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ID:10804204

大小:2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08

“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研究”开题报告_第4页
“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研究”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研究”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教育学会小学德育研究分会山东省教学研究室“十二五”规划课题《以“校长为首,品德课程为主”构建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实验研究》子课题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研究课题负责人负责人所在单位研究的起止时间2011年6月——2012年12月9“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研究”开题报告根据山东省教研室于2011年6月23—26日在滨州市邹平县召开的《以“校长为首,品德课程为主”构建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实验研究》课题开题会议精神和下发的开题报告,结合我校承担的子课题研究内容,特制订本子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告

2、诉我们,一个人要有是非观念,要明辨善恶,要有良好的品德。自古以来,中国就重视道德教化,孔子曾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中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工作却仍需进一步加强。世纪之交,中央确定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任务,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

3、见》指出:“对小学生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青少年是我们未来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道德素质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新一代国民的道德水平,而青少年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良好品德的养教育。因此,坚持从小学生的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入手,有利于克服德育工作中追求“高、大、全”的弊端,有利于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而且对推进素质教育,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都具有重要意义。9百行德为首,立德育为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坚持德育为先是纲要战略主题的首要目标……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

4、学的各个环节……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少年儿童是整个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也是成长中的小公民。他们道德素质的发展状况,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帮助广大少年儿童养成良好品德,既是少年儿童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少年儿童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标,而且他们的道德素质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新一代国民的道德水平。由此,我校提出“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研究”课题是有现实意义的,该课题也被批准为山东省“十二五”规划课题《以“校长为首,品德课程为主”构建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实验研究》子课题。二、课题研究指

5、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实用有效”的原则,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空洞说教和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采取适宜的途径策略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三、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我国的养成教育可谓源远流长,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对后世养成教育产生了长远的影响。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有“习子童蒙,圣功也”的观点,进一步主张把养成教育作为儿童德育的有效途径。9本世纪70—80年代,前苏联心理学家们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系统地研究了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特征,认为

6、小学儿童的完整品德是在学校中遵守明确的道德要求、准则和行为规范而形成的。他们强调儿童道德习惯的养成在儿童个性形成与品德发展中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我国著名心理学专家林崇德教授在他的《品德发展心理学》中指出,由于年龄所致,小学生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道德认识比较肤浅,只知道“应该去做”,但对“为什么这样做”缺乏理解,具有外部调节向内心自觉发展的特点,“要从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入手,这的确是发展小学儿童品德的最有效的途径”。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就是根据中国传统美德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的启蒙和培养,以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其次,抓好养成教

7、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的时代要求。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时期,党的十七大制定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的奋斗目标,使我国成为“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新的奋斗目标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是必须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的公民,而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则是义不容辞的义务。9第三,抓好养成教育,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就

8、我国目前小学教育的实际看,在德育中,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