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速再被下调论文

中国经济增速再被下调论文

ID:10690531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中国经济增速再被下调论文_第1页
中国经济增速再被下调论文_第2页
中国经济增速再被下调论文_第3页
中国经济增速再被下调论文_第4页
中国经济增速再被下调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增速再被下调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经济增速再被下调论文.freel2虽然很低,但央行表态称由于金融创新的蓬勃发展,M2低估了实体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正在筹谋推出M2+(比M2的范围广一些的指标)。但是.freelI)显示,8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3%,比前月下降2.1个百分点,并且是该指数自2009年5月份以来制造业首次出现低于50%(暗示衰退)的情况。不过,亚开行对中国的增长前景总体还是持乐观态度。尽管该行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也由4月预测的4.5%向下修正至4.3%,但该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保罗?海登斯(PaulJ.Heytens)称,该行并未对世界任何地区持有负增长的预期,从目前来看,欧美世界只是增速减缓而已

2、,并不会有重大的问题。该行首席经济学家李昌镛也预计,世界贸易环境可能明年后会有所改善,如此中国出口可能会增加。实体经济放缓还将持续数月但高盛高华就没有这么乐观。其中国经济学家宋宇对本报记者表示,虽然8月份出口实际同比、环比增幅均有所反弹,但实际面临的外部不确定性和下行风险仍在不断加大,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日益提高从美国经济数据所发出的矛盾信号可见一斑:基于调查的软指标表现极为疲软,而工业产值等硬指标则表现较好。同时,高盛认为,虽然8月进口增速更是显著反弹,但并不意味着内需基本增长趋势出现了强劲的反弹。海关最新统计显示,8月份出口同比增幅从7月份的20.4%上升至24.5%,进口同比增速则从7

3、月份的22.9%大幅上升至30.2%。高盛将此数据进行季节性调整后显示,8月出口月环比折年增幅从7月份的14.8%升至29.9%,而进口月环比折年增幅从7月份的10.3%强劲反弹至89.6%。“进口增长反弹或许与原材料补库存有关。PMI数据中的原材料库存成分指数显示,在连续几个月的快速原材料去库存化之后,8月份相关指标有所反弹。贸易分项数据显示铁矿砂和成品油的进口增长尤为强劲。”宋宇说,最新的工业增加值数据的小幅走弱表明总需求增长仍显乏力,这一因素再加之较为强劲的出口增幅表明内需增长依然疲弱,这与固定资产投资和零售额数据的表现相符。宋宇同时提示称,固定资产投资和零售数据在中国经济数据中质量

4、较低,因此需谨慎看待由此推导出的结论,并应再采用汽车销售等其他数据加以佐证。对同一数据的不同解读造成了投行观点间的分歧:如野村中国经济研究团队认为中国贸易增长的意外强劲表明需求旺盛,而旺盛的内需将帮助经济在未来几个月实现软着陆,同时,投资相关子行业产出的强劲增长(如通用设备制造行业和通信设备、电脑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行业分别实现了15.7%以及16.9%的增长)说明工业生产仍很稳健。但宋宇认为,尽管2010年的高基数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回落的重要原因,且8月环比增幅所反弹,但这一反弹是基于7月份的极低水平,而8.8%的季调后月环比折年增幅仍显著低于约15%的趋势水平,表明8月份实体经济增长依

5、然疲弱。“由于去年8月政策放松后,实体经济环比增长强劲,直到今年二季度才有明显减速,因此基数较高,结合目前实体经济环比增长放缓来看,预计实体经济同比增长将在未来几个月进一步放缓。”宋宇说。CPI仍处高位不改通胀下行趋势此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由于8月底9月初食品价格再度上涨,预计9月CPI仍会保持高位。从数据上看,8月份CPI同比从7月的6.5%回落至6.2%,PPI同比从7月份的7.5%回落至7.3%;CPI月环比升0.3%,PPI月环比涨0.1%,涨幅皆比前值有所减弱。CPI数据还显示,8月份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0%,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3.4%,低于7月份

6、14.8%的涨幅,已先于非食品价格见顶。宋宇表示,8月份CPI同比和环比增幅双双回落,是受食品价格下降的影响。虽然食品价格回落实际发生于7月份,但7月上旬高企的食品价格推高了当月均值,因此看上去食品价格是在8月份才有所回落。虽然有迹象显示8月底蔬菜价格出现反弹,9月份的CPI数据可能仍保持高位。但宋宇称:“基于目前总需求增长乏力,我们认为通胀压力有限,同时在基数效应的影响下,同比CPI通胀率将在未来数月中保持下行趋势。”这一判断的主要风险是出现如去年下半年那样的政策过度放松和或出口大幅反弹的情况,但现在看来,这两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显然都不太高。食品价格上涨风险已大为减轻一直以来,由于食品价

7、格在CPI中占有超过1/3的权重,而中国人饮食结构中猪肉在所有肉食中占大头,因而中国的通胀周期总难免表现为“猪周期”,从而掩盖了消费物价的整体面貌。针对这一难题,几年来,不断有学者提出建立中国的核心CPI,以剔除过高的食品价格涨幅对CPI的影响,以更全面的核心CPI为观察标的也更有利于政策选择。据瑞银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计算,在目前紧张的产能及劳动力市场中,核心CPI已较金融危机前有大幅上升,但也仅是从金融危机前的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