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考研政治冲刺讲义—马原、史纲、思修

2017年考研政治冲刺讲义—马原、史纲、思修

ID:10829458

大小:100.45 KB

页数:58页

时间:2018-07-08

2017年考研政治冲刺讲义—马原、史纲、思修_第1页
2017年考研政治冲刺讲义—马原、史纲、思修_第2页
2017年考研政治冲刺讲义—马原、史纲、思修_第3页
2017年考研政治冲刺讲义—马原、史纲、思修_第4页
2017年考研政治冲刺讲义—马原、史纲、思修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年考研政治冲刺讲义—马原、史纲、思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7研友考研政治冲刺讲义(马原部分)一、导论+科社专题(鸡肋考点,只考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的思想渊源。2、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广义的马克思主义):马恩、列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辩证唯物主义(解决人与自然关系)与历史唯物主义(解决人与社会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大理论发现。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根源:A资本主义

2、的发展—经济社会根源B思想根源—三大来源C实践根源—三大工人运动5、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6、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和最鲜明的特征。7、实现物质财

3、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8、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也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即16—1758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其代表人物是英国人莫尔和意大利人康帕内拉;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其代表人物是法国人摩莱里和马布里;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是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巅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但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必要性,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要求埋葬资本主

4、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9、社会主义的两次飞跃:空想到理论;理论到实践俄国十月革命后的发展进程: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其中重点掌握新经济政策—发展商品经济)10、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其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人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其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各种条件所决定的。11、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其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

5、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其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1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第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阶级消灭了,阶级剥削和压迫不复存在.阶级斗争也随之消失。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即“三大差别”必然归于消失。由于阶级的消失,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军队、警察、监狱等将失去作用,国家也将消亡。第三、每个

6、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58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13、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或“两个不可避免”)。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

7、决不会出现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有着内在的联系,应该结合起来加以理解。二、唯物论专题(选择题+大题)1、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其二,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第一方面是根本性的方面。唯物主义的分类: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马克

8、思主义唯心主义的分类: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