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家黎鲁印象记

版画家黎鲁印象记

ID:10374742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版画家黎鲁印象记_第1页
版画家黎鲁印象记_第2页
版画家黎鲁印象记_第3页
版画家黎鲁印象记_第4页
版画家黎鲁印象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版画家黎鲁印象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版画家黎鲁印象记初见黎老我真的很是惊讶,没想到从上海书画出版社总编辑位置退下来的这位革命文化老战士家中竟是如此的朴素,没有丝毫装修的老房子里,到处弥漫着1派5610年代上海人家的怀旧气氛。和着这种特有的怀旧情调,黎鲁向我讲述了他的“峥嵘岁月”……。1黎鲁1921年生于广东番禺的1个革命之家,父亲在大革命时期积极参加关税自主及维护海关工人利益活动,并被推选为“海关华员联合会”(即海关俱乐部的前身)主席。(解放以后父亲因精通英语在长春电影制片厂翻译过《罗马101点钟》《维斯奥幸集中营》《好兵帅克》《忠诚》等数10部影片)。在父亲同事王纪华等革命同志影响下,在310年代黎鲁就投身了革命活动。

2、抗日战争爆发那年,象许许多多的爱国青年1样,正在上海复旦附中读书的黎鲁怀着对革命圣地的美好憧憬,怀着1腔抗日报国的热情想奔赴延安参加伟大的抗日战争。当他就此向自已1向崇敬的王纪华求助时,王纪华笑笑说:抗日不1定非得到延安去呀,在上海同样可以抗日嘛,你还是留在上海的好。就这样,黎鲁曾1度来到大复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担任地下党支部书记,不久又被组织上调到地下党办的公开刊物《海沫》工作,从此成为我党文化战线上1名战士。在工作中,看到许多进步青年正是在革命文化的薰陶下走上了1条党指引的光明大道,黎鲁心里很是欣慰,并决定到学校进1步深造,以便更好地为党工作。由于黎鲁自小喜爱绘画,便报考了上海

3、美专2年级,并被录取。但党组织出于对黎鲁的安全考虑,决定要他再次投考新华艺专,这样黎鲁在1941年春进了新华艺专学习西洋画。此时正是伟大的抗日战争处于最艰苦的阶段,文化工作在抗战中的作用更显重要,在新华艺专,为了能在极短的时间里学完课程,以便早日走出校门,黎鲁刻苦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为将来的文化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年后,黎鲁走出了新华艺专的大门,成了1名光荣的新4军文化战士,抗战胜利后又参加了解放战争,在部队从事《战士文化》的编辑工作。由于战争条件的限制,黎鲁在艺术道路上并没有朝西洋画的方向发展,而是将主要精力投入版画创作。因为版画创作的材料比较简单,1把刻刀,1块板子就行了,不象

4、西洋画创作那样对创作工具要求较高。为了表现我军广大官兵的战斗生活,黎鲁常常冒着生命危险来回奔波于各个战场,用手中的刻刀鼓舞着沂棵堑母锩分荆硐秩嗣窬游嗣褡宥懒ⅰ⑷嗣窠夥潘械钠坪晡暗恼秸∶妗K醋鞯摹堆衬颜摺贰冻鸷蕖贰堵衬厦癖贰墩蕉芳湎堆盗贰贰毒稣郊唇肌贰都媚瞎ゼ帷贰陡姹稹返刃矶喾从辰夥耪秸宀玫淖髌吩凇痘ā贰洞笾谌毡ā返瓤镆痪⒈肀阌昧撕闷馈!堆衬颜摺反醋饔?946年,当时敌人突然向我解放军发起进攻,我军某政治部组织部长及某科长带领部队英勇作战,光荣牺牲,黎鲁得知此事,悲痛之余创作了这幅作品,并发表在《建军报》上。发表于《大众日报》的作品《鲁南民兵》生动展

5、示了战斗间隙训练的场景。被版画3元老誉为华东老区优秀作品的《告别》曾在苏德日等国书刊转载,影响甚大,并被选入2002年6月在上海举办的《上海早期版画珍品展》。该作品生动刻画了人民解放军在离开村子奔赴前线时与乡民们告别的情景,画面上有上门板、吹集合号、拉家常等种种细节,充分反映了军民鱼水1家亲的气氛。2解放后,黎鲁作为我党文化战线上的1名老兵,积极投入了新的工作。那时连环画由于其形式贴近人民大众而成为党和政府组匀嗣褡钣杏跋斓男淦髦唬蠖嘶狗⒊觥耙炝坊霭嫔纭钡暮耪佟S捎谡庖恍枰杪橙硇耐度肓坊谋嗉霭嬗牍芾碇腥チ恕I虾J橇坊拇蟊居?951至1958年黎鲁先

6、后在华东人民出版社、新美术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单位主持连环画工作。在这之前,黎鲁也在连环画方面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他创作的《金弟》、《阿发》曾在《解放日报》、《劳动报》进行连载。当时连环画体裁几乎是清1色反映现实生活的,为了更好地发挥连环画这种艺术形式的作用,中央主持文化工作的胡乔木同志便提出连环画要多搞1些古典东西,黎鲁深以为然,并身体力行主持编创了《3国演义》、《西游记》等古典文学体裁的连环画作品。不曾想到被领导上批评为上海连环画界存在“厚古薄今”现象,说是古装、翻译、战斗故事太多。作为出版界连环画创作负责人的黎鲁当然为此负有不可推御的责任,及至1958年8月出版界拔白旗,

7、他被撤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职务,降为1般平民,并下放农村进行劳动改造。黎鲁不是那种能上不能下的人,或许在战争年代目睹了太多战友的离去,他胸怀坦荡,无论何时何地,他从不埋怨,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到党的工作中去。从管理岗位上下来后,他又拾起了自已的老本行—木刻版画,从58年到62年,黎鲁创作了许多木刻作品,题材从古到今,颇为丰富。其中他最为珍爱的是那幅描绘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人物木刻作品,画面上的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没想到这幅作品日后会成为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