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中医证候临床分析论文

眩晕症中医证候临床分析论文

ID:10468442

大小:5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眩晕症中医证候临床分析论文_第1页
眩晕症中医证候临床分析论文_第2页
眩晕症中医证候临床分析论文_第3页
眩晕症中医证候临床分析论文_第4页
眩晕症中医证候临床分析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眩晕症中医证候临床分析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眩晕症中医证候临床分析论文.freeleofvertigo.MethodPatientsofvertigoneedtofillaformaboutthesymptomsofTCM,andthenanalyzethefrequenceandpercentageofthesymptomsandthesyndromesonacpaniedsymptomsemory,.freeliting,etc.Therees,andthetop5ofblocking,qi-deficiencyofspleenandblockingqiofliver.Conc

2、lusionThecharacteristicsofsyndromeofthesepatientsofvertigoeasthetheoryofTCM.Thebettereofvertigostillneedtobeexplored.Key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methodofsyndromedifferentiation眩晕症属中医学“眩运”或“眩冒”范畴,明代李梴《医学入门》谓“眩言其黑,运言其转,冒言其昏”。眩晕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症,病因比较复杂,现代医学缺乏理想的治疗手段。中医治疗眩晕症积累了丰

3、富的经验,然而,在辨证方面存在个人经验多、辨证标准不一、分型多且缺乏临床系统调查依据等问题,使得眩晕症的中医辨证难以掌握。本研究在临床调查的基础上,对神经内科常见眩晕症所涉及的中医症状、证型的分布特征给予探讨,为眩晕症中医辨证论治的客观化研究提供一定参考。1研究方法1.1研究对象病例来源于2004年11月-2006年1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及门诊的152例患者。1.2病例选择标准1.2.1中医诊断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制定。1.2.2中医辨证分型标准证型的诊断参考《中医诊断学》2的八纲辨

4、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眩晕的证候分类,删除与其它证候相似或不具有特殊性的表征,以及无法操作和确定的表征,拟定辨证要素。1.2.3中医证候调查表的确定通过有关眩晕的古代中医文献调研与现代治疗眩晕的文献研究,并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眩晕和常见的伴随症状、表征组成中医证候调查表,共涉及症状56项,精神、声音、体态、面色和舌象、脉象等12项表征。1.2.4病例纳入标准①年龄18~85岁;②符合中医眩晕的诊断。1.2.5病例排除标准①有意识障碍、失语、痴呆等不能配合临床调查者;②有严重精神疾病者。1.

5、3统计学方法眩晕症的中医表征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根据患者的中医证候调查表对各个表征做百分比统计。眩晕症的辨证分型按照八纲、脏腑、气血津液辨证,分别计算各证型的人数和百分比。2结果2.1一般情况152例患者男女比例约为1∶2,年龄19~84岁,高发年龄段为41~80岁,累计患病人数在全部患者中占84.2%,其中老年组(60岁以上)患者又较中年组(41~60岁)为多。2.2发作特点头晕性质以头昏(dizziness)最多见,其次为眩晕(vertigo),二者合计出现86.9%,是两种最常见的头晕类型,头重脚轻,走路不平衡,眼前发黑,几乎失去知

6、觉等发作形式出现比例较低;绝大多数患者(93.4%)发作前无先兆;急性发病的比例略高于慢性起病;非发作性、持续存在的头晕患者比例最高,接近40%;一半患者头晕发作与体位无明显关系,最常引起头晕发作的体位变化是起床和卧床过程中(21.1%),其次为某种固定的特殊体位(如左耳向下或右耳向下)和蹲坐站起后(各13.2%);最常见的伴随症状是恶心和/或呕吐(38.2%),其次为心慌(27%)、平衡障碍(22.4%)、出汗(15.1%)。2.3中医症状分析除眩晕(头晕)症状外,其它出现率较高(20%以上)的症状有心烦易怒、口干口渴、耳鸣、记忆减退、

7、怕冷、恶心呕吐、走路不稳、易疲倦、头疼、做梦、易醒、入睡困难、听力减退、便秘、脖子僵硬、怕热、胸闷、气短、睡眠减少、心慌等。其中耳鸣、恶心呕吐是前庭性眩晕的特征性伴随症状,具有鉴别眩晕类型的意义;其它症状与中医证候属性和病变部位有关,其中热证、痰证和气虚证在证型分布中所占比例较高,并与心、脾、肝、肾密切相关。见表1。表1152例眩晕症患者中医症状分布情况(略)2.4舌象舌体适中、舌质正常、津液正常者占多数,分别为65.8%、80.2%、72.4%。对于舌色和舌苔,按照五版《中医诊断学》对正常舌象的定义应为舌淡红和苔薄白,淡红舌的出现率为3

8、7.5%,薄白苔组合出现的频率为46.7%(71/152),则正常舌色和舌苔的出现率最高,舌鲜红、黄苔和厚腻苔的出现率也较高。见表2。表2152例眩晕症患者舌象分布情况(略)2.5脉象平脉较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