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同法》预期违约制度的缺陷论文

论《合同法》预期违约制度的缺陷论文

ID:10750472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8

论《合同法》预期违约制度的缺陷论文_第1页
论《合同法》预期违约制度的缺陷论文_第2页
论《合同法》预期违约制度的缺陷论文_第3页
论《合同法》预期违约制度的缺陷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合同法》预期违约制度的缺陷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合同法》预期违约制度的缺陷论文..摘要:英美法系的预期违约分为明示预期违约和默示预期违约,它们在适用作用效力上存在不同之处我国《合同法》关于预期违约的规定从效力上看只规定了明示预期违约,而我国规定的不安抗辩权的效力与默示预期违约的效力“不谋而合”因此,提出将不安抗辩权吸收到预期违约制度中,使我国的预期违约制度更加完善关键词:预期违约;救济措施;不安抗辩权预期违约,又称先期违约期前违约,是英美法系特有的制度我国的预期违约制度是借鉴英美法系的预期违约制度而得来的,因此,论述我国《合同法》预期违约制度的缺陷,有必

2、要从英美法中的预期违约论起一、英美法中的预期违约英美法中,预期违约包括两种类型,即明示预期违约和默示预期违约明示预期违约制度起源于英国法院在1853年作出的关于霍切斯特诉德拉图尔案①的判决,它是指一方当事人在合同规定的履行期限到来之前明确肯定地表示他将不履行合同;默示预期违约制度起源于英国法院1894年辛格夫人诉辛格一案②,..它是指一方当事人在合同规定的履行期限到来之前其自身行为或某些客观情况表明他将不履行合同或不能履行合同明示预期违约和默示预期违约都是发生在合同有效成立后至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侵害的都是债权人

3、的期待权,同时,二者存在以下区别:第一,违约表现形式不同明示预期违约表现为一方当事人明确向另一方当事人表示他将不履行合同义务;而默示预期违约中,违约者并未以明示方式表明他将来不履行合同义务,而是对方当事人预见到他将于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时不履行或不能履行合同义务,但这种预见应是有根据的第二,违约者的主观方面不同明示预期违约表现为一方能够履行而不愿履行,违约者的主观状态只能是故意;而默示预期违约却表现为两种情形:一是一方当事人客观上没有能力履行合同,即失去履约能力;二是一方当事人客观上能够履行合同,但却不打算履行合

4、同因此,默示预期违约中违约者主观状态既可能是出于故意,也可能是出于过失第三,救济措施不同明示预期违约发生后,受害者享有一种被称之为非此即彼的救济措施,即受害方要么不接受对方预期违约的表示,等履行期限到来之后,要求对方实际履行,如果届时对方不实际履行,再按实际违约要求对方承担责任;要么接受对方预期违约的表示,立即解除合同并要求对方赔偿损失;而默示预期违约发生后,受害方享有的一个救济措施是中止履行合同,并立即通知对方要求其在一个合理的期限内提供将来能够履行合同的担保,而不是立即解除合同如果对方在收到通知后的一个合理

5、的期限内并未提供将来履行合同的充分担保,则默示预期违约就转化为明示预期违约,受害方就可像明示预期违约一样采取非此即彼的救济措施,以保护自己的利益二、《合同法》中预期违约的规定我国《合同法》第94条第2项和第108条规定了预期违约制度,将预期违约定义为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可见,《合同法》没有明确区分明示预期违约和默示预期违约第94条第1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即只要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对方当事人即取得单方解除

6、权隋彭生先生在其《合同法要义》中将此定义为重大预期违约,但他没有指出重大预期违约与一般预期违约的区别标准而第108条规定在第7章“违约责任”部分,就逻辑体系而言预期违约者承担的责任形式应是第7章所列的各种责任形式但第7章的规定并不包括默示预期违约特有的救济措施:受害方中止履行,要求对方提供履约担保所以,第94条第108条规定的预期违约只是明示预期违约,可见我国《合同法》未规定默示预期违约制度从第94108条还可以看出,《合同法》规定的明示预期违约制度的适用范围大于英美法系国家的规定在英美法中,明示预期违约仅适用

7、于一种行为,即一方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明确表示将不履行合同义务;而《合同法》规定的明示预期违约却适用于两种行为,即“一方明确表示不履行合同义务”和“一方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它包括了英美法中明示预期违约和默示预期违约的一部分将“一方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也定性为明示预期违约,必然不利于明示预期违约的准确界定因为,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为者的主观意思,但行为毕竟只是一种客观表现,有时行为者的一种主观意思要通过几个行为才能表现出来,有时从一个行为中又可以推测出行为者的几种可能的主观意思或许一方

8、当事人的行为确实能准确无误地表明当事人将不履行合同义务(比如特定物被销毁),但只要是行为就具有上述特征,且这只是当事人的一种推测(由于信息或客观情况所致,往往会出现偏差),应该给对方当事人一个申述的机会,因为对方当事人是否提供履约担保,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方行为是否已构成预期违约的进一步证明而且如何将此类行为与其他行为区分也是技术上很难做到的,正如隋彭生老师对此未设定区分标准一样所以,行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