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考

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考

ID:10282200

大小:5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5

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考  _第1页
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考  _第2页
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考  _第3页
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考  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考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考【摘要】:本文主要利用汇率长期行为理论研究从1983年到2001年以来日元汇率的变化。笔者认为日元的实际升值的基本原因在于是日本非贸易品相对价格的快速上升。文章同时通过对日元实际汇率和国内生产总值、消费物价指数以及贸易差额等相关经济变量之间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各变量之间的数学规律。【关键词】:汇率;实际汇率;国内生产总值;数量关系一.研究背景从1997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在1美元=8.27人民币水平上。近期人民币汇率面临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很多学者强调人民币不能升值,因为在货币汇率问题上,日本有过前车之鉴。日元汇率从19

2、73年开始随市场变化自由浮动,当时1美元=308日元。1985年日本签下了“广场协议”,日元被迫升值,1995年4月19日出现历史上最高值,即1美元=79.75日元。之后虽然有所起落,但总的来说70年代以来,日元整体处于升值状态。不少学者认为正是日元的升值导致了日本经济长期萧条。本文主要研究1983年到2001年以来日元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的变化,汇率变化和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贸易额、消费物价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日元汇率变化的规律,分析产出的增加是否必然导致实际汇率的上升。希望通过对日元汇率市场化后变化的分析,能够对我国的汇率制度建设有所借鉴和启示。

3、二.汇率长期行为理论关于名义汇率和各国物价或成本水平比例关系的理论可以追溯到16世纪,与货币数量理论发展密切相关。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古斯塔负·卡塞尔推广购买力平价理论(PPP),即一国的名义汇率会与各国物价或成本水平比率平等变化,使PPP假说成为汇率理论的核心部分。购买力平价理论背后的基本思想是一价定律,一价定律适用于单个商品(例如商品i)的情况,而购买力平价理论则适用于普遍的价格水平。在下面对日元汇率分析中,假定用表示美国价格水平,为日本国内价格水平,为名义汇率为单位本币的美元价值,为实际汇率,由名义汇率和价格水平来确定,它是对一国商品和劳务价格

4、相对于另一国商品和劳务价格的一个概括性的度量,实际汇率的数学表达式为:(1)从购买力平价背后的一价定律来说,应该不变,或是从长期趋势来看,应该波动不大。根据上式计算1983-2001年日元对美元实际汇率的变动。一般来说广泛使用的实际汇率根据以下价格指数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出口价格指数以及单位劳动成本。由于消费物价指数比较容易收集,本文选用该指数来计算实际汇率,同时为了观察上的方便,对日元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注:以1990年消费物价指数为100计算注:资料来自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从上述图表和数据显示名义汇率和实际汇

5、率在各年度之间发生的波动,1984到1986年期间,日元汇率发生剧烈波动,币值出现大幅度的升值,此后起落相对平稳。1989年到1994年期间日元再度升值,在1995年达到最高值,此后日元币值有所贬值。1997年到1999年中日币反弹,又出现20日元左右的升值。1999年之后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日元小幅度贬值。总的来说,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走势基本相同。购买力平价理论在解释名义汇率短期行为时完全没有效力,但是大量实证证明,工业国的实际汇率有向长期历史平均水平回归的趋势,这表明购买力平价理论在长期有一定的效力。对于汇率长期趋势偏离购买力平价的趋势,有许

6、多重要的修正和改进理论。对于日元实际汇率变化,也就是日元长期处于升值可以采用巴拉萨和萨谬尔森(Balassa-Samuelson)的推测来解释:收入水平较高的国家非贸易商品与贸易商品价格之比较高的原因是随着实际收入的增长,贸易商品部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非贸易部门生产率的提高。由于国家内存在竞争的压力,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中技能类似的工人工资必须大致相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贸易商品部门较快的生产率增长提高了非贸易生产部门的相对成本,因而提高了非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在各个国家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非贸易商品相对价格的提高导致了币值的实际升

7、值。下面将一国的价格总水平定义为非贸易商品价格和贸易商品价格的算术平均。假设两个国家的价格总水平分别为和,非贸易商品价格为和和贸易商品价格为和,带号的变量表示外国。(2)(3)当以消费物价指数表示价格时,权重(和)为非贸易商品在消费总量重所占的比重。可将两个国家以同种货币表示的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定义为:(4)定义下列方程:(5)(6)根据(5)和(6)式可以得出:(7)(7)式给出实际汇率()、两个国家各自非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和)、非贸易商品在国内和国外价格指数中的权重(和)以及所有国家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之间的关系。从等式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其

8、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非贸易商品国内相对价格()上升会导致实际汇率的升值。结合上述的等式来看看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