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一中07-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周宁一中07-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ID:10092788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25

周宁一中07-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_第1页
周宁一中07-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_第2页
周宁一中07-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_第3页
资源描述:

《周宁一中07-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屏南、寿宁、周宁一中07-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语文参考答案1.D(“托迈”东非阿法种的最早祖先,故A项错;原文为“近乎完整”,而非“完整”,故B项错;原文“生命的希望”,不是指地球原始生命,故C项错。)2.C(“托迈”是原始人类的结论还有待证实,故A项错;原文为“有些科学家”而非“都认识到”,故B项错;“颚骨化石”出土于大裂谷西边,故D项错。)3、B4、D从原文“法医、细菌学家……局面立即改观了”来看,得不出是考古基因学家“落后”的意思。5.A(壁:营垒,军营)6.C(连词,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以便”  A项第一句中的“何”为副词,

2、多么;第二句中的“何”为疑问代词,什么   B项第一句中的“之”为音节助词,无义;第二句中的“之”为人称代词,他们,指士卒  D项第一句中的“其”为人称代词,指楚国;第二句中的“其”为语气副词,表示期望语气).7、D(“今空国中之甲干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王坐而疑我矣。”这充分说明了王翦“借秦王重用他为将之机,多次请求得到良田大宅的真正目的是消除秦王的疑心)参考译文:  (始皇帝二十一年)秦王向将军李信询问说:“我准备占领楚国,请估计一下要用多少兵力才够?”李信回答说:“不超过二十万。”秦王同样拿这个问题问王翦,王翦说“非得

3、六十万人不可”。秦王说“王将军老了,多么胆怯啊!”于是派遣李信、蒙恬率领二十万人进攻楚国;王翦也就以有病为理由辞职返回家乡频阳。(二十二年)李信攻打平舆,蒙恬进攻寝城,大败楚军。李信又进攻鄢、郢,拿下了它们。于是带领军队向西推进,同蒙恬在城父会师,楚军便紧紧跟在秦军的后边,三天三夜不停留休息,使李信的军队被拖得疲惫不堪,遭到惨败,两座军营被攻下,七名都尉被杀死;李信逃回。秦王听到这个消息,大怒,亲自去到频阳向王翦道歉说:“寡人不采用将军的计谋,使得李信玷辱了秦军的声威。将军即使有病,难道忍心丢下寡下不管吗!”王翦推托说:“我有病,不能带兵。”秦王

4、说:“从前的事已经过去了,不要再说了!”王翦说:“如果迫不得已,一定要用我,非得六十万人不行!”秦王说:“但凭将军安排考虑罢了。”于是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进攻楚国。秦王送到霸上,王翦要求赏赐给他很多良田大宅。秦王说:“将军出发吧,难道还忧虑贫穷吗?”王翦说:“担任大王的将领,即使立了功,终究也是不会得到封侯之赏的,所以趁着大王信用我的时候,只好讨些田宅来作为留给子孙的产业。”秦王大笑。王翦出发后,到了武关,先后派五批使者回去讨封良田。有人说:“将军讨封赏也太过分了!”王翦说:“这个看法不对。大王粗心大意而又不信任人,现在倾尽国内兵力委托我独自指挥,

5、我如果不多多地讨封良田大宅作为子孙的产业,来表示自己无别的打算,就反而会使大王因此猜疑我了。(二十三年)王翦占领了陈以南直到平舆一带。楚人听说王翦增兵攻来,于是调动了全国兵力来抵抗;王翦坚守营垒不与楚人交战。楚人多次挑战,王翦始终不肯出兵。王翦每天只让士卒休息洗浴,吃好喝好,安抚他们;并亲自同士卒一起用饭。过了一段日子,王翦派人探问:“军中在玩什么?”回答说:“正在玩投石、跳远的游戏。”王翦说:“可以出兵了!”这时楚军见找不到战机,便向东转移。王翦趁机出兵追赶,命令壮士攻击,将楚军打得大败,一直追到蕲南地区,杀死了楚军将军项燕,楚军于是全线溃败。

6、王翦便乘胜占领了各地城邑。参考译文:鲁国想让乐正子管理国家政事。孟子说:“我听了这消息,高兴得睡不着。”公孙子问:“乐正子刚强吗?”答道:“不。”“乐正子有智慧和谋略吗?”孟子答道:“不。”“见多识广吗?”答道:“不。”(公孙丑于是说:)“既然这样,(先生)为什么高兴得睡不着呢?”答道:“他这个人啊,爱听好意见。”“爱听好意见就够了吗?”答道:“爱听好意见,治理天下就绰绰有余,何况治理一个鲁国?如果爱听好意见,那么天下的人都愿意不远千里地赶来把好意见告诉给他;如果不爱听好意见,那么人们就会(模仿他的腔调)说:‘唔唔,我早就知道了。’那种腔调脸色早

7、把别人拒绝在千里之外了。士人千里之外止步不来,那么喜欢进谗言和阿谀献媚的人就会凑到跟前来了。同这帮人混在一起,想治理好国家,可能吗?8、(1)①既然这样,那么您为什么高兴得睡不着觉呢?(“奚为”2分,表达1分,共3分)②如果爱听好意见,那么天下的人都愿意不远千里地赶来把好意见告诉给他(“善”1分,“轻”1分,“告之以善”的语序调整1分,表达1分,共4分)(2)①爱听好意见,所以天下人都愿意赶来把好意见告诉他。②不爱听意见,就会把别人拒于千里之外,而阿谀献媚的人就会凑到跟前来。③同阿谀献媚的人混在一起,是不能治理好国家的。(第①点2分,②③点提到一

8、点即可得1分,共3分。)9、答:(1)描绘了一幅牛羊归来、柴门深闭,寂静、清冷的山村日暮图景。(点出景物1分,说明特点1分。)(2)杜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