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趋势下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新趋势下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ID:10166755

大小:39.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6-12

新趋势下产业融合发展研究_第1页
新趋势下产业融合发展研究_第2页
新趋势下产业融合发展研究_第3页
新趋势下产业融合发展研究_第4页
新趋势下产业融合发展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趋势下产业融合发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趋势下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摘要:产业融合作为产业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形态、新趋势,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产业融合可以推动多个产业之间形成共同的技术和市场基础,进而推进产业由低级向高级攀升,有利于打破区域间的壁垒和障碍,推动区域间资源要素充分的流动与重组。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培育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的重要途径。推进我国产业融合发展,必须把握产业融合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突出承接产业转移和瞄准新业态、新趋势,重点推动传统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制造业与服务业、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硬件生产与软件开发融合发展,加快价值链升级、禀赋升级、载体升级。尽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多渠

2、道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关键词:产业融合;产业链条;产业渗透;河南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4)11-0044-0516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产业之间的渗透融合日益活跃,不断推动着整个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合理化,并架构出融合型的产业新体系。产业融合是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社会生产力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然趋势。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产业结构过度依赖加工制造、竞争优势过度依赖要素成本,在全球分工中产业链偏前端、价值链偏低端,而产业融合可以推动多个产业之间形成共同的技术和市场基础,进而推进产业由低级向高级攀升。所以

3、,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力量。本文以河南产业融合发展为例,通过对省域产业融合发展的例证分析,进而为加快我国产业融合科学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一、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分析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在技术与制度创新的基础上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逐渐融合为一体形成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实质上,产业融合的过程就是打破原有产业或企业间的分工界限,形成一种新的分工链条,之后通过产业分工链条的重新组合建立一种有序的产业内部或企业内部的分工链条网。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产业融合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

4、势。16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融合成为产业融合的主流趋势。一方面制造业服务化成为发展趋势。在工业产品的附加值构成中,制造业环节占比逐步下降,研发设计、营销物流、产品维护等服务占比越来越高。2010年以来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占全部服务业的比重普遍在60%―70%,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43%,许多制造业跨国集团通过战略转型,主营业务、业务增值、管理模式及赢利来源均以服务为主。另一方面,服务业制造化倾向逐步显现。一些在价值链上处于主导地位的服务企业,凭借其技术、管理、销售渠道、品牌等优势,在全球市场选择工厂通过贴牌生产、连锁经营等方式嵌入制造环节,共同向消费者提供服务。制造业与服务业

5、的双向互动融合,使得产业价值链重构为一条既包含制造业价值链增值环节,又包含服务业价值链增值环节的融合型产业价值链,在产业层次上表现出了显著的结构升级效应。集聚化、配套化成为产业融合的产业组织形式。随着产业融合的不断深入,产业发展在空间上呈现集聚现象,在组织上呈现配套模式,这不仅带来了专业化和规模经济,还使得知识外溢,企业之间共享信息。放眼世界,伦敦集聚了英国商业服务、金融服务等服务业集群,硅谷集聚了高新电子产业集群。聚焦国内,杭州集聚了大批电子商务企业,上海打造金融集群成为了世界新的金融中心。16全产业链发展逐渐成为产业融合的利润增长模式。随着新技术、新业态、新管理模式的不断涌现,

6、产业分工更加细化,价值链的增值环节变得越来越多,制造企业不再仅仅关注产品的生产,而是不断调整技术、人力和管理资源,加速向前期的研发设计、中期的管理融资以及后期的销售物流服务等全过程渗透。信息化成为产业融合的主要技术载体。由于信息技术具有渗透性、带动性、倍增性、网络性和系统性等特点,推动了产业之间的融合。智能制造、创新设计等革命性的制造方式以及电商、网购、众筹等新的业态、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产业界限越来越模糊,特别是制造业和服务业二者之间关联性、密切性、协同性进一步提高。产业要素集聚虚拟化成为产业融合的新特点。随着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间网络化联系日益紧密,同业竞争者、

7、产业链配套者、消费者以及其他相互关联的组织不再局限于集中布局某一块区域或是地域距离局限,而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协作生产、联合主导和发展技术标准,实体企业仅保留其核心功能,而常规功能将虚拟化,以往的产业融合各种经济活动逐步演变为一种网络化动态化的新合作产业形态。二、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立足于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方向,我们可以将产业融合分为产业内融合、产业间后向融合(农业向工业渗透、工业向服务业渗透、农业向服务业渗透)、产业间前向融合(工业向农业渗透、服务业向工业渗透)以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