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土挤密桩(1.16)

水泥土挤密桩(1.16)

ID:10202443

大小:476.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06-12

水泥土挤密桩(1.16)_第1页
水泥土挤密桩(1.16)_第2页
水泥土挤密桩(1.16)_第3页
水泥土挤密桩(1.16)_第4页
水泥土挤密桩(1.16)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泥土挤密桩(1.1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集通复线工程指挥部三分部水泥土挤密桩施工方案目录1.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31.1编制依据31.2编制范围31.3编制原则32工程概况42.1设计概况42.2主要技术标准42.3施工条件42.4主要工程数量52.5施工工期63总体施工部署63.1总体部署的施工原则63.2总体施工进度安排63.3施工要点计划64项目组织机构75资源配置85.1劳务队伍人员的配置85.2物资及周转料的配置86主要工程施工方案86.1施工准备96.2施工工艺96.3成桩试验136.4水泥土挤密桩施工检测146.5施工注意事项1433集通复线工程指挥部三分部水泥土挤密桩施工方案7风

2、险源识别及安全卡控措施158安全保证措施168.1安全目标168.2安全防护措施188.2.3营业线线施工保证行车、人身安全的保证措施218.2.4驻站联络员及防护人员保证措施228.2.5施工用电安全保证措施238.2.6各种用电设备的安全措施248.2.7营业线施工安全措施248.3雨季施工防洪安全措施269应急预案279.1编制目的279.2应急预案的目标279.3危及行车的应急预案289.4挖断、破损电缆应急措施289.5施工阶段的防洪预案289.6火灾事故的应急准备与响应299.7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领导小组299.8事故报告299.9应急救援保障措

3、施3233集通复线工程指挥部三分部水泥土挤密桩施工方案水泥土挤密桩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1.1编制依据1、大板-林东段《个别路基通用图,B版》、《个别路基设计图》、《线路平面图》。2、《关于印发铁道部〈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铁办[2012]180号)3、《关于公布<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补充办法>的通知》铁办[2010]51号)4、《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5、《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6、《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运[2006]177号)7、《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

4、技术规程》(TB10301-2009、TB10302-2009、TB10303-2009)8、现场调查资料及铁路局营业线施工相关要求1.2编制范围集通复线三分部水泥土挤密桩施工,大板至林东段K660+000~K692+200里程段。1.3编制原则1、管理目标:质量创优,保证施工进度,安全无事故,文明施工、环保水保全面达标。2、按照施工质量、施工进度要求、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的管理体系,组织水泥土挤密桩的施工。3、根据施工的特点,采用先进、成熟的施工工艺,实行试验先行、样板引路、全过程监控。33集通复线工程指挥部三分部水泥土挤密桩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2.1

5、设计概况集通三分部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境内,起点桩号K660+000,线路自查干哈达经乌力吉尔、达日其嘎和改建林东站相接,终点桩号K692+200,路线全长32.2km,共计71796m。该里程段既有集通线为普通铁路,每日通过客货列车48辆。2.2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国铁I级。正线数目:双线。线间距:速度目标值160km/h地段4.2米,速度目标值120km/h地段4米。限制坡度:6‰。设计行车速度:120km/h,个别地段限速100km/h。最小曲线半径:120km/h地段:一般1200m,困难800m;100km/h地段:一般800m,困难600m。牵

6、引种类:电力。机车类型:货运SS4,客运SS9。牵引质量:5000t。到发线有效长度:1050m,部分车站预留1700m。闭塞类型:自动闭塞。2.3施工条件1、气象特征33集通复线工程指挥部三分部水泥土挤密桩施工方案该段沿线位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干旱缺雨,全年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温差大,夏季多雨气温高,秋季风大霜来早,冬季严寒北风多。区内降水量小,蒸发量大,且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该段落沿线土壤最大冻土深度约2.04m。2、地形、地质条件沿线地形为侵蚀堆积丘陵区,基底属大兴安岭余脉,丘顶呈浑圆状,间有丘间谷地、风积沙丘和河谷阶地,地形波状起伏,

7、地表大部分被第四系覆盖,局部基岩出露,绝对高程在一般450~800m之间。地表广泛覆盖0~2m的风积细砂,中砂:黄褐色、松散为稍密、稍湿、饱和,含15%的黏性土。细圆砾土:黄褐色、饱和、稍密,成分为凝灰岩,一般粒径2-20mm,充填中粗砂及少量粘性土。3、水文概况沿线经过处地表水不发育,地下水一般地段埋深9~20m。基岩裂隙潜水水量贫乏,水位埋深大于50m,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以地下迳流形式排泄,水位随地形变化高低起伏,水量因含水层性质及其裂隙发育程度而变化。4、周围环境根据施工地理位置、交通情况方便,大型机械设备直接从省际大通道→乡村道路→施工现场,根据

8、施工现场需要临时搭设生产区、材料堆放区、大型机械停放区。2.3主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