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ID:10175660

大小:15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6-12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吉林省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历史(文)学科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里面的“”可能表示A.青铜兵器B.皇帝宝座C.祖先牌位D.铁制农具2.2000万人口的秦朝,可以调动40万劳动力去修长城,70万人去修秦始皇陵,70万人去修阿房宫,50万人去戍五岭……这是西周天子难以办到的事。其直接原因在于秦朝与西周的A.生产工具的差异                                    B.经济形态的差异C.社会观念的差异       

2、                             D.政治制度的差异3.《左传》记载,卫国人仲叔于奚立下大功,拒绝国君分封城邑,而请求获赐只有诸侯才能用的繁缨。孔子对此评论说:“惜也,不如多与之邑。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对此认识错误的是A.反映孔子“正名”主张                        B.卫国专制君权面临冲击C.诸侯可在本国再分封                        D.礼乐制度已趋于崩溃4.英国人杜麦斯在《中国札记》一书中,以近乎狂热的态度呼吁建立起一种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制度,从而提高英国行政官员的水平,并

3、促进大英帝国的团结。杜麦斯的呼吁是有感于中国A.察举制的实行B.内阁大学士的选拔C.军机处的设置D.科举制的推行5.钱穆:“拿历史大趋势来看,可说中国人一向意见,皇室和政府是应该分开的,而且也确实在依照此原则而演进。皇帝是国家的唯一领袖,而实际政权则不在皇室而在政府。代表政府的是宰相。皇帝是国家的元首,象征此国家之统一:宰相是政府的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任。”下列符合钱穆观点的是A.中国传统政治是皇帝专制                    B.中国传统政治是宰相专制C.中国传统政治不是皇帝专制                D.中国传统政治不是专制制度6.钱穆在《

4、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认为“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A.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B.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C.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7.中国古代出现过不少皇帝权利受到凌夷,无力或不能执掌权柄的现象,这些人或受制于母后、外戚,或受制于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导致权力萎缩或丧失。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三纲五常受到挑战                                B.宗

5、法观念丧失殆尽C. 君主权力至高无上 D.皇帝权力暂时旁落8.《全球通史》中写道:“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个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负责的官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初步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B.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C.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废除封建政治,建立了分封制度9.图1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科举制注重出身门弟                            B.各阶层文化素养不同C.士族阶层占据主导地位          

6、              D.维护统治集团利益需要10.明朝时分封封号有的还具有地名因素,如楚王、蜀王、鲁王等,且必须就藩(到封地去居住);清朝的分封封号则大都是礼节性的,如恭亲王、果亲王、睿亲王等,且一律在京居住。这从侧面反映出A.君主专制的加强                                    B.分封制日渐徒具其名C.宗室诸王地位的提高                            D.中央集权的加强11.明朝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上》云:“中外大小臣工上封事,外有通政司,内则会极门,俱有号簿,惟内阁独得进密揭,盖心膂近臣非百司得比。……外

7、廷千言,不如禁密片语。”这反映出明代内阁A.上升为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                B.对其它中央机构有一定牵制C.通过“密揭”,获得决策权                D.使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12.清顺治帝曾说:“尔等(大学士)职司票拟,一应章奏有成规者,尔等不过照例拟旨,凡有改正者,皆朕亲裁,未能俾尔等各出所见佐朕不逮,是皆朕不能委任大臣之咎,以致尔等俱未获尽展才猷。”据此判断清初A.皇帝裁决国家军政要务                        B.内阁大臣辅佐皇帝不力C.处理章奏完全依靠成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