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数字鸿沟探源

中美数字鸿沟探源

ID:10318235

大小:5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6

中美数字鸿沟探源_第1页
中美数字鸿沟探源_第2页
中美数字鸿沟探源_第3页
中美数字鸿沟探源_第4页
中美数字鸿沟探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美数字鸿沟探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美数字鸿沟探源

2、第1 众所周知,中美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数字鸿沟。有人认为,在数字化生存中我们弄不好会到被淘汰边缘。在网络经济中,中国的起步并不算晚,在不到10年的时期内,中美之间为何会产生如此惊人的数字鸿沟?对此,学术界和IT业界众说纷纭。本文认为,中美目前的最大差距,其实还是观念上的差距。数字观念、时间观念、创新观念、风险观念、动态观念、人才观念等6个方面的观念革命,应是消除中美数字鸿沟的逻辑起点.如果中国从政府到民众都对网络经济在观念上有了革命性的突破,由政府牵头,从制度创新开始,对发展网络经济的各种限制条件予

3、以坚决、彻底的消除,中国的网络经济就能更快、更健康地发展,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目标就能在更短时间内实现。  巨大的中美数字鸿沟  众所周知,中美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数字鸿沟。美国《侨报》发表文章,对“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当今惟一超级大国”美国的“数字化”程度作了对比。文章说,截至2000年年中,中国的电脑拥有量为1590万台,平均每万人88台。美国的电脑拥有量为1.6亿台,平均每万人拥有近5000台,是中国每万人拥有量的57倍。1995年底,美国网民数量为600多万人。2000年7月,美国上网人数已经达到1.

4、37亿人,占全美总人口的一半。1995年底中国网民数量为8万人,2000年7月中国NIC发布的数据称,中国网民数量为1690万,略高于全国人口的八十分之一。  一些学者尝试建立信息化指数模型来对信息化进行社会测度。据相关计算,1985年中国的信息化指数为37.88,预计2000年达到145.3,而美国1977年的指数已经是1006.9。  数字鸿沟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著名IT评论家胡泳认为,数字化经济本身造成一些输家也造就一些赢家,这种输赢的差距表现在一个国家之外,就是国与国之间的技术进步与发展方面的鸿沟。如果

5、新技术造就赢家和输家,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在新的秩序中输掉所有的东西。还有论者认为,数字化生存我们已到被淘汰边缘。数字鸿沟的问题非常严重,严重到90%多比1%多的差距,甚至可以说存在一个“沟籍”的问题,不是球籍,是沟籍。事实表明,中美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现象日趋严重。如果我们对此重视不够,将会使中美之间已经存在的科技、工业、农业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中国在21世纪中叶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宏伟战略目标有可能成为水中之月、镜中之花。  在网络经

6、济中,中国的起步并不算晚。早在7年前,当美国政府大力倡导“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时候,我们就已迅速跟进。那么,在不到10年的时期内,中美之间为何会产生如此惊人的数字鸿沟?对此,学术界和IT业界众说纷坛。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由国家、社会之间整体实力的差距所形成。  天极网总裁李志高认为,数字鸿沟和数字方面的差距,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或者是信息技术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它牵扯到包括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信息资源不足和资金、文化,还有就业、生活质量等与整体社会水平相关的问题。  第二、企业层次的信息

7、化水平太低。  方正公司副总经理宋建东认为,利用网络技术不是取决于企业的意愿,而是取决于企业的内功,尤其是企业的组织架构、岗位分析和业务流程。在这些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不太可能跨越数字鸿沟。  第三、资本市场对于消除或者扩张鸿沟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互联网实验室方兴东认为,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对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支持还远远不够。互联网最需要的是风险投资的支持。美国风险资金投入互联网的有400多亿美元,中国投入互联网的所有资本加起来估计还不到40亿人民币。中国目前没有真正的风险投资公司。美国1999年互联网上市公司的价

8、值是1.3万亿美元。加上风险投资的400亿美元,这就是美国推动互联网发展的根本。中国如果没有这两块投入的话,根本就没法进行。  第四、缺少从事电子商务的基本条件。  著名经济学家樊纲认为,在发展网络经济上,我们面临比发达国家更多的制约,从“软件”上看,我们的信用卡体系还不发达,持卡人还很少,相关的金融服务保障和法律保障还非常欠缺;从“硬件”上看,我们的批发、零售业本身的现代化程度还不高,邮购、“目录购物”还非常不发达,因此能在网上交易的种类、规模就会非常有限,如何保证送货就更是问题。  第五、制度上的障碍。  北京

9、大家教授周其仁认为,目前我国关于网络经济缺乏清楚、明确和简明的规制框架,这是发展网络经济的主要障碍。一些行政部门在没有法律根据的情况下,任意扩大规制权限,导致混乱、多部门无明确规则的管制,这将使中国失去发展网络经济最可贵的时机,在亚洲和全球竞争中落伍。  上述观点各自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对中美数字鸿沟的产生根源进行了剖析,充分揭示了中美数字鸿沟形势的严峻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