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受益人研究分析

保险受益人研究分析

ID:10568149

大小:5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保险受益人研究分析_第1页
保险受益人研究分析_第2页
保险受益人研究分析_第3页
保险受益人研究分析_第4页
保险受益人研究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保险受益人研究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保险受益人研究分析保险受益人研究,保险受益人原则上为可变更受益人,其变更应采书面形式,并自通知保险人时生效。在保险法理论与实务上,应如何界定受益人,被保险人可否为受益人,受益人应否包括法定受益人,受益人指定不明时应如何解释,受益人应如何变更等问题长期困扰着人们,影响了人身保险业务的健康发展,有时甚至违背了投保人投保的初衷,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纠纷。为澄清人们对保险受益人的一些错误认识,完善保险受益人制度,正确适用保险受益人规则,本文拟对上述问题作些探讨。一、保险受益人的界定(一)保险受益人的涵义保险受益人,又

2、称保险金受领人,有广义、中义和狭义三种不同的涵义。广义上的保险受益人不仅存在于人身保险合同中,而且存在于财产保险合同中,泛指保险事故发生后,有权请求和受领保险金的人。中义上的保险受益人存在于人身保险合同中,是指人身保险事故发生后,有权请求和受领保险金的人。狭义上的保险受益人则仅存在于含有死亡保险因素的人身保险合同中,是指于被保险人死亡的保险事故发生后有权请求和受领身故保险金的人。在保险理论与实务上,人们更多的是从狭义上使用保险受益人的概念。江朝国认为,于财产保险,享受保险契约利益之人为被保险人。要保人若和被

3、保险人同一,则系为自己利益保险,若不同一,则系为他人利益保险;因此,若契约无特别约定,则其受益人即指被保险人,无特别指定受益人之必要。然于人身保险,常有以被保险人死亡为保险事故已发生之要件,故除要保人、被保险人之外,尚须有受益人存在之必要,以于保险事故发生时,受领保险契约上之利益即保险赔偿金额。此为受益人制度由来之始因{1}。笔者认为,财产保险合同中通常并无保险受益人的概念,请求和受领保险金的权利一般属于被保险人;仅在保证保险、信用保险等保险合同中偶尔使用保险受益人的概念,但其主要指有权请求和受领保险金的债

4、权人,因此不同于狭义上的保险受益人。人身保险合同中被保险人虽然有权请求和受领生存保险金、残疾保险金、疾病保险金、医疗费用保险金和收入保障保险金,广义和中义上都属于保险受益人,但因其请求和受领的并非身故保险金,因而有别于狭义上的保险受益人。美国保险学者认为:受益人是由投保人指定的、在被保险人死亡时领取保险金的当事人。{2}美国保险法将受益人界定为在被保险人死亡时,由保单拥有人指定的接受保险金给付的人。我国《保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

5、人、被保险人可以为受益人。从字面上看,其对受益人受领保险金既未以被保险人死亡为前提,亦未局限于身故保险金,似乎是从中义上界定保险受益人的;但是,如果我们结合该法有关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其他规定,就不难看出《保险法》实际上区别了被保险人与受益人,保险受益人受领的保险金仅限于身故保险金,并以被保险人死亡为前提,系从狭义上使用受益人这一概念。本文仅从狭义上界定保险受益人,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受益人问题。(二)被保险人能否作为保险受益人婚姻存续期间欺诈性抚养赔偿责任的认定,被欺诈方有权要求欺诈方返还抚养费、教育费等财产损

6、失,并要求赔偿精神损失。北村某某(男,日本国籍)与任某某(女)于2005年2月结婚,任某某于2006年1月生育一子。2010年夫妻双方以感情不和离婚,儿子随北村某某一起生活并由其抚养。2012年北村某某怀疑儿子不是其亲生,经做亲子鉴定证实确不存在血缘关系。2012年4月,北村某某将任某某起诉至法院,请求判令任某某返还抚养费、教育费并赔偿精神损失。【分歧】在本案的审理过程中,就任某某是否承担赔偿责任以及赔偿范围形成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任某某隐瞒真相,双方共同抚养了其与他人所生子女,北村某

7、某虽无法定抚养义务,但由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财产为共同共有,其各自支出的抚养费金额无法计算,因此北村某某无权主张返还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抚养费用,精神损害赔偿也理应不予支持。另一种意见认为:任某某采取欺骗手段,让北村某某相信该子为其亲生子,并为之提供抚养费用,侵害了无法定抚养义务人的财产权和人格权,应对其承担侵权民事赔偿责任,即应返还抚养费、教育费,并赔偿精神损失。【分析】就本案的分歧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但在分析前,先厘清本案涉及的法律概念和法律认定问题。(一)欺诈性抚养的概念如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

8、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婚外情,一夜情等社会不良风气越来越猖獗。有婚外性行为的妇女可能会因婚外性行为而怀上婚外第三人的子女,这样就导致了该妇女的配偶同妻子所生子女无血缘关系。但由于妇女有意或是无意的对无血缘关系事实进行了隐瞒,夫妻双方仍然将该子女均作为亲生子女抚养了一段时间或抚养成人,后来被男方发现,双方产生法律纠纷。学者们就将这种丈夫不知情而对妻子同婚外第三人所生子女进行抚养的行为,称为欺诈性抚养。对于欺诈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