腔周围颅骨含气空腔,按其所在颅骨命名为额窦、筛窦、上颌窦及蝶窦,

2、共四对。各鼻窦的发育进度不一致,初生儿只有上颌窦和筛窦,到三岁时额窦和蝶窦才开始出现。根据窦口引流的位置和方向、各鼻窦的位置,将鼻窦分为前后两组:前组:上颌窦、前组筛窦、额窦后组:后组筛窦、蝶窦(一)上颌窦(maxillarysinus)  在上颌骨体内,为鼻窦中最大者。  顶壁:即眼眶的底壁。  前壁:尖牙窝,行Caldwell-Luc手术时从此处进入窦腔。  后壁:与翼腭窝和颞下窝毗邻。 内壁:即鼻腔外侧壁下部。  底壁:与第二双尖牙和第一,二磨牙关系密切。左上颌窦口(二)筛窦(ethmoidsinus) 位于鼻腔外上方和眼眶内壁之间的筛骨内,呈蜂房状

3、小气房,有筛迷路(ethmoidlabyrinth)之称。筛窦以中鼻甲基板为界,分为前后组筛窦,前组筛窦(anteriorethmoidsinus)开口于中鼻道。后组筛窦(posteriorethmoidsinus)开口于上鼻道。筛窦各壁1.外侧壁:即眼眶内侧壁2.内侧壁即:鼻腔外侧壁上部,附有上鼻甲和中鼻甲。3.顶壁:筛顶4.下壁:即中鼻甲外侧壁结构,筛泡,钩突,筛漏斗5.前壁:有额骨筛切迹,鼻骨嵴和上颌骨额突构成。额隐窝6.后壁:蝶筛板(三)额窦(frontalsinus)  位于额骨内,出生时尚未形成,一般至三岁开始出现,成年后才告完成,但其大小、形

4、状极不一致,有时可一侧或两侧未发育。额窦的前壁:含有骨髓,细菌感染时可致额骨骨髓炎。后壁:由导静脉通硬脑膜下腔,是鼻源性颅内并发症的原因之一。额窦开口于窦底内侧,经鼻额管(nasofrontalduct)通入中鼻道前端。内壁:两侧额窦之中隔。(四)蝶窦(sphenoidsinus)  位于蝶骨体内,一般三岁才出现,成年发育完成,形状大小不一。由蝶窦中隔分为左右两侧,两侧常不对称。顶壁与颅前窝及颅中窝相隔,顶壁凹陷形成蝶鞍底部,故可通过蝶窦行垂体肿瘤摘除术。外侧壁有视神经压迹和颈内动脉及三叉神经上颌支压迹;与颅中窝、海绵窦、颈内动脉、视神经管毗邻。后壁为蝶骨

5、体。前壁与筛骨垂直板及犁骨后缘相接。下壁即后鼻孔与鼻咽顶。蝶窦开口位于前壁的上方,位于蝶筛隐窝。4、鼻腔有哪些生理功能?鼻腔主要有呼吸、保护、嗅觉、共鸣及反射机能。慢性鼻炎v思考题1、慢性鼻炎的分型?®慢性单纯性鼻炎(chronicsimplerhinitis):可逆性;急性鼻炎发展而来®慢性肥厚性鼻炎(chroniChypertrophrhinitis):不可逆性;多由前者发展而来®组织学上两者间常有过渡型。2、两型慢性鼻炎病理表现的特点?1、慢性单纯性鼻炎:鼻粘膜深层血管慢性扩张,通透性增加,以下鼻甲的海绵状血窦最为明显,鼻甲肿大;血管和腺体周围有以淋

6、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粘液腺功能活跃,分泌增加。®2、慢性肥厚性鼻炎:以鼻粘膜、粘膜下层、甚至骨膜和骨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增生肥厚为特点。3、两型慢性鼻炎临床表现的特点及诊断要点?主要表现为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多慢性单纯性鼻炎®间歇性交替性鼻塞®粘液性鼻涕、多®伴发症状少®鼻粘膜肿胀光滑暗红®柔软有弹性®粘膜收缩明显®非手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持续性鼻塞®粘液性粘脓性鼻涕、不多®伴发症状多®鼻粘膜肥厚结节状桑椹状®硬实无弹性®粘膜收缩不明显®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思考题1、变应性鼻炎分为哪两种类型?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常由植物花粉作为季节性变应原引起,如树木、野

7、草、农作物,在花粉播散季节,花粉随风飘游,吸入呼吸道导致本病,故又称花粉症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即过敏性鼻炎则因与人起居密切相关的常年性变应原引起,如居室内尘土、螨虫、真菌、动物皮屑、羽毛、棉絮2、简述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本病发病机理属Ⅰ型变态反应。机体吸入变应原后产生的特异性IgE结合在鼻粘膜浅层和表面的肥大细胞、嗜碱细胞的细胞膜上,此时鼻粘膜便处于致敏状态,当变应原再次吸入鼻腔时,变应原即与肥大细胞、嗜碱细胞表面的lgE发生桥连,继而激发细胞膜一系列生化反应,导致以组织胺为主的多种介质释放、这些介质通过其在鼻粘膜血管、腺体、神经末梢上的受体,引起鼻粘膜明

8、显的组织反应。3、变应性鼻炎的典型症状有哪些?本病以鼻痒、阵发性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