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中针刺伤发生的原因及防护论文

护理工作中针刺伤发生的原因及防护论文

ID:10749063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8

护理工作中针刺伤发生的原因及防护论文_第1页
护理工作中针刺伤发生的原因及防护论文_第2页
护理工作中针刺伤发生的原因及防护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护理工作中针刺伤发生的原因及防护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护理工作中针刺伤发生的原因及防护论文针刺伤是医护人员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直接接触各种病原体和传染病,如进行各种侵入性操作时接触体液、血液、被各种锐器刺伤等,而针刺伤是各种锐器伤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多种病原体能经针刺伤传播,由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性感染的潜在危险日趋严重。大量研究证明: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经血液传播感染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因此,加强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制定具体的防护措施减少或杜绝针刺伤的发生。1针刺伤的危害针刺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因此,被病原体污

2、染的血液或体液会接种到受伤者体内。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估计.freell,每ml感染乙肝病毒(HBV)的血液中含有1亿个乙肝病毒微粒,每ml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血液中含成千上万的HIV病毒微粒,而我国目前人口中乙肝感染高达60%,乙肝病毒携带者有1.3亿,而艾滋病的流行在我国也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2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具体环节导致针刺伤的主要不安全因素包括缺乏自我防护意识,不良的行为习惯,不良的环境因素,安全产品使用的滞后,注射用具使用后处理不当等,具体环节多发生在:分离用过的注射器或输液

3、器上的针头被刺伤占14%。将用过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被刺伤占17.9%,将针头丢弃在一般地方或用过的注射器未及时处理针头被刺伤占26%,为不合作病人做治疗时缺少必要的协作时被刺伤占4.2%,抽取药液加药时被刺伤占13.65,输液完毕拔针时被刺伤占16%。抽血注入试管时被刺伤占2.3%。其他被刺伤占6%。护士自我防护意识淡漠,是针刺伤发生率高的主要相关因素。首先,岗前培训薄弱,未实施职业安全教育,使护士对护理职业防护普遍预防,标准预防,进行何种操作时需要戴手套,怎样防止锐器伤害,锐器伤害后如何处理及其意义等缺

4、乏知识。医院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降低医疗成本,护士在进行临床操作时不佩戴乳胶手套来防止传染;为降低患者费用,使用传统的钢针进行穿刺输液,而不使用安全留置针;为减少科室支出而不使用锐器盒放针头,其次,个人因素是造成针刺伤的促成因素。在相同的工作环境、工作制度和工作条件下,41.0%的护士没有发生针刺伤,30.8%的护士多次发生针刺伤,这与护士的个人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可能与自我防护意识工作粗心、技术不熟练、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等关系有关。再次,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特点与发生针刺伤有很大关系。我国各级

5、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均明显不足。我国医护比为1:0.68,护士床位比为0.4;1,临床护士常年在编制不足,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工作,使其精神压力大,节奏快,生活缺乏规律,身心疲劳下更容易发生针刺伤。3防护措施美国疾病控制与防治中心(CDC)评定表明62%~88%的锐器伤是可以预防的。3.1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树立全面性防护的管理理念是防止针刺伤的关键。职业安全教育中,首先要强化标准预防。所谓标准预防是认定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6、。其次,应建立制度化的培训:包括在校期间的理论培训;实习前培训;上岗前的培训等。再次,对在职护士应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弥补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欠缺。3.2规范操作行为是降低针刺伤的重要环节。针刺伤是职业性HBV和HIV感染的最主要原因。针刺伤发生的原因与工作粗心、技术不熟练、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自我防护意识淡漠有关。护士在注射操作后习惯回套针帽,容易发生针刺伤。为避免针刺伤的发生,在操作过程中应要求护士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尽量避免回套针帽,如必须回套时,应采取单手操作,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即针帽放在治疗

7、台面上,一只手将使用过的注射器对准针帽套入。3.3保护性护理用具的使用,是减少针刺伤的有效防范措施。在个人防护中值得一提的是手套的应用。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时可能减少50%以上。使用标准锐器盒,针头在使用后不必做任何处理,立即放入不易刺穿的容器内。现已证明锐器盒的使用使针刺伤的发生率降低50%。3.4使用锐器毁型器。这是减少针刺伤发生的另一种方法。国内刘杰华的盒式安瓿助断器,也有效解决了护理工作中因掰安瓿而导致的锐器伤害。3.5改

8、进医疗用具,选择具有防护作用的医疗用具,安全留置针、自毁型注射器、无针正压接头、不暴露针头的一次性采血器等。3.6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合理安排人力资源。护理工作量的大小与针刺伤发生的频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因此,应补充适当的护士编制。护士长可采取科学的弹性排班,轮班的方法,减轻护理人员职业和心理方面的压力,减少针刺伤害。另外,工作环境安静,灯光明亮,患者配合良好都可以使操作过程中集中精力,有效减少针刺伤害的发生。3.7加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