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耐受精品医学ppt课件

免疫耐受精品医学ppt课件

ID:10175782

大小:3.64 MB

页数:64页

时间:2018-06-12

免疫耐受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1页
免疫耐受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2页
免疫耐受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3页
免疫耐受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4页
免疫耐受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免疫耐受精品医学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五章免疫耐受(ImmunologicalTolerance)内容提要概述:免疫耐受免疫耐受的形成和表现免疫耐受的机制免疫耐受与临床医学免疫正应答——指机体免疫系统对外来抗原进行应答,产生免疫应答的产物,破坏、清除抗原。免疫负应答(不应答)——是指免疫系统对体内组织细胞表达的自身抗原不应答,不产生应答产物,不能将抗原破坏清除的免疫应答。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免疫耐受无应答免疫原正免疫应答负免疫应答耐受原免疫应答免疫耐受(immunologicaltolerance):指对抗原特异应答的T细胞与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不能被激活,不能产生特异免疫效应细胞及/

2、或特异性抗体,从而不能执行正免疫应答的现象。耐受原(toleragen)诱导免疫耐受的抗原免疫耐受的特点:特异性只对特定的抗原不应答,对不引起耐受的抗原,仍能进行良好的免疫应答。免疫正应答和免疫耐受的异同免疫正应答免疫耐受抗原刺激需要需要抗原特异性++免疫记忆++免疫反应强无效应排斥异己保护自身同异免疫耐受和免疫正应答两者均是免疫系统的重要功能:对自身抗原的耐受,避免发生自身免疫病;免疫系统对外来抗原或内源新生抗原应答,执行抗感染、抗肿瘤的防卫功能。免疫应答与免疫耐受的平衡实际上是“阴”与“阳”的平衡,保持免疫系统的自身(内环境)稳定(homeost

3、asis)。免疫耐受不同于免疫抑制药物引起的对免疫系统的普遍的抑制作用。免疫耐受:特异性无免疫应答,机体仅对某一特定抗原无应答或低应答,但对其他无关抗原仍保持正常免疫应答能力,不影响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整体功能。应用免疫抑制药物引起的免疫抑制:对免疫系统普遍抑制,非特异性无免疫应答,无抗原特异性,对所有抗原均呈无应答或低应答。第一节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表现先天耐受:胚胎期,不成熟的T、B细胞接触自身抗原或外来抗原,形成对所接触抗原的免疫耐受。这种耐受可持续终生。后天耐受: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免疫系统原本对此抗原应答的能力消失,这种耐受待影响因素消失后可恢复。一

4、、胚胎期及新生期接触抗原所致的免疫耐受胚胎期在新生期二、后天接触抗原导致的免疫耐受同一种抗原,因条件不同,既可是免疫原也可以是耐受原。一种物质引起免疫应答的条件:易被APC摄取同时含有T细胞表位、B细胞表位在APC中经消化产生的多肽适于和MHC结合专职APC为T细胞活化提供双信号活化的Th细胞为B细胞提供辅助信号活化的T、B细胞周围具有适于其增殖分化的细胞因子微环境(一)抗原因素与后天免疫耐受1、抗原剂量Mitchison于1964年报道,用不同剂量的牛血清白蛋白(BSA)接种给小鼠,发现注射低剂量(10-8M)——不引起Ab产生高剂量(10-5M)

5、——不引起Ab产生适宜剂量(10-7M)——高水平的Ab产生Mitchison把低剂量、高剂量引起的耐受分别称为“低带耐受”和“高带耐受”。低带耐受——抗原过少,使T、B细胞活化第一信号不足。以T细胞活化为例,APC表面必须有10-100个相同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与相应数目的TCR结合后,才能使T细胞活化,低于此数目,不足以使T细胞活化。高带耐受——抗原过多,则诱导应答细胞凋亡,或可能诱导抑制性T细胞活化,抑制免疫应答。T细胞和B细胞诱导耐受的不同特点诱导耐受Ag剂量耐受持续时间T细胞较易低长(数月~数年)B细胞较难高短(数周)2、抗原的类型

6、及剂型和后天免疫耐受:可溶性蛋白抗原中存在单体分子和聚体分子。单体分子——容易引起耐受,因为蛋白单体不易被M吞噬处理,不能被APC提呈,T细胞不能被活化。(佐剂)聚体分子——容易激发免疫应答,因为蛋白聚合体易被M吞噬处理和提呈,在Th的辅助下,B细胞产生相应Ab。3、抗原免疫途径和后天免疫耐受:免疫耐受诱导:口服>静脉>腹腔>肌肉>皮下>皮内口服Ag时,可在胃肠道诱导派氏集合淋巴结及小肠固有层B细胞发生免疫应答,产生分泌型IgA,在形成粘膜局部免疫的同时,却导致全身免疫耐受,这种现象称为“耐受分离”(splittolerance)。4、抗原持续存

7、在和后天免疫耐受:在无活化的APC提供的共刺激信号下,单纯被自身抗原反复刺激的特异应答T细胞,易发生活化后凋亡,致对自身抗原的特异耐受。5、抗原表位特点和后天免疫耐受:抗原不同部位的决定基,其作用不同,可诱导或抑制免疫应答,能诱导Treg细胞活化的抗原表位,称为“耐受原表位”。例如:以鸡卵溶菌酶(HEL)蛋白免疫H-2b小鼠,表现为免疫耐受。而如果将HEL氨基末端的3个氨基酸去除,再给小鼠注入,就可刺激小鼠产生抗HEL抗体。这是因为HEL的N端氨基酸构成能诱导Treg细胞活化的表位,而C端氨基酸构成诱导Th细胞活化的表位。6、抗原变异与后天免疫耐受病

8、原体抗原变异可引起免疫耐受。病原体抗原变异,不仅使原有免疫力失效,也会因变异而产生模拟抗原,这类抗原能与特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