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肾论治慢性心衰的体会

从肾论治慢性心衰的体会

ID:10498116

大小:2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从肾论治慢性心衰的体会_第1页
从肾论治慢性心衰的体会_第2页
从肾论治慢性心衰的体会_第3页
从肾论治慢性心衰的体会_第4页
从肾论治慢性心衰的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肾论治慢性心衰的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肾论治慢性心衰的体会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第2卷第4期WorldJournalofIntegratedTraditionalandWesternMedicine2007,Vo1.2,No.4?243?从肾论治慢性心衰的体会张建伟河南中医学院二附院/河南省中医院,河南郑州450000[摘要]慢性心衰按其临床表现为归属中医心悸,喘证,水肿病范畴,其病机多为久病正气虚,心气心阳不振,心脉淤阻,为本虚标实之效.本虚乃肾阳亏虚,标实为瘀血阻闭心脉.因心阳根于肾之命门之火,心肾阴阳相济,救治疗慢性心衰宜从温补肾气,肾阳入手,用补肾

2、法治血法治之.[关键词]慢性心衰;中医药疗法;从肾论治[中图分类号]R5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673—6613(2007)04—0243—02慢性心衰是由慢性原发性心肌病变和心室压力或容量负荷过重而引起的原发性或继发性心肌舒缩功能受损,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临床上多表现为呼吸困难,心悸,倦怠乏力,食欲不振,浮肿等.中医虽无慢性心衰病名,但按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中医的"心悸","喘证","水肿"病范畴.现从中医学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等基本理论着手,结合临床实际,探讨从肾论治慢性心衰的理论依据,并谈一谈个人的体会

3、.1慢性心衰的现代医学发病机理慢性心衰是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结局,也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死因.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心衰的机理是:①心脏的储备功能下降,心肌收缩无力;②由于静脉瘀血,体循环或肺循环静脉压增高造成;③外周阻力和前负荷增加;④血浆儿茶酚胺和肾素~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大幅度增加导致.2慢性心衰的中医发病机理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病机多为久病正气亏虚,心气,心阳不振,鼓动血脉无力,心脉淤阻所致,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乃心肾阳气亏虚,标实乃瘀血阻闭心脉.正如《伤寒明理论?悸》篇所说:"其气虚者,由阳气内弱,心下空虚,正气内动而悸也"

4、.《医林改错?心慌》认为,瘀血内阻亦能导致心悸.3从肾论治慢性心衰的理论依据3.1肾为先天之本.内寓真阴真阳是各脏阴阳的根本由于肾阴和肾阳是各脏阴阳之本,故在肾的阴阳失调时,会因此而导致其他各脏的阴阳失调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心阳根于命门之火,心脏阳气的盛衰与先天肾气有密切关系.若心失去肾阳的温煦,则可出现心悸,汗出肢冷,气短等心肾阳虚之证.故而温补肾阳可达到助心阳之效.3.2心与肾阴阳相济,经脉相联中医理论认为,心在五行属火,肾在五行属水,心火必需下降于肾,肾水必需上济于心.这样,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才能协调,即为"水火既济".《

5、灵枢?经脉》篇说:"肾足少阴之脉,……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喝喝而喘".从而说明足少阴肾经与手少阴心经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在心或肾的病变时,也能互相影响.若肾阳虚,则阳虚水泛,能上凌于心,而见水肿,心悸等"水气凌心"的证候.3.3肾主水,维持体内的水液平衡中医理论认为,肾主水液,是指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于维持体内的津液代谢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若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失常,则可引起关门不利,小便代谢障碍而发生尿少,水肿等病理现象.3.4病久及肾.久病存瘀由于肾为先天之本,是各脏阴阳之根本,

6、而慢性心衰的病程较长,病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心的阴阳虚损,日久必累及于肾,导致肾的阴阳亏虚.正如《景岳全书》云:"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若肾气亏损,则元气不足.元气不足,则瘀血阻滞.《医林改错》亦云:"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淤".《读医随笔?中风有阴虚阳虚两大纲》说:"阳虚必血凝,阴虚血必滞".4典型病例刘某,男,73岁,离休干部,因心慌,胸闷,气促反复发作8年,加重1w就诊.患者既往有高血压?244?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第2卷第4期WorldJournalofIntegratedTraditi

7、onalandWesternMedicine2007,Vol?2,No?4病史30年,冠心病病史10年.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而出现心慌,胸闷,气短等症,上楼及活动后自觉症状加重.曾在外院诊断为"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曾多次住院服用西药强fl,,利尿,扩血管等药物治疗,病情尚属稳定.近半年来,自觉身体状况明显不如以前,病情常反复发作,且服药后疗效不佳.1周前劳累后自觉心慌,胸闷,气促等症加重,服西药治疗,病情未见好转,前来我院要求服中药治疗.症见:心慌,胸闷,气促,动则呼吸困难,疲倦乏力,纳差,双下肢轻度浮肿,舌质暗淡,边有瘀点

8、,苔白,脉沉细无力.测血压:150/90mmHg,查体: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底可闻及少量湿哕音,心界向左下方扩大,肝脾未触及,双下肢轻度指凹性浮肿.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心电图:心肌供血不足.心脏彩色超声:左室射血分数44.中医诊断:心悸(心肾阳虚,心脉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