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对湖北高教的影响

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对湖北高教的影响

ID:10386765

大小: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6

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对湖北高教的影响_第1页
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对湖北高教的影响_第2页
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对湖北高教的影响_第3页
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对湖北高教的影响_第4页
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对湖北高教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对湖北高教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对湖北高教的影响【摘要】当前武汉“1+8”城市圈正努力建成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个增长极,为促进经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其中包括促进高校教育发展的政策,如加强城市圈内高校的联合等。本文对此综合改革对湖北高校教育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湖北教育要抓住城市圈建设的机遇,以加速高校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武汉“1+8”城市圈湖北高校发展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断言中国的城市化将是21世纪世界经济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中国城市化实践似乎正在有力的诠释着这句话,而城市圈的建设是城市化的一个

2、主要方式。2007年12月27日,武汉“1+8”城市圈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简称“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它包括了武汉及湖北省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中小城市,面积达6万平方公里。武汉城市圈的建设涉及工业、交通、教育、金融、旅游等各个方面。在教育方面,武汉“1+8”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措施将会对湖北省的教育产生长远的影响,下面就城市圈在教育方面的措施对湖北教育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

3、、武汉城市圈实验区高校教育发展概况    武汉城市圈内业已存在的发展条件、发展潜力、发展水平客观要求各城市相互交流、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但现阶段武汉城市圈范围较大,圈内各城市发展水平悬殊也较大,各城市经济职能各异,与中心城市武汉的经济联系也各不相同。而在教育方面,武汉城市圈内现有85所高校,其中有60所集中在武汉市,其余的散布在城市圈内的其他地区。由于高校的分布地区不同,整体的发展不平衡,武汉城市圈内各个高校的发展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武汉城市圈实验区高校教育发展的

4、成绩  在教育方面,湖北省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但把教育作为重要的依靠力量,而且一直都作为重要的建设目标和战略重点来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程度稳步提高,形成了全国第三的在校生规模,基本解决了长期存在的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足的短缺问题,办学实力明显增强。高等教育作为湖北省突出的比较优势,为湖北乃至全国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突出贡献。  截止到2008年,湖北省共有博士学位授权的高校18所,硕士授予权的高校28所。湖北省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92个、博士学位点579个

5、,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105个、硕士学位点1518个。湖北省高校现有“两院”院士3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3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有215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9人,国家“863计划”专家7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6个,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2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21人。有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3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11个,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13个,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11个。此外,还有省级重点实验室59个,省级工程中心2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

6、基地30多个,并建有东湖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学科建设与发展是高校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高校学科发展,湖北省始终坚持学科创新,注重内涵发展,坚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如湖北省从1999年开始,率先在全国实施博士、硕士学位点立项制度,增加了一大批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应用型学科,优化了学科结构,促进了我省高校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全省高校现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目前湖北省高校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8个,省部级

7、重点学科一级学科99个、二级学科668个。一些学科在国内的优势和特色非常明显,若干学科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这些学科以国家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与湖北现代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物流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的建设紧密相关,为国家和湖北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武汉城市圈实验区高校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从城市圈内一些城市反映的情况看,集中表现在对城市圈内教育合作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过窄。一方面,公众的共建意识尚未完全形成。另一方面,部分城市的高校

8、还普遍存有疑虑:一是认为武汉经济协作区由各地政府组织推动了多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效果并不理想,这种效果不明显也体现在高校的建设与发展上,因而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推动城市圈内教育共同建设的信心不足;二是认为一些城市与武汉天相连、地相接,具备合作条件的项目过去已经做了,加之武汉自身还有一些高校需要发展,因而对周边城市究竟能承接多少武汉市高校教育发展的辐射、扩散信心不足。由此造成城市圈内其他城市高校对推进武汉城市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