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研究走向何方

中国会计研究走向何方

ID:10595088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中国会计研究走向何方_第1页
中国会计研究走向何方_第2页
中国会计研究走向何方_第3页
中国会计研究走向何方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会计研究走向何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会计研究走向何方毕业论文内容摘要:近年来,在中国会计研究的舞台上,源于国外的实证研究方法吸引了众多的眼球,成为学界新贵。但理智分析可以发现,国内现有实证研究在1定程度上存在着机械模仿、囫囵吞枣甚至鱼目混珠等问题,急需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肃整、完善、提高。同时,基于中国会计研究在目前环境下的现实使命,传统、经典的规范分析方法,理应受到重视。如果期图以实证法来全盘否定规范法,则只能导致对整个中国会计研究的冲击和伤害。本文在分析会计研究领域“强实弱规”现状的基础上,基于中国特定发展时期具体背景所提出的分析研究务必重视价值判断的内在要求,在客观评析实证法与规范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会计

2、研究规范法与实证法相结合之路径选择,并着重对如何促进实证法的理性完善、有序发展从技术层面进行了阐述。关键词:规范研究实证研究比较分析在经济学正成为今日中国最耀眼的显学,经济学家开始习惯在聚光灯下来往的同时,管理学亦在“大行其道”,其“走红”之势在当今中国经济变革的背景下凸现其特有的话语权,作为经济学与管理学两栖的会计学,也纵横驰骋,已成为理论与实践的浪潮幸运儿。不过,对于中国会计研究领域的耕耘者而言,当我们面对着从国外空降而来的实证研究图谋成为“主流模式”,本土的规范研究模式被人为蹂躏为“弱式群体”之时,我们是否清楚地知道中国会计研究的方向在哪里?我们是否只需要对会计研究领域日渐严

3、重的字母、数字加公式的模式厚爱有加?我们是否只需要使留洋学者、引进教科书、1整套西化的话语体系倍受推崇?我们是否只需要对每1篇充斥着外国文字与数量分析的论文趋之若鹜,并期盼着由以此为荣的“权威”们为中国会计领域大大小小的问题开列处方?这是我们心力交瘁所思考的现实问题。1、会计研究领域必须关注的异化现象:强实弱规从上世纪610年代开始,西方经济学已不再满足于定性演绎与归纳推理式的规范方法,转向热衷于以数字与公式为武器的实证分析。在这种强势带动下,会计理论研究也深受感染和影响,以罗切斯特学派为代表的1批会计学者逐步竖起实证法这面大旗,并形成了独具1格的实证方法,给会计理论研究带来了巨大

4、的影响和震撼。1968年,鲍尔和布朗发表“会计收益数据的经验性评价”1文,标志着实证法初露锋芒;此后,罗切斯特学派代表人物简森的论文“关于会计研究现状及会计管制的评论”则成为实证法向规范法挑战的宣战书;而瓦茨和齐默尔曼所著《实证会计理论》的正式出版,则无疑标志着实证法已逐渐与规范法分庭抗礼。在美国权威会计刊物《会计评论》(AccountingReview)的版面上,以实证研究为路径选择的论文成为了美国会计理论研究的主流派别,通过对1960年以来《Accountingreview》所发表论文的初步统计,我们发现,基本上所有发表的文章都属于或者涉及到实证成分。当然,在研究方法的两大阵营

5、里面,始终互不相让,理论“论战”持续不断:力挺规范法者认为实证法只注重对细枝末节问题的纠缠不休,结论往往是人们已经熟知的既定事实,对会计理论框架构建并没贡献可言;而力挺实证法者则抨击规范法方法不科学,认为规范法忽视对已有会计理论的检验,理当被抛弃。其实,争论在实践中日渐明朗,进入910年代以后,西方会计学界已开始平心静气地评价这两种各具特色的会计理论研究并存的格局[1]。可见,争论之后的选择依然是实证法与规范法并存,1个都不能少。伴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和会计制度演化的进程,实证法也自然涌入中国会计研究领地,尽管只有短短的10年功夫,但我国的实证法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在有效市场检验和

6、公司盈余管理等方面初显成果,实证法已向学术界展示了其新颖、务实的全新魅力。这样1股新鲜空气对于中国会计研究事业来说,本身是1件好事,但是,目前我们的研究条件包括掌握实证方法的熟练程度和研究所需的数据资料尚不充分,在这种追风浪潮下,部分学者顾此失彼,认为横空出世的实证法是中国会计研究的“饕餮大餐”,可以赚得盆满钵溢,他们极力推崇实证法,而认为传统的规范法已经沦落为不入流的“垃圾”,1言以蔽之,他们期待着实证法1统天下。在这种“走火入魔”的理念下,实证法的行列开始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豆腐渣工程”式的研究充斥着学术性的论文、期刊和会议。纵观我们周围,在1些被研究人员视为标杆性的“名人名

7、刊”1味追逐实证研究的示范效应下,许多杂志、会议也不分定位的层次和对象,不讲实际的需要与可能,1轰而上,形成了汹涌澎湃之势。这些所谓的实证研究,存在着不少隐患,值得注意:1是在客观环境上,对非理性的数据与环境视而不见。如,多年间我国宏观经济波动很大,通膨与通缩交替出现,从而导致宏观环境不可比;中国会计准则和制度正在急剧变异和快速发展,各年之间会计数据缺乏可比性;上市公司操纵信息和关联交易严重,这些不可持续的行为也会导致数据不可比。由于数据与环境的不可比较所带来的样本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