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铁路哈尔滨至佳木斯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新建铁路哈尔滨至佳木斯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ID:10848377

大小:87.34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8-07-08

上传者:U-3266
新建铁路哈尔滨至佳木斯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1页
新建铁路哈尔滨至佳木斯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2页
新建铁路哈尔滨至佳木斯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3页
新建铁路哈尔滨至佳木斯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4页
新建铁路哈尔滨至佳木斯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建铁路哈尔滨至佳木斯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 新建铁路哈尔滨至佳木斯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一三年十月 目  录1项目简介………………………………………………………………(1)1.1项目背景…………………………………………………………(1)1.2编制依据…………………………………………………………(2)2工程简介………………………………………………………………(5)3环境现状………………………………………………………………(6)4方案比选………………………………………………………………(8)5环境影响………………………………………………………………(10)5.1生态系统…………………………………………………………(10)5.2声环境……………………………………………………………(11)5.3振动环境…………………………………………………………(15)5.4地表水……………………………………………………………(15)5.5空气环境…………………………………………………………(16)5.6电磁环境…………………………………………………………(16)5.7固体废物…………………………………………………………(17)5.8社会环境…………………………………………………………(17) 5.9土壤侵蚀…………………………………………………………(18)5.10景观影响…………………………………………………………(18)6.缓解措施………………………………………………………………(18)6.1生态减缓措施 …………………………………………………(19)6.2噪声减缓措施 …………………………………………………(19)6.3振动减缓措施 …………………………………………………(28)6.4地表水环境减缓措施……………………………………………(31)6.5空气环境减缓措施………………………………………………(31)6.6电磁环境减缓措施………………………………………………(32)6.7文物古迹减缓措施………………………………………………(32)6.8其他影响减缓措施………………………………………………(32)7环境管理计划…………………………………………………………(33)7.1目的………………………………………………………………(33)7.2管理和监督结构…………………………………………………(33)7.3环境监测 ………………………………………………………(33)7.4机构的加强和训 ………………………………………………(35)8公众参与………………………………………………………………(35)9环保投资估算…………………………………………………………(36)10结论……………………………………………………………………(37)    新建铁路哈尔滨至佳木斯铁路环境影响评价简本1项目简介 本文件是铁道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国铁项目Ⅰ的环境影响评价执行小结。文件概括性的总结了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管理计划中的主要内容,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质量适用标准、项目建设对项目区域内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重大潜在不利影响、替代方案比选、缓解措施设计、公众参与调查程序以及项目的环境管理计划。本小结在提供给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审查的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份简要的环境报告提供给环保部门、业主、受影响群体、非政府组织和广大群众。1.1项目背景哈尔滨至佳木斯铁路位于黑龙江省的中东部,地处松花江南岸的哈尔滨市与佳木斯市,线路起自哈尔滨站,经宾县、方正县、依兰县至佳木斯市的佳木斯站,途经两市三县。线路全长343km。本工程的实施可强化东北路网主骨架、优化东北快速客运网布局,为黑龙江省打造又一条快速铁路通道,对于缓解哈佳通道运量与运能矛盾,保障“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线经哈大客专,连通全路客运专线网,拓展了快速客运网覆盖半径,本工程的实施将大大压缩黑龙江省东北部与哈尔滨,乃至关内间的时空距离。同时本线的建设可承担沿线地区货物运输需求,为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为佳木斯与哈尔滨间提供了一条快速货运通道,可承担佳木斯及以远与哈尔滨及以远具有较高时效性货物的运输,可提高沿线整体货运服务水平,促进东北振兴规划的实施。 修建本线对于保障中俄口岸铁路后方通路畅达,加快相关口岸站发展,增进中俄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分工协作、互补共赢,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繁荣东北边疆具有重要作用。本线的建设可承担沿线地区货物运输需求,为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为佳木斯与哈尔滨间提供了一条快速货运通道,可承担佳木斯及以远与哈尔滨及以远具有较高时效性货物的运输,可提高沿线整体货运服务水平,促进东北振兴规划的实施。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于2012年7月完成了《新建铁路哈尔滨至佳木斯铁路工程修改可行性研究(送审稿)》,2012年7月铁道部鉴定中心组织了审查,于9月完成了《新建铁路哈尔滨至佳木斯铁路修改可行性研究(鉴后修改)》,2012年11月初完成了《新建铁路哈尔滨至佳木斯铁路修改可行性研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委托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组织专业评价人员赴现场进行了踏勘和资料收集,走访了地方环保、水务、林业、国土资源、文物等有关部门,了解了直接受影响人群对项目建设的意见和要求。环评单位于2010年6月向世行提交了该项目的世行版环评报告书(第一版),2010年7月通过了世行代表团的预评估,根据预评估的备忘录,评价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TSDI)对报告书进行了修改,并于2010年9月完成了本报告书以及环境管理计划和环境影响摘要的编制。 本次由于工程设计发生变更,根据工程变更情况重新编制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13年8月完成了本报告书以及环境管理计划和环境影响摘要的编制。本项目建设将引起噪声提高、土地占用、生态系统干扰、社区分割以及水土流失和再安置等问题,属于A类建设项目。