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诗话目录和诗话精选

历代诗话目录和诗话精选

ID:10667952

大小:106.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07

历代诗话目录和诗话精选_第1页
历代诗话目录和诗话精选_第2页
历代诗话目录和诗话精选_第3页
历代诗话目录和诗话精选_第4页
历代诗话目录和诗话精选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代诗话目录和诗话精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历代诗话目录和诗话精选目录作者诗式     唐·释皎然二十四诗品(二校)  唐·司空图全唐诗话   宋·尤袤六一诗话(二校)   宋·欧阳修温公续诗话  宋·司马光中山诗话   宋·刘 后山诗话   宋·陈师道临汉隐居诗话 宋·魏泰竹坡诗话   宋·周紫芝紫微诗话   宋·吕本中彦周诗话   宋·许 石林诗话   宋·叶少蕴唐子西文录  宋·强幼安珊瑚钩诗话  宋·张表臣韵语阳秋   宋·葛立方二老堂诗话  宋·周必大白石诗说   宋·姜夔沧浪诗话   宋·严羽山房随笔   元·蒋正子诗法家数   元·杨载木天禁语   元·范 诗学禁脔   元·范 谈艺录    明·徐祯卿

2、艺圃撷余   明·王世懋存余堂诗话  明·朱承爵夷白斋诗话  明·顾元庆历代诗话考索 清·何文焕本事诗(1卷)唐·孟    乐府古题要解(2卷)(一校)唐·吴兢诗人主客图(1卷)(一校)唐·张为   风骚旨格(1卷)(一校)唐·齐己观林诗话(2卷)(一校)宋·吴聿   诚斋诗话(1卷)(一校)宋·杨万里庚溪诗话(2卷)(一校)宋·陈岩肖  杜工部草堂诗话(2卷)(一校)宋·蔡梦弼优古堂诗话(1卷)(一校)宋·吴开   艇斋诗话(1卷)宋·曾季 藏海诗话(1卷)(一校)宋·吴可   {巩石}溪诗话(10卷)宋·黄彻对床夜话(5卷)宋·范晞文  岁寒堂诗话(2卷)宋·张戒江西诗

3、派小序(1卷)宋·刘克庄 娱书堂诗话(2卷)宋·赵与 滹南诗话(3卷)金·王若虚  梅磵诗话(3卷)(一校)元·韦居安吴礼部诗话(1卷)(一校)元·吴师道  诗谱(一校)元·陈绎曾升庵诗话(14卷)(一校)明·杨慎   艺苑卮言(8卷)(一校)明·王世贞国雅品(1卷)(一校)明·顾起伦  四溟诗话(4卷)(一校)明·谢榛归田诗话(3卷)(一校)明·瞿佑   逸老堂诗话(2卷)(一校)明·俞弁南濠诗话(1卷)(一校)明·都穆麓堂诗话(1卷)(一校)明·李东阳诗镜总论(1卷)(一校)明·陆时雍续诗品(一校)清·袁枚钝吟杂录(一校)清·冯班答万季埜诗问(一校)清·吴乔薑斋诗话(一

4、校)清·王夫之历代诗话精选『诗有喜怒哀乐』   喜而得之其辞丽:“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九枝花。”怒而得之其辞愤:“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哀而得之其辞伤:“泪流襟上血,发变镜中丝。”乐而得之其辞逸:“谁家绿酒饮连夜,何处红妆睡到明?”   失之大喜其辞放:“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失之大怒其辞躁:“解通银汉终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失之大哀其辞伤:“主客夜呻吟,痛入妻子心。”失之大乐其辞荡:“骤然始散东城外,倏忽还逢南陌头。”——《金针诗格》『彭城观月』(宋)苏轼   予十八年前中秋,与子由观月彭城,作一诗,以《阳关》歌之。今复遇此夜,宿于赣上,方南

5、北岭表,独歌此曲,聊复书之,以识一时之事。虽未觉有今夕之悲,但悬知为他日之喜也。“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苦相依。”——《玉局文》『梦中梦,身外身』(宋)吴千干   山谷尝自赞其真曰:“似僧有发,似俗无尘。作梦中梦,见身外身。”盖亦取诗僧淡白《写真诗》耳。淡白云:“似觉梦中梦,还同身外身。堪叹余兼尔,俱为未了人。”——《优古堂诗话》『公道世间唯白发』(宋)黄彻   牧之有:“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尝爱其语奇怪,似不蹈袭。后读子美“若遭白发不相放”,为之抚掌。——《go

6、ng溪诗话》gong:三声,上“巩”,下“石”。『此别不销魂』(宋)黄彻   梦得《送僧君素》云:“去来皆是道,此别不销魂。”坡云:“古今正自同,岁月何必书。”此等语皆通无碍,释氏所谓具眼也。——《gong溪诗话》同上『诗如参禅』(明)安磐    诗如参禅,有彼岸,有苦海,有外道,有上乘。迷者不能登彼岸,沉者不能出苦海,魔者不能离外道,凡者不能超上乘。虽不离乎声律,而实有出于声律之外。严沧浪所谓一味妙悟者,盖为是也。——《颐山诗话》『禅悟与诗悟』(明)胡应麟   严氏以禅喻诗,旨哉!禅则一悟之后,万法皆空,棒喝怒呵,无非至理。诗则一悟之后,万象冥会呻吟咳唾,动触天真。然禅必

7、深造而后能悟,诗虽悟后,仍须深造。自昔瑰奇之大,往往有识窥上乘、业阻半途者。——《诗薮》『法与悟』(明)胡应麟   汉、唐以后谈诗者,吾于宋严仪卿得一“悟”字,于明李献吉得一“法”字,皆千古词场大关键。第二者不可偏废;法而不悟,如小乘缚律;悟而不法,外道野狐耳。——《诗薮》『诗之感人也如是』(清)宋长白   刘越石诗:“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李太白诗:“屈体若无骨,壮心有所凭。”读前句,便有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读后句,便有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诗之感人也如是。——《柳亭诗话》『古树题诗』(清)袁枚   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