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大国崛起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ID:10552029

大小:2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7

大国崛起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_第1页
大国崛起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_第2页
资源描述:

《大国崛起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国崛起》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大国崛起》(英文:TheRiseoftheGreatNations)是2006年在中共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CCTV-2)首播的一部12集电视纪录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大国崛起的规律。《大国崛起》的播出,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力。它试图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为当下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寻找镜鉴;试图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以寻找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为叙述平台;试图在风云四起的历史变迁中,寻找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力量。15世纪(中世纪)以来,随着地理大发现,世界各国开始相互认识、了解

2、和竞争。在近现代,有九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登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大国崛起》即以上述九国的发展历史为内容。葡萄牙和西班牙以殖民掠夺迅速崛起但由于没有发展工商业的很快盛极而衰。荷兰以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兴国,但是由于国土面积等天然因素,逐渐失去左右世界的霸权。英国以殖民掠夺崛起,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社会生产的需求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武力上打败法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殖民帝国。由于殖民地此起彼伏的反抗和自由经济市场的弊端,英国逐渐失去了霸主地位。法国建立起欧洲大陆最强大的绝对王权,以强权推动发展,

3、通过征服欧洲的方式将法国带向巅峰,然而,武力扩张并不能长久维持大国地位。德国通过经济统一实现政治统一,通过先进的教育和科学技术强盛起来。但是,随后德国却很快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日本以外部侵略的压力为内部变革的动力,明治维新,求知识于世界,开始了国家工业化,并从被侵略者迅速转变为侵略者,日本走上武力扩张之路,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结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迷梦。俄国沙皇以强权推动改革,向外发动战争,领土得到扩张。1917年,苏维埃政权在十月革命后诞生。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保护了农民,吸引外国投资者,苏联经济逐渐复苏。为加快工业化进程,苏联开始实施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一跃成为工业强国。二战胜

4、利后,苏联成为超级大国,但由于苏联发展的不均衡,导致了苏联的解体。美国消化了大量移民带来的欧洲最先进的技术成果,迅速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并率先带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订单,进一步壮大了美国经济。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美国历史新的转折点,美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并由此开始主导世界。从这一个个的大国从弱小到强大、从强大到衰弱的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大国依靠掠夺殖民地和武力争霸崛起,已被证明结局并不美好;妄图依靠战争打破和重建世界格局,已被证明结果事与愿违。德国的兴衰是最好的例证。同样,历史一再证明:没有永远的霸权国家,大国的兴衰交

5、替,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法则,英国在主导世界两个世纪后也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位置。但是从这些国家的强盛之路上,我们也可以得到很多启示。回顾500年来各个世界大国发展的历程,讨论大国崛起的关键性因素。单一的因素一定是错误的,但有一些共同的因素却值得关注:要形成一个统一的力量、有民族凝聚力、重视思想文化的繁荣、重视科学和教育、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善于学习但绝不简单模仿别国的道路、后发国家在国家力量主导下加快现代化步伐等。九个世界大国的崛起之路告诉我们,我国要想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大国,实现现代化建设,我们中国必须保证主权和领土的统一、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改革、解放思想

6、,坚持“科教兴国”的国策、坚持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并存的经济制度,科学的和谐的发展,并积极的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提升我国的影响力。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发展原则。“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我国宪法第六条第二款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定,是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所作出的必然选择。实践证明,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强国富民的正确选择,也是高举邓小平

7、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实践经验,特别是总结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实践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新发展。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持与时俱进,进一步搞好所有制结构调整,并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实践和创新:一方面,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另一方面,必须毫不动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