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化课堂教学重建

生命化课堂教学重建

ID:10098176

大小:3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25

生命化课堂教学重建_第1页
生命化课堂教学重建_第2页
生命化课堂教学重建_第3页
生命化课堂教学重建_第4页
生命化课堂教学重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命化课堂教学重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8期(总第138期)13-15页生命化课堂教学重建张 涛 张 红(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北碚)[摘 要]新课程的实施倡导建立尊重生命的独特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善待生命的自主性、关照生命的整体性的关注人的整体生命发展的课堂教学,力图实现课堂教学提升和完善教学主体———教师和学生的生命质量的教学,促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生命化课堂教学的重建提倡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关键词]生命化;课堂教学;教学行为;学习方式;师生关系[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 1002-1477(2005)08-0013-03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一方面,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展示自己的知识,施展自己的能力以及个人的人格魅力,达到影响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培养,使自己逐渐认识到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在学习中使之不断得到强化和提升。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的本真价值在于教师生命价值的自我实现和学生逐渐认识自我生命价值和意义以及不断充实、完善和发展自我价值。新

3、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针对传统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依据课堂教学的本意,明确提出课堂教学必须关注教学主体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生命价值和意义,实现课堂教学的重建,让课堂教学成为有生命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而要实现课堂教学的重建,首先应关注的是有生命的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本文试图从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和学生学习行为的转变以及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等三个方面来构想生命化课堂的重建。  一、生命化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1、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就好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其独

4、特的生命。学生作为学校这一特殊社会的成员,也有其独特的生命和独特的思想。生命化课堂教学提倡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就是要改变目前课堂教学中忽视学生生命独特性的现实状况。主张在教学过程中:(1)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言行。珍惜学生的奇思妙想,宽容学生的失误,耐心对待学生的发问,让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得到鼓励。(2)要求教师懂得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性。了解每个学生的长处和不足,知道每个学生学习方式的不同,善待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尽量做到因材施教。(3)要求改变统一的评价标准。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一刀切的评价方式会让大多数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教学是为

5、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少数学生的利益,所以,应采取多样的评价方式,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都得到充分的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获得成功,体验到成功带来的乐趣。2、善待生命的自主性每一个生命都有其自主性,都有一颗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的心,都有去认识、去追问、去探索、去创造新事物的冲动。只是由于外界的力量,每一个生命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有的可能受到压抑,有的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生命化课堂教学主张善待学生的生命自主性,力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真正的教学主体。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能让学生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要

6、直接给出答案,应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并积极地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发挥其能力、智力、想像力和创造力,最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这一自主学习的过程中,7学生能够体验到求知欲、创造欲的满足。同时,学生能够逐渐地认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样,学生能体会到更大的学习乐趣,有利于其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由维持性学习向自主创新学习的转变,由苦学向乐学转变,也有利于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3、关注生命的整体性生命的发展是多样的、多层次的,学生生命的成长不仅指学生身体的发育,而且包括学生精神世界

7、的充实;不仅包括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而且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志和价值观的培养;不仅包括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果,而且包括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的情境体验。总之,学生的发展应该是一个整体的发展、全面的发展,而不应该是片面的。生命化课堂教学就是力图实现学生生命的整体性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创设更多的机会和情境,让学生体验教学的过程和方法,从而培养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4、理解生命的成长性生命在不断地生长,学生的生命也是一个不断成长和完善的过程,作为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生命

8、化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生命的生成性特点,注重在具体课堂教学情境中去感受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让学生体验学习知识的过程,并牢固地掌握知识。首先,教师应该看到学生是不断成长的、不断进步的,应从长远的观点去考察学生,去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