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治标更要治本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治标更要治本

ID:10381284

大小:5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6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治标更要治本  _第1页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治标更要治本  _第2页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治标更要治本  _第3页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治标更要治本  _第4页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治标更要治本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治标更要治本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治标更要治本一、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现实性及重要性    根据1996年月10月国务院发布的粮食白皮书预计,中国2000年的粮食需求量为5亿吨,然后总需求量每年平均增加500万吨,到2010年中国粮食总需求预计将达到5.5亿吨。然而,1998-2003年,中国粮食产量连续5年下降,2003年产量才4.3亿多吨。也就是说,从2000-2003年,中国主要靠释放库存和进口来弥补供应缺口。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使出了浑身解数,一方面,粮食涨价,提高保护价,进行粮食直补;另一方面,免除了延续了二千多年的农业税,又宣布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好消息。在这样的强力刺激下,中国粮食产量

2、从2003年的4.3亿吨上升到2004年的4.63亿吨、2005年的近4.7亿吨。今年估计产量也在4.7亿吨左右,但增长幅度趋缓。接下来政府的运作空间已经很小,农业税已免除,粮价不可能再涨很多,粮补必须考虑到国家的财政承受能力。但城乡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城市化、工业化还将进一步蚕食优质土地,导致土地、资本、劳动力从农业的净流出,使粮食产量很难增加甚至可能下降。然而,中国人口依然在刚性增加,人均消费也在提高,需求总量必然进一步增加,这必然导致更大的供需缺口,近期粮食市场的涨价可能就是对此预期的反应。  作为一种必需品,粮食和其他的商品不一样,是一种战略物资,不可或缺,粮食安全问题关涉到国计

3、民生,国家的稳定,民族的独立。因此,我们不可能依靠国际市场来填补中国的粮食缺口,国际市场也不可能解决13亿中国人的粮食问题。我们必须立足于粮食的基本自给自足,这样才能使中国的现代化和民族独立有一个基本的保障。    二、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长期性    1.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导致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减少,这必然导致农业的总体生产能力下降,产量难以提高。(1)农业用地的面积不断减少,质量下降。随着城市的扩张,工业建设用地、商业住宅用地、城市绿化、公路建设用地等都占用了大量肥沃的农地,汽车业的发展,各地开发区的盲目占地,都导致耕地面积的急剧下降。不

4、断扩大的沙漠化面积,西部的退耕还林,又占用了大量土地。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土地上进行高附加植的水果和蔬菜的种植,导致粮食用地的进一步减少,农业的比较效益过低,中西部大量土地被抛荒。除了量上的减少外,农地的质量下降更为突出,由于生态破坏,地下水和灌溉井的枯竭,大量土地被抛荒或变成旱地;长期的乱施化肥和农药,也造成全国范围内的土壤板结,肥力下降。(2)农业投入劳动力的不足且质量低下。在农村,农民依然很多,但绝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以农民工的身份进入城镇打工,真正留在农村的绝大部分是劳动能力较差的老弱妇孺。在中国农业依然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背景下,大量劳动力的投入依然是其发展的必要条件,

5、在这种生产模式中,一个核心家庭一般最多只能耕种10亩土地。随着农村青壮劳力的大量流失,有效劳动的供给不足,使劳动密集型农业生产难以维持,导致土地大量的抛荒或粗放经营,必然影响到粮食的生产。另外,那些留在农村的农民大多文化水平不高,能力较低,其中90%的文化水平在初中及以下,50%的为小学及以下,这也必然影响到农业产量。(3)农业的弱质性使然。由于农业是一种弱势产业,相对而言平均利润较低,风险较大,因此,很少有资金从别的领域转向农业,相反随着国有大中型银行纷纷撤出农村,金融政策的城市导向,导致了农业资金单向地向城市流动,使农业发展的资本瓶颈更为突出。(4)农业单产的下降。由于土地质量的下

6、降,水资源的枯竭,农业基础设施的老化,劳动力投入的质与量下降,必然导致农业粗放式经营,粮食单产在一些地区大幅下降。这样,随着各种生产要素从农业领域单向地向外流动,导致要素投入不足,使农业生产陷入困境。  2.随着中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的需求成刚性增长,导致供需矛盾的进一步加剧。据1996年国务院中国粮食白皮书的预测,在未来的20多年里,虽然中国人口出生率可能从1978年的2.4%下降到2020年的0.2%,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过大,人口增长惯性将持续到2030年左右,届时中国人口可能将达到16亿的峰值,其间每年人口净增约1100万左右,按现在的标准计算,大约每年需增

7、加500万吨的粮食供应量,到2030年大约需要6.4亿吨左右的粮食供应。另外,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将由低蛋白质的谷物、蔬菜为主转为营养更为丰富的畜类、蛋类、鱼类、奶类产品,而这些高营养的食物需要更多的初级粮食转化,这样,随着中国人均收入的提高,人均粮食的消耗量也会增加,这也增加了对粮食的总需求量。  3.依靠国家储备和从国外进口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粮食供需的缺口的可能性不大,且有较大风险。国家储备粮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通过将丰年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