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论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ID:10801258

大小:5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8

论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_第1页
论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_第2页
论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_第3页
论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_第4页
论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海南大学西方政治思想史论文题目:论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学号:20090704310053姓名:张丽荣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年级:2009级系别:行政管理系专业:行政管理指导教师:王欣完成日期:2012年12月27日9论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摘要】马丁·路德是16世纪伟大的宗教改革家,他破除了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力,结束了基督教一统欧洲的局面,实现了信仰自由及新教与天主教平等的地位。马丁·路德所处时代的德国四分五裂,没有统一的中央集权,教廷腐朽不堪,贪恋世俗权力。然而正是这个时代赋予了马丁·路德改革的力量,尽管他一路走来经历无数生死劫难,最终却取得

2、了改革的成功。关键词:路德宗教改革因信称义一、宗教改革运动的背景(一)阶级背景15世纪到16世纪,新兴市民资产阶级(或者说是从事商业活动的市民阶层)经济力量不断增长,成为王侯政权所承认的合法集团,并提出了改革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生产关系的初步要求:第一,结束封建割据的分裂局面。当时德国封建割据状况十分严重,由无数的小邦、公国、大公国、最大公国、伯爵领地、男爵领地和帝国自由市场等组成。这种分裂状况导致王权衰落,无力抵制罗马教会,任由教皇剥削。第二,传播资产阶级思想和生活方式。当时的基督教神学和天主教会具有无上的权威,把追求利润的商业活动斥为罪恶,主

3、张遏止商业;另一方面,在中世纪,人的肉体欲望,甚至人的肉体存在本身都被视为是有罪的,认为只有严格禁欲,人才能以全身心侍奉上帝。薄伽丘在他的《十日谈》中对这种违背人的本性的做法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他说:世上有多少男女,头脑都是那么简单,以为女孩儿家只要前额罩上一重白面纱,脑后扯着一块黑头巾,就再也不是一个女人了,再也不会思春了,仿佛她一做了修女,就变成了一块石头似的。正是因为中世纪的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人们才将之称为黑暗的中世纪。(二)宗教背景罗马天主教会一方面宣扬禁欲主义,另一方面又利用手中的种种特权,巧立名目攫取金钱。教会的奢侈豪华,挥霍无度,对新

4、兴的市民资产阶级形成了一种沉重负担。西班牙著名讽刺作家爱拉斯谟这样评价当时的教皇和主教,他说这些披着神圣外衣的教皇主教,并不执行拯救教徒灵魂的使命,9而是把教徒交给基督去看管,自己却钻营宗教的买卖,如贩卖赎罪券及买卖圣职等。莎士比亚也谴责封建特权阶层的头面人物像猪一般懒惰、狐狸一般狡猾、狼一般贪婪、狗一般疯狂、狮子一般凶恶。中世纪末,贪污腐败盛行,教士公然纳妾,人们慨叹作为道德典范的教士已由道德的化身变成魔鬼的代名词,以致有人说:连顽固的魔鬼不敢做的事,声名狼藉而又不服从上帝的僧侣都会毫不犹豫地去干。因此,改革道德、重建教会势在必行。于是,到了十六

5、世纪,先是在德国,接着在瑞士、英国、法国以及北欧诸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震撼教廷的宗教改革运动。在这场改革浪潮中,以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最具代表性,他们的宗教哲学思想也是宗教改革的理论旗帜。(三)宗教改革的对象首先,反对罗马教皇对各国教会的控制,否定天主教会和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力;其次,反对烦琐的、挥霍浪费的宗教仪式和赎罪等消极活动;第三,不承认教会享有解释圣经教义的绝对权威,强调教徒应以个人阅读和信仰圣经为基础,直接与上帝相通,勿须神职人员或教会做中介,也不需要宗教仪式等。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思想“因信称义”是路德宗教改革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为

6、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的创始人,路德是罗马帝国时期神学家奥古斯丁的追随者,他继承了其宗教神学中的原罪说,但对从原罪到拯救的理论有所发展,提出了“因信称义”说。在罗马教会所宣扬的善行称义说的影响下,路德曾在圣奥古斯丁修道院过着极端禁欲的生活,以顽强的毅力执行补赎制度。然而这种苦修仍然使他丝毫没有与上帝取得联系的体验。因此,路德对传统的所谓苦修善行可以得救的说法产生了怀疑,并转而求助于神秘主义,在那里他看到了所苦苦寻求的希望。神秘主义认为,基督徒生活最根本的是个人灵魂和上帝合一,可以不看重教会日常生活中外在的形式。路德开始感到原

7、先无法求得的心灵的安宁,不是因为它的善行不够,而是这种方式本身是不正确的。义人(信徒)可以靠信仰而生存和得救,这就是因信称义。路德对“因信称义”作了较为系统的诠释,并且赋予了它新的时代意义。9(一)“因信称义”强调的是信仰的作用。只要有虔诚信仰就可以与上帝沟通,最终获得上帝的救赎。这一思想在16世纪还有利于培养资产阶级的精神自由和个人主义,因为,个人通过虔诚信仰就可以获得灵魂救赎实际上使人摆脱了各种教规和繁琐的仪式,把人从教会的种种束缚中解放了出来,给人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此外,强调信仰中个人的作用还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一种体现。个人主义是资产阶级世

8、界观的核心,从本质上讲,它是主体意识的觉醒,表现为个性的发展和才能的展示,主张靠自己去获得成功,无论是赢得荣誉、地位,还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