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的研究进展论文

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的研究进展论文

ID:10800605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8

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的研究进展论文_第1页
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的研究进展论文_第2页
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的研究进展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的研究进展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的研究进展论文[摘要]磷酸奥司他韦(OS)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型的抗流感病毒药物。本文主要介绍了其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机制、药动学、适应证与用法用量、在我国人群中的临床使用研究情况及主要不良反应。与现有其他类型的药物相比,OS对流行性感冒的疗效更好。[关键词]磷酸奥司他韦;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感染鼻、窦、咽喉、肺、中耳等部位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人群的年患病率在高发年份可达8%~30%。流感病毒经常变异,从而较易对目前常用的一些抗流感病毒药物(如金刚烷胺等)产生耐药性,如何更有效的防治流感一直是医学界的热门话题

2、。磷酸奥司他韦(oseltamivir,OS)以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为进攻靶位,具高度选择性,口服给药对A型、B型流行感冒病毒及其变异毒株有强效抑制作用,现将其相关信息进行综述以供临床参考。1基本信息1.1通用名OseltamivirPhosphate1.2商品名Tamiflu,达菲1.3英文化学名(-)Ethyl(3R,4R,5S)4acetamido5amino3(1ethylpropoxy)cyclohex1ene1car2boxylatemonophosphate1.4中文化学名(-)(3R,4R,5S)4乙酰胺基5氨基3

3、(1乙基丙氧基)1环己烯1羧酸乙酯单磷酸盐1.5分子式C16H28N2O4H3PO42作用机制A型和B型流行感冒病毒表面均有神经氨酸酶.freelin后被吸收,75%以上的口服剂量以羧酸OS进入体循环,同时进入体循环的磷酸OS<5%。磷酸OS和羧酸OS的血浆浓度与服用剂量成正比,且不受进食的影响,服药后2h~3h血药浓度到达最高峰浓度。羧酸OS在体内的平均分布容积约为23L,其在肺、气管、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鼻黏膜、中耳均有积聚,且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低(约为3%),不易发生药物间的置换作用。吸收的OS主要以羧酸OS形式由尿排出,尿中的累积排泄率为70%~80

4、%,清除半衰期6h~10h。4适应证与用法用量磷酸OS用于防治A型和B型流行感冒病毒感染。一般治疗剂量为成人75mg/次,2次/d,连服5d,在流行感冒症状开始的2天内即应开始治疗[1]。预防剂量为成人75mg/次,1次/d,连服7d,最长可服用6周。儿童体重15kg者用30mg,15kg~23kg者用45mg,24kg~40kg者用60mg,>40kg者用75mg,1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肝功能不全者和老年人不需调整剂量,对于肾功能不全者,若其肌酐清除率>30ml/min则不需调整剂量,对肌酐清除率<30ml/min者,一般治疗剂量降为75mg/次,1次/d,连服5

5、d。目前尚没有肾功能衰竭者(肌酐清除率<10ml/min)的相关研究数据,所以对这一人群用药时要慎重。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由于尚缺乏足够数据进行用药安全性的评价,故均不推荐使用。5临床应用一项随机、对照、开放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显示[2]: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或慢性心脏疾病的受试者随机接受磷酸OS75mg,2次/d,共5d试验组27例或只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29例。试验组和对照组流行感冒症状平均缓解时间分别为(110±126)h和(174±93)h,差异有显著性(P=0.039);症状总评分以曲线下面积(AUC)表示,

6、分别为(817±467)分和(1435±647)分,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02)。两组流行感冒平均发热持续时间分别为(57±45)h和(104±77)h,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98)。试验组恢复到感染流行感冒前基础状态所需时间平均为6d,.freelg,2次/d,共5d;对照组(26例)服用症状缓解药物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治疗组发热持续时间比对照组平均缩短25h,平均缓解时间分别为(39.49±21.87)h和(63.63±29.47)h,差异有显著性(F=255.60,P0.01)。两组其他症状总评分AUC差异有显著性(F=86.83,P0

7、.001),治疗组比对照组症状总评分减少160.21分(30.21%)。其他流行感冒症状持续时间治疗组比对照组平均缩短达20h。平均缓解时间分别为(41.45±28.58)h和(61.78±35.24)h(F=108.22,P0.001)。治疗组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1.53%和43.01%,χ2=61.18,P0.001)。应用抗生素总天数治疗组少于对照组。密切接触人群第二代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59%和12.88%,F=19.73,P0.001)。两组观察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分别为3.7%和4.2%,χ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