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美的因素培养美的素质

挖掘美的因素培养美的素质

ID:10098245

大小:2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25

挖掘美的因素培养美的素质_第1页
挖掘美的因素培养美的素质_第2页
资源描述:

《挖掘美的因素培养美的素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挖掘美的因素培养美的素质方晋语文教育所依据的古今中外的名篇精萃,是人类思想的精华,它们表现和讴歌了生活中的美,凝聚着作者的审美理想,传递并丰富着人类所共有的美的精神与境界。这些文质兼美的文字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美育资源。我们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以培养学生的美的素质。 一、挖掘教材的思想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文化素养。思想文化素养主要包括:高尚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健康的审美情趣等。语文教材的多数作品寓意深刻,蕴涵丰富的人生哲理,凝结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观点以及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和道德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最好的素材。领

2、悟作品的思想美,必须靠“悟”,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想象,将作品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人生体验等相互融合,并加以比较、分析、归纳、概括,使认识和思想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如陈毅的《梅岭三章》,如果将作者当时所处的危险境遇及他视死如归等材料与已有的真善美的体验进行归纳比较,就可以领悟到这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闪烁着的慷慨豪迈、舍生取义的思想美的光芒。如学习小说《七根火柴》,就可以领悟到一个英雄形象身上闪烁着的忠诚、勇敢、坚强的思想美的光芒。其他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从杜甫“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感慨中,不难领悟到他兼济天下、忧国忧民的思想之美;又如《谁是最可爱的人

3、》的崇高与伟大、《背影》的真挚深厚、《故乡》的忧伤与希望……打开语文教材,那一篇篇凝聚着作者浓郁的情感和殷殷的心血的作品无不闪烁着熠熠生辉的思想光芒。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去感悟作品的思想美,让美的思想去感染、熏陶学生的心灵,这样,学生的心灵将得以净化,思想将得以升华,人格将得以崇高。二、挖掘教材的形象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主要包括感受美、理解美、想象美,重现美的能力。文学作品主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又以形象感染和教育读者,影响读者的整个精神世界。语文教材的多数作品都塑造了鲜明的文学形象:有性格鲜明的人物、情景交融的意境、形神兼备的象征。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

4、经验,去感受、想象、分析、归纳和判断,从而再现和重建美的形象,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如阅读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通过分析藤、树、鸦、桥、水、人家、道、风、马、阳这些景物的特征,进而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去品味其意,重建其境,透过衰败、凄凉的景象,一种落魄天涯、凄苦孤寂的心情就油然而生。再如学习鲁迅的《故乡》,通过再现和分析少年闰土、中年闰土的外貌、语言、神态等特点,就能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少年闰土天真活泼,充满生气;中年闰土麻木迟钝,失去活力。还有《春》、《白杨礼赞》、《荷塘月色》……只要经常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去欣赏那一个个光彩照人、生动鲜活的美的艺

5、术形象,就一定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三、挖掘教材的情感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情感体验即移情体验,是指在阅读过程中,随着理解的深入,读者似乎进入作品艺术形象的内部世界,与作品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物我同一”的审美境界。情感体验的产生,使读者感受到审美的愉悦,感受到心灵的净化。情感体验的深和浅,直接影响着审美水平的高低。语文教材的多数作品都饱含真情,感人肺腑的。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那么,怎样引导呢?我认为,首先要找好情感激发点,然后要联系作品的背景和人物的境遇,而且还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人生经历和情感经验去体验作品的情感。如欣赏鲁迅的《故乡》,只要抓住“我”

6、和少年闰土哭别时的美好记忆,抓住“我”和中年闰土重逢时的隔膜,再启发学生联系自身的童年之忆、故乡之思、朋友之谊等人之常情,就能深入体验“我”的忧伤和悲哀。又如欣赏文天祥的血泪之作《过零丁洋》、夏完淳的诀别之诗《别云间》,联系文天祥的忠肝义胆和夏完淳的少年大志,我们就会被他们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所震撼。只要教师经常进行这样的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也会随之增强。四、挖掘教材的语言美,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敏锐的语感是指在阅读中,能敏锐地感知和辨别语言的文野、美丑、工拙、色彩、风格、情趣等。语感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听说读写能力的水平。语文教材汇聚了古今中外大量的名篇佳作,

7、是经过作者千锤百炼的规范、优美的语言,是培养语感的最佳素材。学生是主体,要安排学生进行大量的诵读练习,诵读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在读中才能感受辞句章法、风格情调、意理情趣,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语言素质、思维经验和审美情趣,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受。如《黎明的通知》一课,笔者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诗歌,正确处理停顿、重音、语速、语调以及高昂、舒缓,婉转等语气变化,并注重抒情、描写,叙述的恰当处理,学生不知不觉就被诗歌优美的语言带进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人民对光明的渴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