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思考

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思考

ID:10384538

大小: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思考  _第1页
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思考  _第2页
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思考  _第3页
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思考  _第4页
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思考  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思考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思考摘要:本文分析吉林省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农业保险必须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并要高度重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等问题,以便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农业保险;经营模式;风险防范    按照中国保监会“多层次体系、多渠道支持、多主体经营”的统一部署,自2004年起,全国多个地区开展农业保险试点,并成立了三家专业性的农业保险公司。在欧洲有一百多年农业保险经营历史的法国安盟在四川成都设立了分公司,尝试在中国开展农业保险。作为试点省份之一,吉林省自2004年底开始农业保险试点,试点的载体为总部设

2、在吉林省的专业性农业保险机构——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地方的支持下,2005年,吉林省开办7个品种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涵盖大宗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主要养殖品种。承保种植作物总面积40多万亩、养殖畜禽4,000多万头俱,共10多万农户得到保险保障。通过试点,农业保险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稳定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减轻政府救灾、救济压力等多个重要方面发挥了“一保多安”的积极作用,得到各级政府、农民和企业的好评,农业保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已成为政府支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农村建设的必要保障措施。但在下一步

3、深入开展农业保险试点中,应有效结合新农村建设需要,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开办模式、营销渠道、风险防范和加强农业保险公司的自主创新等方面还应进一步加强研究。    一、发展农业保险服务必须不断探索新的经营模式    以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三低”问题没有解决好。一是农民投保能力低。农民的低收入水平限制了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二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这是由我国传统农业长期以来规模小所决定的。三是农业保险服务水平低。从事农业保险的机构、人员不足,加之农业保险成本高,造成定损、理赔等服务不能满足农民的要求。因此,今后应针对这些实际问题,创新政策

4、性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结合吉林省试点已取得的经验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今后应主要探索以下四种模式:一是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即通过龙头企业带动订单农户参加保险,打造一条龙头自身保险订单农户种植、养殖保险的链条。在稳步开展链条两端保险的同时,逐步向农户种植、养殖之外的人身和财产保险延伸。2005年,安华农保公司开展的玉米、烟叶、草莓、肉鸡等项政策性农业保险均采取这种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一是龙头企业可适当给予参保订单农户适当的保费补贴,强化产业化链条的紧密度。二是参保农户出险后,保险公司可与龙头企业协作,利用其人员、技术、机构等方面的优势,在现场查勘、协助

5、理赔方面发挥作用。如玉米、烟叶种植保险的赔款,就是借助试点地区龙头企业的力量,共同查勘现场,并由出险地企业分支机构代替保险公司及时发放赔款。二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即以合作组织为参保范围,向合作组织内的社员提供保险,充分发挥社员之间信息比较对称、联系比较紧密、利益比较相同等特点,相对集中地开展较大规模的保险业务。2005年吉林省梨树县开展的生猪养殖巨灾保险,选择的就是梨树县百信和富邦农牧合作社。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一是合作社社员比较集中,养殖规模较大,风险意识较强,投保积极性较高,农户之间的示范作用较明显。二是对合作社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比

6、较规范的合作经济组织,一般都有一个经营实体支撑,如饲料加工厂或稳定的销售渠道,在保险的开展上,有的合作社对参加保险的饲养户给予饲料或销售上的一些优惠,这就吸引了更多农户加入合作社,从而扩大合作社的规模。吉林省共有各类比较规范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4,000多个,为这种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三是订单农业的统保模式。即结合行政区划和粮食订单,对试点区域内大宗粮食作物种植成本巨灾保险进行统保的试点模式。2006年,吉林省的桦甸市由政府成立农业保险领导小组,以县为单位,按照粮食直补面积实行统一投保,由桦甸市政府组织收缴地方财政补贴和农户自交保费部分,现场

7、查勘由政府组织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协同保险公司共同开展,并代保险公司统一向受灾农户发放保险赔款。四是分散经营的代理营销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围绕农村家庭财产、人身意外和责任保险所采取的。通过与全省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等农村金融系统和农村经营管理站、农机推广站、农业技术推广站等农业管理与服务部门建立兼业代办关系,深入农村,针对分散农户开展保险业务。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民对家财、意外、学平等保险的需求不断加大,这些保险不仅能保障农民不因突发变故而致贫、返贫,而且也是保障新农村建设成果的一种体现。    二、农业保险服务应

8、不断开辟新的营销渠道    农业保险业务的分散性、单个保险单位的小面值决定建立营销渠道的原则应是:以高效优质服务为前提来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