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任力视角下高校教师招聘体系探究论文

胜任力视角下高校教师招聘体系探究论文

ID:10782779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8

胜任力视角下高校教师招聘体系探究论文_第1页
胜任力视角下高校教师招聘体系探究论文_第2页
胜任力视角下高校教师招聘体系探究论文_第3页
胜任力视角下高校教师招聘体系探究论文_第4页
胜任力视角下高校教师招聘体系探究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胜任力视角下高校教师招聘体系探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胜任力视角下高校教师招聘体系探究论文摘要:高校教师的质量决定着高等教育的质量,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提高教师招聘的效果是高等院校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把教师胜任力有机运用于招聘环节,提出基于胜任力的高校教师招募、选摘要:高校教师的质量决定着高等教育的质量,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提高教师招聘的效果是高等院校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把教师胜任力有机运用于招聘环节,提出基于胜任力的高校教师招募、选拔、试用期引导与考核的具体操作方式,以此探究更科学的高校教师招聘体系。关键词:高校教师胜任力招聘选拔0引言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张,与此同步的

2、是高校教师数量的急剧增长,全国高校教职工数量从1999年的106万,其中专任教师42.6万,增长到2006年的187万,其中专任教师107.6万。七年期间专任教师增速152%,而这个庞大的群体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1高校招聘体系存在的问题我国高校对教师的招聘活动基本上沿袭着传统的程序和做法,传统的考核办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它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和缺陷。1.1人力资源招聘计划不够具体我国高校教师聘用管理中,师资需求是由人事部门组织各学院通过报年度需求量,再汇总形成总的需求计划,经学校党委开会讨论通过实施,缺乏具体的人力资源规划和

3、岗位工作分析。通常在高校的招聘信息中包括学校概况、需求专业及学历要求、优惠政策、应聘者应提供材料、联系办法等,而对于教师岗位的说明和特殊要求甚少提及。1.2对拟招聘岗位素质要求不够全面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校教师招聘,过多看重文凭和专业而忽略其他,只要专业对口,学历越高,其他要求越松。对于博士学历的应聘者,通常对其科研成果、研究方向进行评估就作出了录用决策,缺乏考察其职业道德、思想价值观念、团队合作意识等。1.3甄选测试方式不够科学国内高校招聘教师的甄选方式基本上是人事部门经过简历的筛选后,组织一次面试,后选择某一课程试讲一次,就决定是否聘用。面试常常采用非结构化

4、面试的方式。这种面试方法具有面试问题的不确定性、面试过程的发散性、评分标准的模糊性等特点,因此,对主考官要求很高,而我们很多高校很少对面试主考官进行必要培训与面试前必要的指导,因此,容易出现很多问题。1.4试用期引导与考核针对性不够强试用期给新录用教师提供了了解与适应院校及系部、熟悉教学科研岗位的好机会,同时,也让高校有机会观察新教师的工作表现是否是否与岗位的要求一致。然而,大部分高校在新教师报到后,只是组织岗前培训让大家了解学校历史传统、学科专业发展状况及各项规章制度等,没有积极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引导帮助新教师。试用期间院(系)考核主观性强、针对性较差,

5、试用期结束前,人事部门组织院(系)负责人沟通一次,就可以决定一名教师的转正与否了。2胜任力视角下高校教师招聘体系构建的意义1973年,哈佛大学的戴维·麦克里兰德教授提出了“胜任能力”概念,英文为petency,并建立了冰山模型式的胜任能力模型,从品质和能力层面论证了个体与岗位工作绩效的关系。他认为可以用个体的态度、价值观和自我形象、动机和特质等潜在的深层次特征,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表现优秀者和表现一般者区分开来。这些区别特征后被称作胜任能力,而胜任能力是决定工作绩效的持久品质和特征。个体心理学指出,越是内在的、深层的素质,越不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且对工

6、作业绩的预测作用就越强,效果就越稳定。因此,新时期高校教师胜任力结构模型应由三部分构成:知识素质、能力素质、人格素质。胜任力视角下的招聘体系能够克服拟招聘教师素质要求不全面不具体的缺点,能提高选拔测试的效度与信度,并能加强新教师试用期引导与考核的针对性,有利于增强高校新进人员的匹配性,有利于促进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实现教师“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3胜任力视角下的高校教师招聘体系探究3.1基于教师胜任力的招募3.1.1明确师资要求国内高校对招聘权的划分有两种模式:一是分权式,由院系等具体用人部门提出人选,由学校决定是否聘用,具体用人部门的意见具有相当的影

7、响力;另一种是集权式,具体用人部门的权利是虚的,实际的决定权在学校。两种模式各有弊端。而事实上,院系是具体的用人部门,他们最清楚需要具备什么知识,擅长哪一领域的师资力量,而人事部门更关注教师职业道德、且更清楚学校的发展目标、文化背景等,因此,实践中应该加强两部门的合作,发挥各自的特长,一方面积极配合建立本校的教师胜任力通用模型,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招聘中明确更加具体的素质要求。3.1.2选择招募渠道招募的渠道可以分为内部招募和外部招募两种,随着高校专业的调整以及各专业招生规模的增减,教师在高校内部也发生着流动,也即在高校内部存在着内部劳动力市场,这是高校宝贵的资源

8、,当内部出现师资力量结构性不平衡时,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