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打假和监管实施方案

农资打假和监管实施方案

ID:10505474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农资打假和监管实施方案_第1页
农资打假和监管实施方案_第2页
农资打假和监管实施方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农资打假和监管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资打假和监管实施方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继续做好农资打假和农资市场秩序整顿工作,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打防结合、综合治理”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全面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以加强源头治理、市场整顿和长效机制建设为重

2、点,以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为着力点,以落实责任制、加大宣传和曝光力度、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和强化服务指导为手段,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促进农资打假与监管工作经常化、规范化,推进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实现农资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二、工作目标着力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的坑农害农事件,进一步提高放心农资覆盖率,不断完善农资市场准入机制,逐步健全农资质量监控体系,进一步增强农资生产经营单位质量安全意识和农民群众维权能力,提高农业系统农资监管执法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确保优质农资品种市场覆

3、盖率有较大幅度提升。三、工作措施(一)加强对市场经营主体的条件审查。《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对于种子生产经营、农药经营必须具备的条件都做了明确规定。我们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对农资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资质审查,对已丧失相关资质条件或者有严重违法行为的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要依法予以清理。积极推动出台我市农资经营规范,开展全市农资经营店统一规划布点工作,探索实行农资经营门店招牌全市统一格式,农资发票统一格式,严格控制批发单位总量,严格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切实提高经营主体进入农资市场的标准和条件。对无

4、证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严厉查处。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的机制。(二)突出监管重点。围绕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重点对象,切实加强农资市场监管,解决农资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种子方面以玉米、棉花、小麦、大白菜作物种子为监管重点。重点打击以下8种违法违规行为:一是未审先推;二是假劣种子;三是无证或超范围生产、经营;四是标签标注内容不全、不规范;五是伪造、变造、买卖、租借许可证及证号;六是生产、经营档案制作、保存不合要求;七是虚假宣传;八是拆包销售的散装种子。农药方面以杀虫剂、杀菌剂和种子包衣剂为重点,坚决查处生

5、产经营假劣农药、无登记证生产、添加未登记成份、扩大使用范围、一证多用、套证或冒证、标签不符合规定以及肥料产品标有农药功能等违法行为。要结合《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等6项农药管理新规定的施行,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农药生产企业和流通市场的质量和标签抽查。积极开展“农药登记管理年”活动。肥料方面以复合(混)肥料为重点,广泛开展肥料质量抽查,加强对肥料产品的登记证、包装、标识、宣传内容检查。强化对农村零售单位的监管力度。(三)狠抓禁限用农业投入品整治,重点加强高毒农药监管。要巩固农产品专项整治成果,坚持从源头上

6、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深入开展禁限用农业投入品整治。继续加强对高毒剧毒农药和毒鼠强的的清缴,保持对高毒剧毒农药和毒鼠强的高压严打态势,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经营高毒农药和毒鼠强的行为。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政策和替代农药品种的宣传工作。(四)加大农资产品广告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种子、肥料、农药广告管理的各项法律规定,加强部门配合,严把广告发布关,严查广告证明文件,完善承接登记、审查和档案管理等广告经营管理制度。加强对农资产品的交易场所、集贸市场的农资广告印刷品的监控、巡查。重点查处国家禁止生产、销售的农资产品广告。(

7、五)狠抓大要案查处。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投诉举报案件的核查工作,及时分析整理案件线索,锁定指向,深挖细究。对涉及面广、群众反映强烈、造成重大农业生产事故的制售假劣农资案件,实行挂牌督办,加强跟踪指导,加大经费投入,协调有关地方和部门联合行动,及时解决案件查处中存在的问题或遇到的困难。坚决落实“五不放过”原则和涉嫌犯罪案件移送规定,彻底捣毁制假售假窝点,追究违法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六)继续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要加大宣传和组织力度,在春播春种期间开展“农业科技及放

8、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和农资生产经营单位深入农村基层,普及农资法律法规,传授识假辨假知识,提高农民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同时加强对农民购买和使用农资的服务和指导,推介发布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开展技物结合,做好培训、示范和推广工作,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农资。(七)建立健全农资企业信用体系,积极推行农资信用分类监管。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建立农资信用体系是市场发展的需要,也是农业部门开展农资打假工作的重点。通过开展三个评选活动,逐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