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国的纳税人权利论文

浅议中国的纳税人权利论文

ID:10376259

大小:5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6

浅议中国的纳税人权利论文_第1页
浅议中国的纳税人权利论文_第2页
浅议中国的纳税人权利论文_第3页
浅议中国的纳税人权利论文_第4页
浅议中国的纳税人权利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中国的纳税人权利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中国的纳税人权利论文【摘要】当一篇篇惊天的关于腐败的报道让人触目惊心,当看病,教育,住房成为压在人民头上的新“三座大山”,纳税人不禁疑惑国家税收如何支出,纳税人权利何在。本文在中国纳税人权利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纳税人权利的理论基础,着重论述了纳税人的财政支出知情权、监督权和税收反哺权。【关键词】权利现状背景理论基础内容意义【正文】一、中国纳税人权利之现状无论是在北京、上海、深圳还是其他小些的城市,总能碰到各种各样的乞讨者..,他们或者躺在天桥上,或者跟着你求你给几个子儿,于是你心理就范嘀咕我每个月都纳税,应该让政

2、府去解决你们的问题,我们没有义务再救济你们。当然此处我所指是那些真正的生活无着落不得不以乞讨为存活者,那些把乞讨作为职业的自不在此列。也许尽管你非法律界人士,但很明显你已经感觉到你对自己所缴纳的税收到底由政府用往何处等等之类的问题存有疑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新浪新闻中心联合调查显示:83.4%的人感觉作为纳税人“亏”,只履行义务没行使权利;39.0%的纳税人很焦虑,表示很想行使监督权利,但不知道怎么办;12.3%的受访者对纳税人的权益比较了解,其余87.7%的人则处于“完全不知道”和“知道一点点”的状态;

3、80%的人从来没行使过纳税人的任何一项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只规定了公民的纳税义务,而没有任何涉及保障纳税人权利的条款。如果非要在中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中寻找有关纳税人权利的规定,则《税收征管法》在2004年修改之后表现出了对纳税人权利的有限保障。《税收征管法》第8条及第31条中有如下关于纳税人权利的规定:1、税收信息知情权。纳税人有了解与纳税有关的相关信息的权利。“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向税务机关了解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与纳税程序有关的情况。”2、陈述申辩及投诉权。纳税人针对其不利的指控,根据事实和

4、法律有权利向征税机关进行陈述或反驳、辩解及投诉。3、保密权。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要求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税务机关应当依法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4、申请税款减免及多缴退税权。即纳税人有权根据税收法律规定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向征税机关申请减免税款和多缴税款退还。5、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损失赔偿请求权。当纳税人不服税务机关的决定裁决,可向上级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并可以依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就是将案件交由独立的机构仲裁充分保障纳税人的行政、司法救济权。6、延

5、期纳税权。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31条,纳税人因有特殊困难(如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短期贷款拖欠等),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批准,可以延长缴纳税款,但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7、其他权利。包括诚实推定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检举权等。以上可以看出,我国纳税人权利严重缺失。即使是《税收征管法》中明文规定的纳税人权利也是非常受局限的。二、纳税人权利缺失的原因首先,我国纳税人权利缺失是长期以来政治文化及国家制度的产物。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确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体制,共产共家,国民的一切都属于国家所

6、有。企业的收益归国家所有,国家拥有企业的收益权,国民收入普遍较低,分配平均化,也就不存在税收这一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之后,税收国家提上日程。而这仅仅30年之久。万事万物的变化发展都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过程,纳税人权利的发展也不例外,也要经历从无到有到完善这样的过程。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权利文化意识淡薄,直到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西方的民主文化逐渐覆盖整个世界求先进求发展的国家,国人的权利意识逐渐加强。其次,税法制定位阶较低是另一个原因。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

7、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等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之外,其他都是位阶较低的法规和暂行规定。税收授权立法相对于国家权力机关的税收立法而言,在保障民主、自由方面存在局限性。一方面由于税收授权立法的主体是享有行政权的国务院,而税收立法机关的主体则为人民代表机构,显然后一种立法途径人民的意愿更加易于表达:另一方面由于税收授权立法的主体与税收执法的主体同一,破坏了立法权与行政权的相互制衡,容易造成行政机关的权力膨胀并进而给纳税人的财产自由带来侵害。因此,在现代社会各国税收法律对于税收授权立法的内容、行

8、使的方式生效条件与其期限等都做出了严格于税收职权立法的规定,此为税收授权立法的限制性。具体来说,首先,为了避免税收立法机关逃避自身的立法职责将本属于自己的立法事项授予行政机关,对于其可以授权的事项有一定限制,即某些特殊事项无论如何仅能由立法者“亲自”以法律规定,不得将此项权力授予行政机关;其次,根据税收法定主义的要求税收授权立法只能限于具体的或个别的委任,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