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企业的文化冲突研究的论文

跨文化企业的文化冲突研究的论文

ID:10303985

大小:5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6

跨文化企业的文化冲突研究的论文_第1页
跨文化企业的文化冲突研究的论文_第2页
跨文化企业的文化冲突研究的论文_第3页
跨文化企业的文化冲突研究的论文_第4页
跨文化企业的文化冲突研究的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跨文化企业的文化冲突研究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跨文化企业的文化冲突研究的论文[摘要]本文对企业文化冲突及跨文化企业的文化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跨文化企业中出现的文化差异与冲突及形成原因进行了讨论。针对跨文化企业的文化冲突,提出了识别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发展文化认同,进行跨文化培训,培养跨文化意识以及在企业内部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等应对策略。  [关键词]跨文化企业;文化差异;文化冲突;价值观    跨文化企业中的员工是由来自不同国家、民族文化背景的人组成的,由于不同国家的民族文化不同,从属于民族文化的各国企业文化也不相同,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势必会在企业中造成文化冲突。所谓文化冲突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

2、者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它既指跨国企业在他国经营时与东道国的文化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又包含了在一个企业内部由于员工分属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而产生的冲突。目前,企业跨文化冲突研究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1]    一、跨文化企业的企业文化特性    (1)价值观多样性。跨文化企业员工一般都具有多样化的价值观念和复杂的信念结构,尤其是跨文化企业成立之初这种特点尤其明显。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员工各自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信念,由此决定了他们具有不同的需要和期望,以及不同的行为规范和表现。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管理的难度,而且也使得统一的新的企业文化的建

3、立困难重重。  (2)经营方式与经营思想的冲突性。跨文化企业的管理员工因为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保留着各自的民族文化习惯,这就使得同一个跨文化企业内有些行为规范与习惯是互补的,而有些则是相互冲突的,甚至有些管理员工对待员工还会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民族中心主义或某种非理性反应,从而引起纠纷和冲突,造成管理不力。.  (3)经营环境的复杂性。跨文化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错综复杂,主要表现在不同社会制度、不同企业文化模式下企业员工,在管理目标的期望上、经营观念上、管理协调的原则上、管理员工的管理风格上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无形中就会导致企业管理的混乱和冲

4、突,使决策活动更加困难。  (4)文化交融性。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无论是观念还是行为方式上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只有逐步被人们相互理解和认识,进而产生关心、同情和认同心理,然后才能逐渐取得共识,并建立起共同的全新的企业文化。跨文化企业内部要建立自己特有的企业文化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一般要经历以下过程:文化接触——文化选择——文化冲突——文化沟通——文化认同——形成全新的企业文化。    二、跨文化企业文化差异与冲突的具体表现    1.民族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企业中,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员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文化误解与冲突,为了解决民族文化差异带来的问题

5、,许多学者已经研究了这项课题。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荷兰科学家霍夫施泰德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概括了与工作相关的文化价值观的5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权利距离、不确定性回避、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化与女性化、长期取向[2][3]。  (1)权利距离。指在社会或组织中缺乏权利的员工对不公平的权力分配所接受的程度,在强调公平与平等的社会中,其社会与组织员工之间的权利距离较小,如美国、英国、日本等;而在强调等级的社会里,其社会与组织员工之间的权利距离较大,如法国等。  (2)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个人主义社会中,个体之间的联系是不稳定的,人们只关心自己及自己的家人,如在美国、英

6、国、法国等;集体主义则是一种相反的社会价值取向,在这种社会中,人们从出生之日起就被整合到具有强烈凝聚力的小群体中,并通过交换对小群体的忠诚获得保护,如在中国、日本等。  (3)不确定性回避。指在一种文化中的员工对不确定性或不了解的情景感觉到威胁的程度。在不确定性回避程度高的国家中,如在德国、法国、中国,人们强烈地信任专家意见与知识,组织程序化规则与规范非常严格且必须遵守,在决策过程中,将风险降至最低点。在不确定性回避程度低的国家中,如在美国,人们喜欢冒风险,组织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鼓励变革与创新。  (4)男性化与女性化。男性化是指在社会中性别角色具有明确的差异

7、性,男性被认为应当果断、顽强,关注事业成功,而女性则被认为是应当端庄、温顺,考虑生活质量,如在中国、日本、美国等偏男性化。女性化是指在社会中性别角色是重叠的,男性与女性都被认为要谦虚、温顺与关心生活质量,如在法国偏女性化。  (5)长期取向,即儒家动力论。20世纪80年代后期,霍夫施泰德与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迈克尔·邦德共同合作,以传统的儒家文化价值观为基础,开发出了“中国人的价值观测量表”,对包括日本、韩国、中国在内的22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实证性研究。他们在总结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儒家动力论作为霍夫施泰德的文化价值观的第5个方面,儒家动力论也称“长期取向”的价值

8、观。这种价值观追求的是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