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北方早大白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论文

论北方早大白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论文

ID:10361779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6

论北方早大白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论文_第1页
论北方早大白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论文_第2页
资源描述:

《论北方早大白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北方早大白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论文.freelg/kg、速效磷40~70mg/kg、速效钾120~160mg/kg、有效硼0.6~1.2mg/kg为宜。2施肥标准马铃薯属高产薯钾作物,每生产1000kg马铃薯,施氮4.4~5.5kg、五氧化二磷1.8~2.2kg、氧化钾7.9~10.2kg,三者比例为1∶0.4∶2。除氮、磷、钾外,钙、硼、铜、镁等微量元素也是马铃薯生长发育所必需,尤其是对钙元素的需要相当于钾的1/4。3配方施肥指导原则根据我地马铃薯产区土壤营养状况,我地马铃薯施肥须注重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采取有机肥与化肥配合使用、补施微肥的策略。在

2、化肥施用上要注意氮、磷、钾合理配比,适当减少单位面积化肥施用总量。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通过取样及土样分析,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氮、磷、钾配比,同时配施适量的中微量元素,生产或配制成马铃薯专用配方肥,直接用于马铃薯生产,促进马铃薯增产增收。必须注意的是,马铃薯属忌氯作物,不能施用含氯的肥料如氯化钾、氯化铵及含氯离子的复合肥、复混肥等。4施肥方法马铃薯的各个生育时期,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从发芽到幼苗期,由于块茎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所以吸收养分较少,约占全生育期的25%左右。块茎形成期到块茎膨大期,由于茎叶大量生长和块茎的迅速形成和膨大,所以吸收养分最多,约

3、占全生育期的50%以上。淀粉积累期吸收养分减少,约占全生育期的25%左右。各生育期吸收氮、磷、钾的情况是苗期需氮较多,中期需钾较多,整个生长期需磷较少。结合马铃薯地上部、地下部生长特点和需肥特性,马铃薯施肥技术应遵循以施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主、适当追肥的原则。4.1重施基肥马铃薯是以地下块茎结薯为主要产品器官的作物,我市多以保护地栽培,田间进行追肥很不方便。因此,必须注重基肥和种肥的使用。要求土杂肥全部耕前撒施,商品有机肥、速效化肥、微量元素肥于播种期作为种肥穴施或在种子旁条施。如底肥不足,在发棵期补施速效肥料或叶面喷施。基肥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2/3以上,基肥以腐熟

4、农家肥为主,增施一定量化肥。具体施肥量为:在产量22.5t/hm2的地块,施有机肥22.5~37.5t/hm2、尿素300kg/hm2、普钙300~450kg/hm2、钾肥150~180kg/hm2,将化肥施于离薯块2~3cm处,避免与种薯直接接触,施肥后覆土;也可将化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可提高化肥利用率。4.2及早追肥幼苗期(齐苗后)追施氮肥,结合中耕培土用尿素75~120kg/hm2对水浇施。马铃薯开花后,一般不进行根际追肥,特别是不能在根际追施氮肥;否则施肥不当造成茎叶徒长,阻碍块茎的形成、延迟发育,易产生小薯和畸形薯,干物质含量降低,易感晚疫病和疮痂病。马铃薯开花后,

5、主要以叶面喷施方式追施磷钾肥,每隔8~15d叶面喷施0.3%~9.5%磷酸二氢钾溶液750kg/hm2,连续2~3次,若出现缺氮现象,可增加尿素1.50~2.25kg/hm2喷施。通过根外追肥可明显提高块茎的产量,增进块茎的品质和耐贮性。4.3适当根外追肥马铃薯对钙、镁、硫等中、微量元素需求较大,为了提高品质,可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根外追肥,用高乐叶面肥3kg/hm2400倍液喷施,前期用高氮型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后期距收获期40d,采用高钾型,每7~10d喷施1次,以防早衰,加速淀粉的累积。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