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ID:10110795

大小:214.00 KB

页数:61页

时间:2018-05-26

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总论1.项目提要1.1项目名称: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河南省浚县标准粮田建设项目1.2主管单位:河南省农业厅1.3建设单位:河南省浚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4项目由来: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中央决定从2003年到2010年分两步实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标准粮田建设是该项目工程实施的重要内容之一。浚县地处豫北平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产粮大县,自古就有“黎阳收,顾九洲”的美誉,是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和优势产区,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优质专用小麦重点生产县。浚县农技推广中心技术力量雄厚,农业生产基础设

2、施比较完善,符合《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所要求的各种条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被河南省农业厅确定为2009年标准粮田项目建设单位之一。1.5建设地点:项目涉及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及全县里的一个乡镇39个村,其中黎阳镇有杨马庄、于林、陈村、城王庄、大理沟、理峪、水峪、西长村等8个村;王庄乡有南苏村、南胡村、东苏村、北苏村、西胡村、大齐村、小滩村、东胡村等8个村;白寺乡有白寺村、王庄村、李庄村、胡庄村、姜营村、郭庄村等6个村;小河镇有任贾店、韩贾店、刘贾店、小雷村、耿潭、张贾店等6个村;-61-屯子镇有小榆柳村

3、、盐土庄、西榆林村、东榆柳村、园上、码头、苏庄、侯胡寨、姬村、七股路、南赵庄等11个村。1.6建设规模:建设标准粮田10000亩1.7工艺技术方案:按照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缓解区域灌溉水资源压力和充分发挥农业技术体系优势的原则,通过田间路、桥(涵)、排灌沟渠整修等完善粮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技术服务,大力推广深耕深松、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和平衡施肥等农业新技术,达到提高水、肥利用率,培肥地力,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使项目区耕地达到高产稳产粮田标准,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8主要建设内容:1.8.1土建

4、工程:生产车间500平方米,成品库和原料库580平方米,简易发酵棚1500平方米,房屋装修改造600平方米,井房65间,3*3平方米/间,共585平方米。1.8.2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打机井50眼(100米井深140眼,40米井230眼),铺设地埋管道50000米(含出水口),铺设地埋线20000米,整修排水沟渠5000米,新建硬化渠10000米,维修硬化渠道3000米,新建涵洞10座,新建生产桥10座,维修生产桥15座,整修机耕路10000米,整修田间路5000米,植树10000棵,建立标准粮田10000

5、亩。1.8.3配套设施建设:1.8.3.1完善配肥站土壤化验及地力监测仪器设备一批,共-61-14台套。1.8.3.2在项目区内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包括深耕深松技术、平衡施肥技术、秸杆还田快速腐熟技术、有机肥沤制施用技术等,推广率达到100%;设立高产创建百亩方一处,探索一条土地高产出、低消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9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为500万元。1.10资金来源:中央资金400万元,省财政配套资金50万元,市财政配套资金25万元,县配套资金25万元,项目总投资500万元。1.11建设期限:一年,2

6、008年11月—2009年11月完成。1.12经济和社会效益:1.12.1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项目区每亩每年节水40立方米,年节水40万立方,节水按每立方米1.5元计,节水效益60万元;年增产小麦46.5万公斤,增产效益79.05万元;增产玉米52万公斤,增产效益85.28万元;小麦、玉米品质提高,市场售价每公斤分别提高0.1、0.05元,优质优价分别增收51.15万元、28.6万元,优质优价效益79.75万元;平均每亩节肥(纯养分)2.5公斤,年节肥15万公斤,每个纯养分每公斤按4元计,每亩节肥10元

7、,项目区节肥效益10万元;合计项目区新增经济效益314.08万元。1.12.2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后,示范带动全县粮食作物采用项目区先进技术,产量平均提高8%,增产小麦3137-61-万公斤,增收5332.9万元;增产玉米2268万公斤,增收3719.52万元,两项合计增收效益9052.42万元;年节水3000万吨,节水效益4500万元;年节肥187.5万公斤,节肥效益750万元;年共增加社会效益14302.42万元。通过平衡施肥、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技术应用,减少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通过农田基础设施

8、建设,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地下水开采量,缓解区域灌溉水资源压力,同时减少因盲目施肥、过量施肥对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1.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通过项目实施,使项目区耕地地力提高0.5—1个等级,农田用水生产效益提高15%,肥料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中等旱灾年份粮食减产风险在8%以下,粮食增产10%以上。2.结论与建议2.1综合评价:粮食是国家稳定和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