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的书法和书法的抒情

抒情的书法和书法的抒情

ID:10258906

大小:4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6-14

抒情的书法和书法的抒情_第1页
抒情的书法和书法的抒情_第2页
抒情的书法和书法的抒情_第3页
抒情的书法和书法的抒情_第4页
抒情的书法和书法的抒情_第5页
资源描述:

《抒情的书法和书法的抒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书,心画也。”就是说通过走笔泼墨的书写过程,“把貌似简单的笔墨运动,升腾为抽象的律动”,造成汉字点化线的曲直、畅涩、起落、轻重、刚柔、停顿、连接、粗细、交叉……以及结体上的欹正变化、章法布局等,从而使人产生庄重、轻快、强劲、文雅、妍媚……等联想,同时传达出作者的人格、意趣、情感、审美经验等;并通过作品的抒发,进而去影响和感染别人。对于书法的这种功能或宗旨,孙过庭在《书谱》中作了极其精辟地概括,即“达其性情,形其哀乐”是也。  (一)“达其性情”——个性的极端张扬  关于“达其性情”,刘熙载曾有一段著名的比喻:“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说明书法作品与

2、写者的性格特征有着必然的不可避免的联系,并反映出书家的文化与道德修养等,一部璀璨的书法史,实际上就是各具个性,风貌迥异的名家大师为我们树起的一座座骄人的里程碑!“圣哲之书温醇,骏雄之书沉毅,畸士之书历落,才子之书秀颖”(《艺概》)。综观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米芾、黄庭坚、郑板桥、徐渭、金农、……其书作无一不与他们个人的气质、个性、品格以及深厚学识、修养相关联;也无一不是其个性的张扬!正如《书谱》所总结的:“虽学一家,而变成多体,莫不随其性欲,便以为姿。刚狠者倔强无润;衿敛者弊于拘束;脱易者失于规矩;温柔者伤于软缓;躁勇者过于剽勇;狐疑者溺于滞涩;轻琐者染于俗吏。”这里的刚狠、

3、衿敛……就是指创作者的个性特征。值得一提的是,从古代书家的遗墨看,大都属于自撰自书。其文自然真情流露,也更变于表达作者的性情。刘熙载云:“观人于书,莫如观其行草”;古语亦云:“文则数言乃成其义,书则一字已见其心”,其义一也!  “唐人尚法”!天下统一,无法度则无以“治天下”。从本质上说,封建社会本身就是一个扼杀个性的时代。由于当时强大的封建礼教观念十分严格,书家个性的“庐山真面目”被无情地扼杀或抑制,要求“以儒家君子为做人的楷模,以仁义道德为人格理想,以文质彬彬为精神风貌”。这也是历来把法度几乎提到至高无上地位的社会基础。而不少有新意的书画家,不拘于成法,却又不敢公开站出来反对

4、封建统治者所提倡和赏识的如孔孟之道“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气质浑然”的、抹杀个性的“中和气象”的法度,就只好隐逸山林,简居民间,甚至装疯卖傻,借酒气以行其“道”——毫无遮拦地个性抒发!于是,便有了浪漫不羁的米芾、郑板桥,雄奇放肆、孤傲狂狷的徐渭等画家书法,或荒诞不经,八面出锋;或随意“刷”写(米芾戏语),不受拘束;于是,便有了“癫张狂素”、“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甚至有敢于当着皇帝的面“反系袍袖,狂跳便捷”等等近似或直接“犯上”,然而却又十分合乎情理的现象,倒反而成就了书法史上一些极富个性的大家、大师级人物!  (二)“形其哀乐”——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  如果

5、说,“达其性情”尚属一个“书法家”的基准要求的话,那么,“形其哀乐”则明确地对书法创作的意境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追求。  众所周知,书法本身是一种极具抽象性的艺术。由于单体汉字一般并不具有随意表情的作用(有人统计,在五万多个汉字当中,既使象形文字也只有三百多个,大约是汉字总数的十七分之一);而书作者,特别是书作所依托的文辞所传递的“哀乐”,却偏偏要通过书法作品的“形”表达出来,这个“形”的含义,就很值得我们书法家品味了。因为,它并不是某个理论家或书法家随意提出来就能提出来的,而是有无数优秀的经典作品事实上已经体现了的。而且,她们其所以能够成为优秀,成为经典,也正是由于她们既具备了“

6、达其性情”,又能够“形其哀乐”这样的“功能”和标准,才使他们得以成其为优秀或经典的。因之,其表述“哀乐”的“形”的关键,就必然落在了汉字结体的欹正变化、用笔的骨力强弱、运毫的疾徐畅涩、使墨的轻重淡浓以及章法布局的开塞稳险……等方面,并使其给人产生以联想才会发挥作用,于是,便形成了这样一种模式:  (受文辞意境等诸多因素启迪的)作者的心境——通过(受个性、学养、情绪等字外工夫所滋养的)运笔、使墨、布局等“形”迹+(与作者心境具有共识的相对数量的社会群体)欣赏者的联想所产生的共鸣——最终实现作者所要表述的情感的恰切外化,即“形其哀乐”(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  这是一种美仑美奂的

7、艺术境界。而能否达到这一境界,则是一个书法大师和书法艺术大师的最显著的区别标志之一!  “有动于心,一表于书”  关于“作者的心境”和“情感的恰切外化”,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有十分具体的表述:“往时张旭善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如何“发”?一笔者注。以下括号内文同)观于物,见山水岩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星列,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万物之变,可喜可愕,(产生联想!)一表于书:变化如神,不可端倪”。这里,首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