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原则研究的评述论文

礼貌原则研究的评述论文

ID:10705490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礼貌原则研究的评述论文_第1页
礼貌原则研究的评述论文_第2页
礼貌原则研究的评述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礼貌原则研究的评述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礼貌原则研究的评述论文论文摘要:礼貌原则的研究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一直受到各领域学者的关注。本文概述了在语用学领域里礼貌原则的研究历史及现状,讨论礼貌原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礼貌原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研究人员论文摘要:礼貌原则的研究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一直受到各领域学者的关注。本文概述了在语用学领域里礼貌原则的研究历史及现状,讨论礼貌原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礼貌原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研究人员的预设,语料的真实性,研究过程的布控等方面有着密切关系。本研究希望能够展示出礼貌原则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同

2、类研究有所帮助。论文关键词:礼貌原则面子普遍适用性早期礼貌的研究学者如Lakoff,Broan关于“面子”的著作《礼仪的相互作用:面对面的行为论集》。Goffman在书中说到面子是一个人在交往中按照能被其他人接受的方式有效地为自己确立的正面的社会价值,并通过自身社会属性的认可实现自我形象。它是人类行为和自我体现的指导,是一种在社会中自我保护的内在的情感支持。1人们在日常交际活动中,为了使自己的行为有面子会去做“面子工作’:。“面子工作”是相互的,即一个人要想保全自己的面子首先必须努分保全他人的面子。

3、~Goffman认为,这解释了人们在交际中为何礼貌行事。Goffman对面子的研究激起了礼貌原则的研究浪潮。1973年,早期研究礼貌原则的学者RobinLakoffE~提出了三个关于礼貌的基本条件1.不要强加于人。2.给他人与选择。3.与对方友善,使对方感觉良好。后人对这三个条件不断地进行质疑、验证和修改。其中颇有影响力的是GeoffreyLeech的礼貌原则。利奇的礼貌原则包含六大准则: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扬准则;谦虚准则:赞同准则:同情准则。Fraser认为这些准则注重使交际对象感觉良好219

4、—236,可被视为是Lakoff三个礼貌条件的延展。Br0wn&Levinson认为,为了建立某种社会关系,人们必须认可并留意交际对象的面子,即他们的公众自我形象、自我感觉。他们认为交际双方必须尊重彼此对自我形象的期待,考虑对方的感受,避免“威胁面子的行为”。当威胁面子的行为无可避免时,说话者可以通过消极礼貌来减轻自身行为给对方造成的威胁。而所谓的消极礼貌并非不礼貌,而是要尊重听者的独立需求,行为自由,不受他人强迫的消极面子。说话者也可以通过积极礼貌来减轻威胁程度。所谓积极礼貌是指照顾听话者的积极面

5、子,即被他人接受和喜欢,被视为自己人的需求,并使自己的需求得到他人认可。(二)早期礼貌原则的质疑早期的礼貌原则研究大多将交际者设定为具有理性和面子的“典型人”,主要从说话人角度探讨如何礼貌地进行言语交际,对后人的礼貌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这些礼貌原则俨然成了礼貌研究中不能不提到的经典。然而,这些理论成果虽然有其不可动摇的地位,但仍遭遇了如下几方面的质疑。首先,这些原则是能否冲破文化的限制,真正具有普遍性?其次,有些原则间是否有交叉?其三,这些原则大部分基于句子层面的归纳,而忽略了交际中不可

6、或缺的元素,如语篇、文化、社会背景等,是否过于理想化,能否解释复杂的交际?其四,这些理论从某种程度而言是“静态的、笼统的,而非动态的、实用的”。¨其五,这些理论主要从人际角度研究礼貌,而忽视了一些经验性/文本性的因素,如交际目的、内容、渠道等。二、近期礼貌原则研究评述(一)近期的礼貌原则研究概述鉴于早期礼貌原则研究的不足,近期礼貌原则的研究学者试图从更多的视角,如文化、语言形式、具体言语行为、语境,权势等探索更具有实用性,普遍性的礼貌原则。1992年,徐盛恒提出了新的礼貌原则,即关注自我,尊重对方、

7、考虑第三方。1993年,束定芳和王虹提出了赞扬或贬低理论。他们认为是否赞扬或贬低对方/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际情境。他们还研究了赞扬/贬低技巧与措词、语义、语气语调之间的关系。1994年,RonScollon和SuzanneW.Sco1lon在Brown&Levinson的面子保全论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礼貌理论。该理论确立了三种礼貌体系,即尊重性礼貌体系,平等性礼貌体系以及层级性礼貌体系,以指导不同场合需求的礼貌。上述学者结合更多的视角对礼貌原则进行了新的拓展。但他们的研究成果很大程度上是对早期礼貌原

8、则的修补。同早期的学者一样,他们认为礼貌是以意图/规则为基础的,可被预先规定的。而BruceFraser却不赞同这种观点。他认为礼貌只是一种被期待的言语表达效果,其自身无法被传达。他提出了“被期待的礼貌”观点:“礼貌无法被传达,它并非是会话含义,礼貌传达的缺失并不能被视为礼貌态度的缺失……在正常的会话中,礼貌是由与交际相关的社会文化准则传递的。交际者注意到的不是对方言行礼貌的时候,而是当对方违背了相关的社会文化准则的时候。因此说,礼貌本身无法被传达,而是一种言语表达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