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ID:10698162

大小:3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_第1页
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_第2页
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_第3页
资源描述:

《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说课稿班级:06级普专数学教育2班姓名: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第2小节“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中的第1课时。其内容包括:加法的意义、加法交换律,完成P48“做一做”以及练习十一第1-4题。一、说教材1、从教材内容的纵向联系看,本课一是在学生前三年半学过的加法知识的基础上,明确概括出加法的意义,使学生对加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为以后学习小数、分数加法的意义打下基础;二是在学生前三年半对加法交换律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概括出加法交换律,为后面学习加法的简便算法打好基础。从教

2、材安排的局部看,通过P47页例1的实际事例,使学生明确例1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加法的意义。再联系加法的意义,概括性说明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单独提出有关0的加法,提醒学生注意。接着,教材借用例1的具体例子,用不完全归纳法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的文字表述形式和字母形式。一方面提高知识的抽象、概括程度,另一方面为以后正式讲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初步基础。2、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加法交换律。难点是抽象、概括加法的意义。二、说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抽象、概括,使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会运用加法的意义说明实际问题为什么用加法算;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

3、律,会用加法交换律验算加法。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有根据的说理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的验算的习惯,渗透不完全归纳的思想。三、说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直接切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二)学习新知(分3个环节)第1个环节:学习加法的意义。1、抽象概括加法的意义(1)多媒体出示例1。先审题,帮助学生用线段图表示出已知条件和问题,然后指名口头列式解答,为理解加法的意义作准备。(2)3结合线段图让学生展开讨论,多媒体配合在出示的线段图上演示,使学生明确例1为什么要用加法算。(3)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加法的意义,使学生对加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培养学

4、生的抽象、概括能力。2、总结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指名说出在“137+357=494”这个算式中“137”和“357”叫做加数,“494”叫做和。教师分别板书。3、练习,完成练习十一第1题。先让学生集体讨论,再指名应用加法的意义说明为什么用加法算,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有根据的说理能力。4、介绍0的加法。引导学生通过讨论0的加法的几种情况,明确: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第2个环节:学习加法交换律。1、多媒体演示方向,指名回答:例1中如果求“济南到北京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该怎样计算?根据学生的回答先板书:357+137=494(千米),再让学生用加法的意义说一

5、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一方面巩固加法的意义,另一方面为下面比较两种解法作准备。2、通过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解法的结果,得出:137+357=357+137,启发学生说出:把357和137交换位置,和不变。3、让学生观察P48两组算式,用不完全归纳的方法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4、讲解加法交换律的字母形式:a+b=b+a,举例说明a和b可以表示任意一个学过的整数,提高知识的抽象、概括程度,为以后正式讲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初步基础。第3个环节:采用集体练习,指名板演的形式完成P48“做一做”,巩固加法交换律,掌握用加法交换律验算加法的方法。(三)练习巩固根据

6、教材内容,我设计了以下三组练习:第一组练习:练习十一第2题。第二组练习:练习十一第3题。第三组练习:练习十一第4题。以上三组练习都采用集体练习,指名口答的形式进行。第一、第二组练习是使学生加深对加法交换律的认识;第三组练习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算方法,巩固运算规律,从而培养验算习惯。(四)全课小结。四、说教法、学法3本课在抽象、概括加法的意义时,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借助具体实例和线段图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在学习加法交换律的过程中,采用了例-规法进行教学,呈现符合加法交换律的若干例证,让学生从例证中归纳、抽象出加法交换律。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教的主导性和学生学

7、的主体性,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通过抽象概括加法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运用加法的意义说明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有根据的说理能力。通过运用加法交换律验算加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验算习惯。附:板书设计: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