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与族群关系论文

族群与族群关系论文

ID:10495436

大小:99.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7-07

族群与族群关系论文_第1页
族群与族群关系论文_第2页
族群与族群关系论文_第3页
族群与族群关系论文_第4页
族群与族群关系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族群与族群关系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族群与族群关系论文族群与族群关系是当代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研究的主题。究其原因是全球化、现代化的发展,使得不同的人群聚居在一起,或者是不同群体的接触更为频繁,族群与其它各种组织和群体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复杂的、多元的文化;在这种复杂而多元的格局下,族群内部成员的适应,族群之间的协调不仅影响局部地区,甚至波及到全球;从持续半世纪的中东冲突到近来南斯拉夫危机.freelordialists)(又译为原生论),一为情境论(Circumstantialists)或工具论(Instumentalists)。根基论认为族群认同主要来自于天赋或根基性的情感联系。格尔兹指出这种根基性的

2、情感来自亲属传承的既定资赋。一个人生长在一个群体中获得了一些既定的血缘、语言、宗教、习俗,因此他与群体其他成员由于这种根基性的联系凝聚在一起。但是,根基论者并不强调生物遗传造成族群,也不是以客观文化特征定义族群。相反,他们注重主观的文化因素,认为造成族群的血统传承,只是文化解释的传承。如一个人从出生的家庭和社区中获得一些非自我能选择的"既定资赋"--语言、宗教、族源信仰等等。但一个中国人自称是"炎黄子孙",并非说他真的是炎帝、黄帝的后代,而是他主观上认为如此。如一个现代大城市长大的蒙古族人不会说蒙语可仍然是蒙古族。情境论者(Circumstantialists)或工具论者(I

3、nstumentalists)强调族群认同的多重性,以及随情境(工具利益)变化的特征。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如一个香港的上海人,可能自称上海人、香港人、汉人、中国人;每一个自称都让他与一群人结为一个族群。但用什么自称,要视场合来定。原则上,当我们与人交往时,会用最小的共同认同来增加彼此最大的凝聚。如这个人在美国遇到香港上海老乡时,若说"我们都是中国人",这就见外了。说"我们都是香港人的上海人",这时两人间的距离才可拉得最近。如果换一个场所,同时有香港人、台湾人、大陆人在场,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便能恰当的拉近彼此的距离。在澳门回归以前,一些大陆的移民想方设法申请葡萄牙籍

4、,认同葡萄牙文化,但葡萄牙人失势以后就转而认同中国文化了。语言的使用也会随场合的变化而变化。近来,一些权威学者把两派理论综合起来,如Keyes和Bentley等学者就认为只有在可行的根基认同与可见的工具利益汇合时,族群认同才会产生。斯蒂文o郝瑞认为族群情感与工具因素尽管同时并存,但事实上在不同情况下,两者发挥的作用不同。在中国,即是如此。一方面,国家介入民族识别,通过法令将官方认定的民族成为永久性的范畴;另一方面,工具论的利益只要符合国家的政策,也会在某一民族范畴中持续下去。(斯蒂文o郝瑞2000页27)(五)、移民与族群认同族群的形成与移民有密切的关系。类型不同的文化、相互

5、隔离的单一族群从独立存在进入交融和渗透状态,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移民。尤其在现代社会,战争、殖民活动越来越少,强迫同化而形成的族群已不多见,移民成了形成新族群的首要原因。移民客观上也促进了文化的交融,号称"民族大熔炉"的美国,从1620年第一批英国清教徒抵达北美,便揭开了美国移民史的序幕。此后,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便聚集在美国这个大熔炉里,他们带来的不同背景的各种文化相互撞击、汇合而形成了无数新的族群:美籍墨西哥人、美籍古巴人、美籍华人、美籍日本人、美籍柬埔寨人、美籍印度人、美籍阿拉伯人等等。其实,移民是形成族群的主要原因不仅在美国这个移民国家是明显的,就是在其他文明古国中族群的

6、形成也离不开人口的迁移。中国是个多民族、多族群的国家,这与历史上无数次的人口迁移不无关系,费孝通先生认为现今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这种你我来往的接触融合过程,就是通过移民形成新族群的过程。在我国历史上,移民相当频繁,许多族群至今仍有迁移的痕迹,"东北人大多来自山东、河北,台湾人大多迁自大陆。各地人对自己的来历还有颇为神奇的说法:北京、河北人说来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四川人说来自湖北麻城或江西麻城,客家人说自己来自福建宁化石

7、壁寨,苏北人说祖先迁自苏州闾门外,……"在移民迁徙的过程中,传播了文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族际的交往。中华文化源源流长与移民负载文化传播移动是分不开的,如客家族群和客家方言(客家话)的产生就是典型的移民产物。不仅历史上如此,移民的过程至今亦未停息过。在社会物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人口的迁移和集中也更为明显,尤其是经济发达的龙头地区,由于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便引起人口的迅速迁移,如珠江三角洲地区,据统计外来流动人口大约1000万;目前我国国内的流动人口似乎只是个经济问题,其实,"移民不只是一个单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