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跟踪测试题5

高考地理复习跟踪测试题5

ID:10149737

大小:188.3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6-11

高考地理复习跟踪测试题5_第1页
高考地理复习跟踪测试题5_第2页
高考地理复习跟踪测试题5_第3页
高考地理复习跟踪测试题5_第4页
高考地理复习跟踪测试题5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复习跟踪测试题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二轮复习跟踪测试(地理):地质地貌试题简介:1.试卷范围(地质地貌)2.试卷题型(选择题综合题)3.试卷难度(适中)4.适用范围(二轮复习专用)注意事项:1.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一、单选题(17小题)1.下图表示的是四种地貌景观。读图回答表示花岗岩地貌景观的是A.a图B.b图C.c图D.d图2.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石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C.各类岩石都成形成变质岩D.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新的岩浆3.读下图,分析

2、回答下列岩石中,成因与图示岩石类型无关的是A.花岗岩           B.砂岩          C.页岩          D.板岩4.1998年10月,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准世界最大的峡谷定名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据图回答大峡谷大拐弯处最显著的地质构造是A.断裂构造B.背斜构造C.向斜构造D.火山构造5.“沧海桑田”之说是指A.地质作用B.内力作用C.地壳运动D.地质构造6.下图为某地地层示意图。从p点向下钻井,当钻头位于①、②、③“层”时,可能分别探测到A.天然气、水、石油B.水、石油、天然

3、气C.石油、天然气、水D.天然气、石油、水7.关于水对碳酸岩类岩石的溶蚀力的大小不叙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越多,溶蚀力越大B.有机酸越多,溶蚀力越大C.无机酸越多,溶蚀力越大D.水的流动性越弱,溶蚀力越大8.观察下面的“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地区的地质构造与图中④处不相同的是A.渭河平原B.汾河谷地C.东非大裂谷D.长江三峡9.读某地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①②③④四处的岩层比较,年龄最轻的岩层是A.①B.②C.③D.④10.桂林一带孤峰林立,形成“碧莲玉笋”的世界,其形成的原

4、因是①流水冲刷②化学溶蚀③波浪侵蚀④风力侵蚀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11.读下图,完成 在全球六大板块中,P1地和P2地所属板块分别是A.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B.亚欧板块、美洲板块C.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           D.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12.读地球某地区局部图,完成按照板块构造学说,图中Y山脉属于       A.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        C.非洲板块     D.美洲板块13.读下图,完成近年来,乙处海域面积的变化趋势及其原

5、因是A.缩小——蒸发量大,且几乎无河流汇入B.缩小——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C.扩大——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D.扩大——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14.下图为赤道上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且①板块主要位于100W—600E之间,读图完成10月29日凌晨,巴基斯坦西南部发生了6.5级地震,该地区地震多发的原因是A.位于①、②交界处        B.位于②、③交界处C.位于③、④交界处        D.位于①、③交界处15.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该地区地壳活动剧烈,其成因得图示

6、正确的是16.下图所示意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17.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分析回答如果3代表的是沉积岩,则指向3的箭头②、③代表的是:A.上升冷却凝固    B.外力作用     C.变质作用      D.重熔再生二、综合题(3小题)18.试在下面图框内填上恰当事物的名称,使之成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简单图式。(1)甲__________,乙__________,丙__________,丁__________。(2)

7、图中对应地质作用分别是: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3)图中箭头B、D包含的意义分别是:B__________,D__________。19.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地区,是由作用形成的。(2)图中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风,沙丘是由作用形成的。(3)图中断层左侧地壳垂直运动的情况是。(4)如果D处为石灰岩,E处的岩石由其变质而成,则E处的岩石可能为,D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地形

8、。(5)按岩石的成因分,花岗岩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岩,根据图示可判断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等。地理课题组为完成“喀斯特地貌发育机制的研究”采取了以下设想:设想一:气候是我国南北方喀斯特地貌发育差异的主导因素,为论证这一设想,课题组在我国三个石灰岩(CaCO3)分布区采样,获取如下数据:地区降水时间分布年降水量(mm)年平均气温(℃)年溶蚀率(毫米/年)广西中部相对均匀1500—20.12—0.3湖北三峡中等1000—120012—150.06河北西北部集中400—600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