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空气侧换热器结霜工况的动态模拟论文

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空气侧换热器结霜工况的动态模拟论文

ID:10769899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8

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空气侧换热器结霜工况的动态模拟论文_第1页
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空气侧换热器结霜工况的动态模拟论文_第2页
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空气侧换热器结霜工况的动态模拟论文_第3页
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空气侧换热器结霜工况的动态模拟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空气侧换热器结霜工况的动态模拟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空气侧换热器结霜工况的动态模拟论文摘要采用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的动态数学模型对空气侧换热器的结霜工况进行了模拟。模拟中同时考虑了结霜的密度和厚度随时间的变化,首次提出了结霜密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式。计算了不同工况下的结霜速度、霜的密度、霜的厚度随时间的变化。将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进一步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关键词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结霜动态模拟1前言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作业中央空调的冷热源有很多优势,如冬夏共用,设备利用率高;省去了锅炉房和一套冷却水系统;机组可安装在室外,节省了机房的建

2、筑面积;不污染环境等。因此该机组在气候适宜地区的中小型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机组在冬季运行时,当空气侧换热器表面温度低于周围空气的露点温度且低于0℃时,换热器表面就会结霜。结霜后换热器的传热效果急剧恶化.freel·K);R----水蒸气的气体常数,461.9/(kg·K);TS----霜表面的温度,K;pV----水蒸气的分压力,Pa;vV,vi----分别为水蒸气、冰的比容,kg/m3。ρfr,ρi----分别为霜、冰的密度,m3/kg;DS----霜表面水蒸气的扩散系数,m2/s。而霜的密度ρfr与换热器表

3、面的温度、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流速和结霜的时间等有关,结霜时间越长,霜的密度越大。计算时,先假设一个初始密度,由下式计算霜的导热系数,再计算霜密度和厚度的变化。(4)对于每一个时间步长Δt,霜密度的变化和厚度的变化为:(5)(6)式中:At----换热器的总换热面积,m2;δt----霜层的厚度,m。3模型的求解我们对空气侧换热器后个换热单元在不同工况下的结霜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该单元的结霜情况可以反映出整个换热器的结霜情况。空气侧换热器由160个这种换热单元组成。计算的换热器单元结构参数见表1,计算工况见表2。换

4、热器单元的结构参数表1管材铜管径Φ×0.15风向管排数4迎风管排数20管间距S125.4管间距S222mm翅片材料铝片型波纹片片厚0.2mm片间距2.0mm翅化系数17.8单根管长16m分液路数10在求解结霜的动态模型时,必须考虑结霜的密度和厚度随时间的变化,但在以往的结霜量计算中,均未同时考虑结霜的密度和厚度随时间的变化。如Д.А.Чирен-ко3建立了空冷器上结霜的数学模型,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由于假设霜层均匀分布,且霜的厚度随时间线性增加,而霜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使得模拟霜的厚度比实验值大20%

5、~30%。计算工况表2工况编号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量(m3/h)蒸发温度(℃)过热水度(℃)冷凝温度(℃)过冷度(℃)制冷剂流量(kg/s)1A0651062-1355050.0096B0751062-1355050.0096C0851062-1355050.00962D-4651062-1355050.00816E-4751062-1355050.00816F-4851062-1355050.00816本文根据一些实验数据和结霜密度的变化规律,首次提出了结霜密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式,并认为在刚开始结霜时,结

6、霜量度要是增加霜的厚度,而密度变化很小。随着时间的推移,霜厚度的增加变缓,而密度变化增加,而且霜的密度随时间呈抛物线规律变化。由稳态模型和公式(3),可以计算出用于霜密度变化的结霜量变化率,并把这一值认为是结霜终了时霜密度的变化。根据霜的密度随时间呈抛物线的变化规律以及一些实验数据,拟合出了霜的密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对于表2中所列的工况1,用于霜密度变化的结霜量变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7)式中为结霜的时间,min。为验证所建的换热器结霜模型正确性,将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我们采用文献4中的实验数据。实验

7、是日本工业标准(JapaneseIndustrialStandard)的结霜条件下进行的,我们找出最接近的实验工况的模拟工况(即工况C)进行比较,实验工况与模拟工况见表3,实验换热器与模拟换热器的结构参数基本相同。实验工况与模拟工况表3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制冷剂温度(℃)迎面风速(m/s)实验工况1.585-7.53.3模拟工况085-132.5由于实验工况与模拟工况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不同,因此单纯地比较结霜量的变化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为此提出了单位换热面积结霜量的概念,即结霜量与总换热面积之比。实验工况与模拟工

8、况的单位换热面积结霜量变化见图1。由图可见,模拟值与实验工况的条件略有差异造成的,因为模拟工况的蒸发温度比实验工况低,且迎面风速小,而蒸发温度越低,结霜量越多;迎面风速越低,结霜量也越多。这两方面的因素造成了模拟值略大于实验值。通过比较进一步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图2为空气温度一定(0℃)时,不同相对湿度(65%、75%、85%)下结霜速率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