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化语境下的“民权”概念考

中国近代化语境下的“民权”概念考

ID:10316492

大小:6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6

中国近代化语境下的“民权”概念考_第1页
中国近代化语境下的“民权”概念考_第2页
中国近代化语境下的“民权”概念考_第3页
中国近代化语境下的“民权”概念考_第4页
中国近代化语境下的“民权”概念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化语境下的“民权”概念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近代化语境下的“民权”概念考余金刚内容摘要中国近代化语境下的民权是受西方代议制民主影响,同时又与中国传统的民本主义相嫁接,而产生的既不同于西方近代的人权,又不同于西方民主的一个亦中亦西的概念。改良主义的民权话语的涵义主要是“人人有自主之权”。与以个人为本位、以调解个人权利和国家权力关系为目的的人权相比,改良主义者言说的民权主要以群为基础,以重塑君臣关系为目的;与以解决国家权力合法性问题的民主相比,改良主义者言说的民权则力图将儒家的民本主义与民主相调和。革命主义者所言说的民权同样并非西方意义上的人权,亦非公民权,而是指国民权,人民主权被言说成了“主权

2、在民”,即人民作为整体被迅速提升为国家主人,同时人民仍然是需要被政治精英所引导的传统意义上的“民”。.jyqkocracy的日本译法。日本人把西文democracy译为民权,是因为“民权”一词更能凸显“人民权力”之义。然而这种说法似乎并不成立,因为日本学者沟口雄三明确指出中日民权概念存在着本质差异:“一方是中国改朝换代的革命思想传统;另一方是日本的万世一系的天皇观”,既然日文的民权概念包含了对天皇的敬畏之意,就不能说“民权”比“民主”更能凸显人民权力。第二种观点认为,中文“民权”一词是由日文的“自由”(liberty)转译而来。如何启、胡礼垣认为,“‘

3、里勃而特’译为自由者,自日本始……自由二字而译为民权者,此必中国学士大夫读日本所译书者为之”。这里的问题是在当时的中国,“自由”和“民权”也是被分作两个词使用的,例如严复就将自由和民权分开来使用。第三种观点认为中文“民权”一词是指日文的“法律自由”。作为西文译语的日文的“自由”其含义有二:一是与freedom相对应,主要指精神自由;二是与liberty相对应,主要指政治自由。在法学意义上,“自由”(liberty)指的是法律上的自律活动。从法学的角度讲,民权在日语中主要指法律所确定的“自由”,中国近代的知识分子或许正是从这一意义来使用民权这一概念的。笔

4、者感兴趣的问题是,既然“民权”与西文的liberty相通,何以自由和民权成为两个独立的词汇?并且民权在中国近代知识界的使用频率和普及程度要远远高于自由。民权这一概念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和思维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政治诉求?我们知道,民权与其他大部分的近代性话语一样,都由西方及其文化衍生、激发。关键的问题是中文的民权语汇要还原成西方的概念,那是相当困难的。在西语中,民权的原生意义是指公民参与城邦治理的资格,它所表达的是公民作为一个群体构成了城邦治理的主体和城邦权力的合法,与传统意义上的王权政治和贵族政治相对;而中国近代的民权话语则有着与西语中

5、的公民权不同的意蕴,民权这一概念本身是为了唤起“民本”的民族记忆,其主要是作为一种解决近代中国国家和社会衰败的器具而被创造并流行开来,而不是像西方的公民权那样作为一种制度架构来解决国家权力的和归属问题。君民共主:改良主义民权话语之隐喻1.民权与民主之比较西语中的民主(Democracy)由希腊语的demos(人民)和kratia(统治或权威)派生出来,意为“由人民进行统治”,这样看来,民主潜在的前提便是“人民主权”。西方近代形成的民主理论其基础是社会契约论,它对传统的独裁统治和君权神授等观念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社会契约论认为具有自然权利和自由的个人的同意

6、是一切政府权力的最终源泉,这样一种观念构成了日后西方民主政府的理论基础,并从此在根本上否定了君主的统治是神授或世袭的自然权力思想。因此,民主所主要解决的是统治权力的合法即“谁来统治”的问题,它强调的是只有民主的政府才是合法的政府。就改良主义者的民权话语而言,它的产生主要与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的影响有关。然而据记载,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在使用民权这一概念的同时亦将democracy一词译作“民主”,并将其与中国传统话语中的“民主”——“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尚书》)——作出了区分。①严复还将Democracy译为“庶建”,“庶建乃真民主,以通国

7、全体之民,操其无上主权者也”。问题在于既然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已经区分了民权和民主,他们为什么还如此热衷于使用民权这一术语?实际上,中国传统王权政治的合法性主要由儒家的民本主义话语所提供,其前提和关键是“君为民主”;而民主则强调一切权力于人民,只有人民同意的权力才是合法的,并且对于一切政权,人民都保留革命权。因此,民主所指涉的“人民主权”原则和儒家的民本主义在本质上是相冲突的。相应的,与民权相比,民主这一词汇所具有的颠覆性也就更加突出,“民权者,其国之君仍世袭其位;民主者,其国之君由民选立,以几年为期。吾言民权者,谓欲使中国之君世代相承,践天位于勿替,非

8、民主之国之谓也”。正是民主和民权之间的这种本质差异使得改良主义者才如此热衷于民权,因为在他们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