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六艺”教育思想对当代体育教育的启示及应用

孔子“六艺”教育思想对当代体育教育的启示及应用

ID:10160405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6-12

孔子“六艺”教育思想对当代体育教育的启示及应用_第1页
孔子“六艺”教育思想对当代体育教育的启示及应用_第2页
孔子“六艺”教育思想对当代体育教育的启示及应用_第3页
孔子“六艺”教育思想对当代体育教育的启示及应用_第4页
孔子“六艺”教育思想对当代体育教育的启示及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孔子“六艺”教育思想对当代体育教育的启示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孔子“六艺”教育思想对当代体育教育的启示及应用孔子的体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出了体育思想和养生观,而且在他的教学活动和实践中,也包含着丰富的体育内容。孔子提倡的勇武观及其德智勇力的“六艺”教育内容、礼乐观及其射御的教学实践。认为孔子的“六艺”教学,为我国教育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当代体育孔子体育思想六艺启示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借鉴相关学科研究的思想、方法及观点,查阅与孔子“六艺”相关的经典著作和对其评价分析的书籍,分析现代体育与传统体育文化的相似与不同。一、孔子教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

2、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一)战争需要孔子重视体育教育,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其体育观念的来源是基于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征极为频繁,当时体育的内容及发展状况,决定于当时的社会需要,尤其是进行战争的需要。6孔子“六艺”中的射和御,属于体育的范畴,而且还是军事体育,其教育顺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在他开办的私塾中,大量地接受贫民百姓,接受射御训练。可以说,正是由于奴隶社会的这种战争对大量军事人才的需要,才促进了孔子“六艺”教育的发展。(二)巩固奴隶主统治需要从孔子实施的“六艺”教育中就可以看出

3、,虽然“六艺”包含了射、御、舞等体育的内容,但这些体育内容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学科,而是实现某种理念的工具。主要目的是用来培养他们的子弟学习一整套管理国家、奴隶和作战的本领,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政权,巩固奴隶主阶级统治。二、孔子体育思想对后世体育的影响(一)孔子体育思想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影响1.为学校体育教育提供了借鉴在奴隶社会后期,包括体育教育内容的“六艺”教育已经成为当时各级学校的一种普遍形式,体育教育已经与学校的发展以及教育的专门化分不开了。而且在体育内容上也包含了“礼”和“德”,孔子的私学,正是以六艺为主要的教育内容,可以说是他是把他的这

4、种“学思习行”以及启发式教学模式放入到其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来进行,可以说为现代的学校体育教育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模式。2.丰富了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6孔子的六艺教育中不仅重视体育,而且还有自己的体育主张,并注重体育实践,注重“成人”思想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注重“育心育体”并举。(二)“礼射”及勇武观促进了我国后世军事体育的发展孔子的六艺教育内容中,更是把射、御、乐舞作为他培养治世之才、文武兼备的仁人的重要手段,也在教育的过程中追礼循仁。正是由于孔子的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的思想,礼贯穿于他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所以对奴隶社会后期的军事体育的发展产生了

5、深远的影响。三、对当代体育教育的作用(一)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全面发展观6《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中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除了突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三个方面外,更加具体强调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目标体现和渗透,五个领域目标构成了体育教学的目标体系,注重了学生素质发展的全面性。由原来偏重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传

6、授转向关注学生的整体生命的存在,强调在愉快的心情下通过参加有趣的活动达到让学生有情感体验,进而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可见,学校体育不但要健身,还要育人;不仅要锻炼学生健壮的体魄,更要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二)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与习惯――终身体育观在两千多年前,孔子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念在他的六艺教学中已经出现。孔子以自己为例,明确地说明,要使自己道德修养达到仁的境界,就必须终身学习。现代体育教学讲求“终身教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和能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不仅具有现实意义,更具有

7、长远的战略意义。因为学校体育是人一生体育的一个重要阶段,不但要满足学生在校期间身体发展的需要,同时要考虑到学生毕业后工作生活的需要,是树立学生具有终身体育思想的关键时期,它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学校体育的教学理念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终身受用为归宿点。(三)对实施全民健身运动的指导作用6我们在增强人民体质方面,长期走以竞技运动为中心的旧路,积重难返,对增强体质的难度和重要性缺少足够的理解和认识,甚至形成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对立和矛盾。其实,二者只是普及与提高的关系问题,应该是各有其所、各有其用、协调发展。1995年5月

8、,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这一提高中华民素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强国的重要战略措施。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淡化金牌意识,实际是对孔子体育思想的肯定与回归。在开展全民健身的过程中,应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