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及脊髓解剖说明

脊柱及脊髓解剖说明

ID:10812348

大小:2.25 M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8

脊柱及脊髓解剖说明_第1页
脊柱及脊髓解剖说明_第2页
脊柱及脊髓解剖说明_第3页
脊柱及脊髓解剖说明_第4页
脊柱及脊髓解剖说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脊柱及脊髓解剖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脊柱及脊髓解剖说明(E-mail:chenjianghua@hotmail.com)脊髓(spinalcord)起源于胚胎时期神经管的末端,原始神经管的管腔形成脊髓中央管。脊髓是中枢神经的低级部分,在构造上保留着节段性,与分布于躯干和四肢的31对脊神经相连。脊髓与脑的各部之间有着广泛的纤维联系,正常状态下,脊髓的活动是在脑的控制下进行的。一、位置和外形脊髓位于椎管内,呈前、后稍扁的圆柱形,外包3层被膜,与脊柱的弯曲一致。脊髓上端在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下端变细呈圆锥状,称脊髓圆锥(conusmedullaris),约平对第1腰椎下缘(新生儿

2、可达第3腰椎下缘),全长约42~45cm,最宽处横径为1~1.2cm,重约20~25g。脊髓圆锥向下续为一条结缔组织细丝,即终丝(filumterminale),止于尾骨的背面,起固定脊髓的作用。脊髓全长粗细不等,有两个梭形膨大,上方的称颈膨大(cervicalenlargement),从第4颈髓节段至第1胸髓节段。下方的称腰骶膨大(lumbosacralenlargement),从第1腰髓节段至第3骶髓节段。两个膨大的形成是由于此处神经细胞和纤维数目增多所致,与四肢的出现有关。脊髓表面有6条平行的纵沟,前面正中较明显的沟,称前正中裂(an

3、teriormedianfissure),后面正中较浅的沟为后正中沟(posteriormediansulcus)。这两条纵沟将脊髓分为左右对称的两半。脊髓的前外侧面有1对前外侧沟(anterolateralsulcus),有脊神经前根的根丝附着;后外侧面有1对后外侧沟(posterolateralsulcus),有脊神经后根的根丝附着。此外,在颈髓和胸髓上部,后正中沟和后外侧沟之间,还有一条较浅的后中间沟(posteriorintermediatesulcus),是薄束和楔束在脊髓表面的分界标志。脊髓上端在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下端变细呈

4、圆锥状,称脊髓圆锥(conusmedullaris),约平对第1腰椎下缘(新生儿可达第3腰椎下缘),全长约42~45cm,最宽处横径为1~1.2cm,重约20~25g。脊髓圆锥向下续为一条结缔组织细丝,即终丝(filumterminale),止于尾骨的背面,起固定脊髓的作用。由于脊髓上端连于延髓,位置固定,导致脊髓节段的位置高于相应的椎骨,出生时脊髓下端已平对第3腰椎,至成人则达第1腰椎下缘。由于脊髓的相对升高,腰、骶、尾部的脊神经根,在穿经相应椎间孔合成脊神经前,在椎管内几乎垂直下行。这些脊神经根在脊髓圆锥下方,围绕终丝聚集成束,形成马尾

5、(caudaequina)。脊髓在外形上没有明显的节段标志,每一对脊神经前、后根的根丝附着处即是一个脊髓节段。由于有31对脊神经,故脊髓可分为31个节段:即颈髓8个节段(C1~C8)、胸髓12个节段(T1~T12)、腰髓5个节段(L1~L5)、骶髓5个节段(S1~S5)和尾髓1个节段(C0)。胚胎早期,脊髓几乎与椎管等长,脊神经根基本呈直角与脊髓相连。从胚胎第4个月起,脊柱的生长速度快于脊髓,致使脊髓的长度短于椎管。由于脊髓上端连于延髓,位置固定,导致脊髓节段的位置高于相应的椎骨,出生时脊髓下端已平对第3腰椎,至成人则达第1腰椎下缘。由于脊

6、髓的相对升高,腰、骶、尾部的脊神经根,在穿经相应椎间孔合成脊神经前,在椎管内几乎垂直下行。这些脊神经根在脊髓圆锥下方,围绕终丝聚集成束,形成马尾(caudaequina)。因第1腰椎以下已无脊髓,故临床上常选择第3、4腰椎棘突间进行穿刺,避免损伤脊髓。成人脊髓的长度与椎管的长度不一致,所以脊髓的各个节段与相应的椎骨不在同一高度。成人上颈髓节段(C1~C4)大致与同序数椎骨相平对,下颈髓节段(C5~C8)和上胸髓节段(T1~T4)约与同序数椎骨的上1块椎骨相平对,中胸髓节段(T5~T8)约与同序数椎骨的上2块椎骨相平对,下胸髓节段(T9~T1

7、2)约与同序数椎骨的上3块椎骨相平对,腰髓节段约平对第10~12胸椎,骶髓、尾髓节段约平对第1腰椎。了解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高度,对判断脊髓损伤的平面及手术定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二、脊髓的内部结构脊髓由围绕中央管的灰质和位于外围的白质组成。在脊髓的横切面上,可见中央有一细小的中央管(centralcanal),围绕中央管周围是呈“H”形的灰质(graymatter),灰质的外围是白质(whitematter)。(灰质白质具体说明见脊柱ppt)在纵切面上灰质纵贯成柱,在横切面上,这些灰质柱呈突起状称为角。每侧的灰质,前部扩大为前角(柱),

8、后部狭细为后角(柱),他由后向前又可分为头、颈和基底3部分。前、后角之间的区域为中间带,在胸髓和上腰髓(T1~L3),中间带外侧部向外伸出侧角(柱),中央管前、后的灰质分别称为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