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的危害及其综合防制

猪伪狂犬病的危害及其综合防制

ID:10681363

大小:37.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07

猪伪狂犬病的危害及其综合防制_第1页
猪伪狂犬病的危害及其综合防制_第2页
猪伪狂犬病的危害及其综合防制_第3页
猪伪狂犬病的危害及其综合防制_第4页
猪伪狂犬病的危害及其综合防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猪伪狂犬病的危害及其综合防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猪伪狂犬病的危害及其综合防制2011第5期养猪SWINEPRODUCTION93猪伪狂犬病的危害及其综合防制吕惠序(山东省畜牧协会生猪产销分会专家组,山东烟台264000)中图分类号:$858.285.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957(2011)05-0093—04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猪和多种家畜及野生动物共患的一种流行很广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奇痒(猪除外)及脑脊髓炎为特征,除猪外其他动物均以死亡告终.伪狂犬病一旦传入未免疫的种群,则呈暴发流行.哺乳仔猪出现脑脊髓炎和败血症,以震颤和运动失

2、调等神经症状为主,伴有发热,呼吸困难,有的呕吐和腹泻,2周龄内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100%;妊娠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及弱仔等繁殖障碍;生长肥育猪发生严重的呼吸道症状,类似猪流感,发病率高达100%,死亡率虽低,但增重缓慢.此外,猪伪狂犬病常与猪蓝耳病,猪瘟,圆环病毒病,猪流感,支原体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病综合征(PRDC),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收稿日期:2011-08—01作者简介:吕惠序(1942一),男,山东烟台人

3、,高级兽医师,山东省畜牧协会生猪产销分会专家组成员,主要从事养猪生产,猪病临床诊断和防治工作.E—mail:yt13791171928@163.COITI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当前,由于免疫抑制,饲料霉变,各种应激,免疫不规范,疫苗质量参差不齐,免疫强度和免疫密度不够等原因,导致猪群长期隐性带毒和持续潜伏感染,时刻威胁猪群健康.为此,要进一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准确运用现有较为成熟的技术,有效防控和逐步净化,根除本病.1病原伪狂犬病病毒属疱疹病毒科甲疱疹病毒亚科,主要特征是宿主范围广,有高度的细胞致病性,复制周期短,

4、常在神经节内形成潜伏感染.伪狂犬病病毒为高度神经潜伏病毒,如果机体免疫状况很好,病毒就潜伏在神经组织内,不进行复制,不会引起临床症状和损失;一旦机体免疫状况变差,病毒就会大量复制并排毒,引起猪发病.基因型的差异决定了不同毒株的感染力,毒力,排毒数量和持续时间不同.伪狂犬病病毒基因组为线状双股DNA,呈球形或椭球形,全病毒直径介于150~180纳米之间,有囊膜和纤突,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污染的猪舍可存活1个多月,对火碱,季胺盐,酚,醛,氯,碘制剂等化学消毒剂都很敏感.胁性疾病之一,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暴发流行伪狂犬病,给

5、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3】.猪场进行疫苗接种虽可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减少病毒扩散,但是不能完全阻止强毒的感染和排毒,难以使猪群得到100%的保护.本次检测血清采自虽已进行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但野毒感染的阳性率仍然较高的猪群,原因可能有以下3个方面:1)缺乏合理的免疫程序.许多中小型猪场,其免疫程序不合理,饲养管理水平不高,母猪没有及时加强免疫,猪群PRV抗体整体水平较低,难以抵抗强毒感染.2)猪群存在隐l生带毒.不少中小型猪场从外地引种,引种后没有经过严格的检疫,隔离,就与本场猪群混养,而PRV可长期潜伏于猪群

6、,当猪体免疫力低下,天气恶劣或饲养卫生状况不良时容易诱使本病暴发.3)疫苗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免疫效果不理想.虽然近年来,我国对疫苗质量的监管和检查力度有所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不达标疫苗违规使用的现象,这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不同地区免疫情况存在差异.本次调查的猪场均进行过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苗免疫,因此猪群将不会产生针对gE基因编码的糖蛋白的抗体;一旦感染野毒,猪体则会产生针对PRV所有蛋白的抗体,故基因缺失苗所产生的抗体与野毒抗体能相区别.本试验通过以阻断ELISA直接检测猪血清的gE基因抗体来判断猪场伪狂犬病野毒感染,其中酶

7、标抗体是针对gE基因的单克隆抗体,因而检测敏感度高,特异性强,能比较准确地检测出伪狂犬病野毒抗体,而传统的乳胶凝集试验,血清中和试验均不能鉴别野毒感染抗体,虽然PCR法诊断PRV具有快速,特异的优点,但前提是分离出病毒或有剖检病料,基层诊断实际较为困难,因此该gE—ELISA试剂盒适合临床样品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大量检测.参考文献:Ⅲ1陈艳红,郭鑫,赵荣茂,等.我国规模化猪场主要繁殖障碍性病毒病的血清学调查中国兽医杂志,2007,43(6):33—35.【2]张渊魁.猪伪狂犬病的新变化及其净化措施『J].福建畜牧兽医,200

8、7,29(2):12—14.[3]周绪斌,DanielTorrents,李国友,等.通过检测淘汰野毒阳性公猪并强化疫苗免疫成功净化猪场伪狂犬病fJ].今日养猪业,2007,(5):34—37.,(编辑:姜雪)养猪SWINEPRODUCTION(5)20112流行病学特点2.1易感动物猪,牛,羊,犬,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