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类斯氏离体心脏灌流

蛙类斯氏离体心脏灌流

ID:10606856

大小:2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蛙类斯氏离体心脏灌流_第1页
蛙类斯氏离体心脏灌流_第2页
蛙类斯氏离体心脏灌流_第3页
蛙类斯氏离体心脏灌流_第4页
蛙类斯氏离体心脏灌流_第5页
资源描述:

《蛙类斯氏离体心脏灌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山东大学实验报告姓名***系年级*********学号***********科目动物生理学实验同组者***、***日期***********蛙类斯氏离体心脏灌流【实验目的】1.学习斯氏离体蛙心灌流法;2.了解心肌的生理特性;3.观察Na+、K+、Ca2+离子等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实验原理】心肌具有自动节律性(autorhythmicity)收缩的特性,可以用人工灌流的方法,研究心脏活动的规律及特点;还可以观察灌流液成分的改变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实验材料】1.材料:蟾蜍。2.器具:常用手术器械,解剖盘,蛙板(木质),毁髓针,玻璃分针,手术剪,手术镊,铁钉,蛙心套管,套管夹,双凹夹,

2、滑轮,蛙心夹,支架,双针形露丝刺激电极,滴管,小烧杯,棉线,张力传感器,生理信号采集系统。3.试剂:任氏液,5%NaCl溶液,1%KCl溶液,2%CaCl2溶液。【实验步骤】1.暴露动物心脏取一只蟾蜍,双毁髓后背位置于蛙板上,一手持手术镊提起胸骨后方的皮肤,另一只手持手术剪剪开一个小口,然后将剪刀由开口处伸向皮下,向左、右两侧下颌角方向剪开皮肤。将皮肤掀向头端,再用手术镊提起胸骨后方的腹肌,在腹肌上剪一口,将金冠剪紧贴体壁向前伸入(勿伤及心脏和血管),并沿皮肤切口方向剪开体壁,剪断左右乌喙骨和锁骨,使创口呈一倒三角形。一手持眼科镊,提起心包膜,另一手用眼科剪剪开心包膜,暴露心脏。2.斯氏

3、蛙心插管仔细识别心脏周围的大血管。在左主动脉下方穿一线,并打一活结备用。左手提起主动脉上的结扎线,右手用眼科剪在结扎线下方、沿向心方向将动脉壁上剪一斜口。选择大小适宜的蛙心套管,然后将成盛有少量(套管内2~3cm高度)任氏液(内含葡萄糖)的斯氏蛙心套管,由开口处插入动脉圆锥。当套管尖端到达动脉圆锥基部时,应将套管稍稍后退,使尖端向动脉圆锥的背部后下方及心尖方向推进,经主动脉瓣插入心室腔内(于心室收缩时插入,但不可插得过深,以免心室壁堵住套管口)。此时可见血液冲入套管,并使液面随心脏搏动而上下移动,表明操作成功(否则需退回并重新插入)。用滴管吸取套管中的血液,更换新鲜任氏液。稳定住套管后,

4、轻轻提起备用线,将左、右主动脉连同插入的套管用双线6山东大学实验报告紧紧扎紧(不得漏夜),再将结线固定在套管的小玻璃钩上,然后剪断结扎线上方的血管。轻轻提起套管和心脏,看清静脉窦的位置,于静脉窦下方剪断有牵连的组织,仅保留静脉窦与心脏的联系,使心脏离体。(切勿损伤静脉窦)。用任氏液反复冲洗心室内余血,使套管内灌流液不再有残留血液。保持套管内液面高度一致(1.5~2cm),即可进行实验。图1斯氏蛙心插管法3.连接实验装置将插好离体心脏的套管固定在支架上,用蛙心夹夹住少许心尖部的肌肉(不可夹得过多,以免因夹破心室而漏液)。在将蛙心夹上的系线绕过一个滑轮与张力传感器相连。注意:勿使灌流液滴到传

5、感器上。打开生理信号采集系统,接通张力传感器输入通道。调节系线的拉力,使心脏的收缩活动在显示屏上出现。调节显示器上心脏收缩曲线的幅度适中。调整扫描速度,使心搏曲线的幅度与宽度适中。图2实验装置示意图4.实验观察(1)记录正常心搏曲线。(2)向套管内滴加2-3滴5%NaCl溶液,做好加药记号,观察心搏曲线的频率及振幅变化当曲线出现明显变化时,应立即吸去套管中的灌流液,并做好冲洗标记,迅速用新鲜任氏液清洗,待心搏恢复正常。(3)同法向套管内加入1-3滴2%CaCl2溶液,观察并记录心搏曲线的变化。当出现明显变化时,立即更换任氏液,待心搏恢复正常(如果恢复迟缓,可多次冲洗)。6山东大学实验报告

6、(4)向套管中加入1-2滴1%KCl溶液,记录心搏曲线的变化。【实验结果及分析】背景知识: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和主要离子活动(以心室肌细胞为例)。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由除极化过程和复极化过程所组成,共分为五个时期:图3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和主要离子活动1.除极化过程(0期):当心肌细胞接受一个阈上刺激时,膜内电位由静息状态时的-90mV去极化并反极化到+20mV~+30mV,构成动作电位的上升相,称为0期。历时仅1~2ms。其正电位部分称为超射。形成机制:当心室肌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首先引起Na+离子通道(快Na+通道)的部分开放和少量Na+离子内流,膜局部去极化。当去极化到阈电位水平(-

7、65mV)时,大大增加膜上Na+离子通道开放的数量,出现再生性Na+离子内流,使膜进一步去极化,最终使膜内外电位发生反转,趋近于Na+离子的平衡电位。2.复极化过程:当心室肌细胞去极化达到顶峰后,开始复极化过程。根据膜电位变化曲线的形状及其形成的离子机制不同,可将其可分为4个时期:(1)快速复极化初期(1期):膜电位由+30mV迅速下降至0mV左右,历时约10ms。与0期去极化组成了锋电位。形成机制:Na+离子通道失活,Na+离子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