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城市路名总体规划方案

芜湖城市路名总体规划方案

ID:10703900

大小:348.61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7-07

芜湖城市路名总体规划方案_第1页
芜湖城市路名总体规划方案_第2页
芜湖城市路名总体规划方案_第3页
芜湖城市路名总体规划方案_第4页
芜湖城市路名总体规划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芜湖城市路名总体规划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芜湖城市路名总体规划方案(2007-2020)(征求意见稿)一、规划的背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地名已成为行政管理、经济建设、内外交往不可或缺的基础信息资源和最常用的社会公共信息,在丰富城市内涵,展示城市形象,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对外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城市的品牌和形象。芜湖是一座襟江带河的江南古城,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也同样拥有丰富的地名文化。它是芜湖人文资源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变迁发展的缩影与见证。近年来,随着芜湖经济社会和城市化的加快发展,新生地名大量产生,迫切需要对地名命名作出科学的、前瞻性地规划设计,建立完善规范有序、标准高效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满足当

2、前城市建设和未来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进一步提高地名的文化品味,给城市建设融入文化内涵,为城市品位加分,也是展示城市形象、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需要。芜湖的路名产生于城市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和城市建设的各个阶段,目前在市地名管理部门登记备案的市区路名有580多条,很多老地名对弘扬芜湖历史文化、方便群众生活起到了积极有效地促进作用。随着芜湖城市建设和房地产业加快发展,新建道路、小区、各类建筑物等新地名大量产生。由于以往“-13-先建设,后命名”的机制,很多暂用名称、工程立项名称等往往宣传在先,先入为主,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无序和混乱,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我市的地名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一

3、直在不断推进,2000年全市地名规范化管理确定了主要道路命名“东西为山、南北为水”的基本规律。但总的来看,目前“先建设、后命名”的机制使地名命名始终滞后于城市建设,地名的系统性不强,体现芜湖文化底蕴和城市特色不够,品味有待进一步提高,地名命名与芜湖“大建设、大发展”的形势和树立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的要求不相适应。2006年行政区划调整后,芜湖市区面积由230平方公里扩展到720平方公里,城市范围的扩大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给地名规划工作带来了很好的机遇,要求地名命名必须依托城市规划所及的720平方公里大区域,展望今后发展,进行前瞻性地规划设计。近年来,地名管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重视下

4、,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地关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地名工作有不少建议和提案,新闻媒体、广大市民也提出了各种意见和反映,为开展地名规划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为提高地名命名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文化品位,在继承地名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使地名能更好地体现芜湖的自然山水、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市民政局编制了芜湖城市路名总体规划方案(2007-2020)(征求意见稿),对城市主干路网新建和规划道路提出了预先命名的方案。-13-二、规划的指导思想体现芜湖城市总体规划精神和要求,反映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即:长江中下游重要的交通枢纽,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先进的制造业基地,滨江山水园林

5、城市;以构筑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城市路名体系为目标,增强路名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稳定性;体现芜湖特色,提升地名文化品位,方便社会使用。三、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本次路名总体规划的范围覆盖芜湖市区行政区域。规划期限与《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保持一致,截至2020年。四、规划依据(一)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国发〔1986〕11号)(二)民政部《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民行发〔1996〕17号)(三)民政部《关于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通知》(民函〔2005〕122号)(四)民政部、建设部《关于开展城市地名规划工作的通知》(民发〔2005〕65号)(五)《安徽省地名管理办法》(省政

6、府令第135号,2001年10月1日起施行)(六)《芜湖市地名管理办法》(芜湖市政府令第24号,2006年9月1日起施行)-13-(七)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及各相关规划(八)其他相关政策文件五、规划的基本思路通过对芜湖市区主干路网的全面梳理,对新建和规划道路提出了预先命名方案。同时根据城市规划,对老城区少数原有路名进行了调整。拟新命名道路69条,更名15条,调整起讫点26条,名称保持不变的37条。其中,对规划纵1路和规划横8路纵横两大主干路,提出了局部调整的命名方案。规划方案在保持芜湖城市路名“横山纵水”总体规律的基础上,围绕长江文化、徽商文化和芜湖特色文化三条主线,

7、进行路名规划布局。(一)与城市规划相协调。根据芜湖城市性质的定位,立足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在路名布局和命名采词上,体现城市规划精神和要求,反映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突出展现主干路网“十二纵十三横”的骨架。同时以“一心四组团”规划布局结构为宏观框架,根据分区功能特征,对各组团提出路名布局引导。(二)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优化路名命名布局和路名采词的规律性和系列化,主干路命名保持“东西为山,南北为水”的基本规律,以整体性把握全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