1.2编制依据在编制环评文件时,国内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环评导则与世界银行的安全政策均作为编制的依据,具体如下:1.2.1环境保护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9年1月1日实施,年2004年8月28日第二次修订)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施行)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施行)10.《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8年1月1日施行)11.《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施行)1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10月28日施行)1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5年1月1日施行,1998年4月29日修正)14.《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989年3月1日施行) 1.2.2环境保护法规、条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27号《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1993年8月10日实施)3.国发【1996】31号“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4.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5年12月14日)5.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2月14日颁布)6.《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12月1日施行)7.《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1999年1月1日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年6月3日施行)9.《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1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2004年6月26日)11.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建设部、水利部、家林业局国土资发〔2005〕196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农田保护有关工作的意见》12.国土资发【2004】237号“关于印发《关于完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查报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13.国土资发【2004】238号“关于印发《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的通知”14.国发明电【2004】1号《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等行为的紧急通知》1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铁道部环发【2001】108号《关于加强铁路噪声污染防治的通知》16.铁运【2004】52号《转发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等行为的紧急通知》 17.环发【2004】24号“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18.铁计【2001】8号“转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19.铁路环境保护规定(1997年4月23日,铁道部铁计【1997】46号)20.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27号《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1993年8月10日施行)21.铁建设函【2004】551号《关于印发<铁路绿色通道设计暂行规定>的通知》22.铁道部、水利部铁计【1999】20号文《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规定》2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1日施行)24.《水利部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保【2003】89号)25.《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关于贯彻落实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通知》(1999年)26.《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条例》(1995年4月1日施行)27.《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2003年8月1日起施行)28.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3年12月1日施行;29.《哈尔滨市水污染防治管理办法》(2001年1月1日施行)30.世界银行安全保障政策,适用于本项目的有:《环境评价》(OP/BP/GP4.01及其附件)   《非自愿移民》(OP/BP4.12)2 工程简介 哈尔滨至佳木斯铁路位于黑龙江省的中东部,地处松花江南岸的哈尔滨市与佳木斯市,线路起自哈尔滨站,经宾县、方正县、依兰县至佳木斯市的佳木斯站,途经两市三县(具体位置见附图1)。哈佳铁路工程全长343.0km(其中利用哈站改工程的1.242km,另改造滨江线4.987km,新建线路336.8km)。设计时速200km/h。区间线路按采用重型轨道标准,采用60kg/m钢轨,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一级碎石道砟道床。哈佳铁路正线共设14个车站,哈佳铁路起点为哈尔滨枢纽哈尔滨站(本次无工程),讫点为佳木斯枢纽佳木斯站。沿线设宾西北、宾西东、宾州、胜利镇、双龙湖、方正、得莫利、高楞、达连河、依兰、宏克力、平安屯和佳木斯站,预留车站4个,分别为赵安屯、宾安、日兴屯站和兴华站,哈尔滨站和佳木斯站为接轨站,平安屯站为客运站,宾西东站为越行站,其余均为新建中间站。正线桥梁总长度154064.01双延米/135座,占新建线路全长的45.74%;新建涵洞413座。全线共有隧道6座,均为双线隧道,隧道总延长9845m,占新建线路总长度的2.92%。全线桥隧比为47.79%。新增永久用地1548.17hm2,土石方总量5045.79×104m3。本工程设计年度为近期2025年,远期2035年。全线2014年1月正式开工,于2018年6月底正式开通运营,总工期4.5年。全线概算总额3389109.93万元,其中静态投资2920189.77万元。 本项目的主要技术标准见表2-1。2-1 哈佳铁路工程主要技术标准序号项 目技术标准1铁路等级Ⅰ级2正线数目双线3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200km/h4最小曲线半径一般3500m,困难2800m5最大坡度13‰6线间距4.4m7牵引种类电力8机车类型动车组;客运机型为SS9;货运机型为SS49到发线有效长度1080m10闭塞方式自动闭塞3环境现状3.1自然环境哈佳铁路沿线范围属中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区,年均降水量469-537mm。路线所经地带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严寒干燥;夏季受副热带海洋气团的影响,气候炎热多雨,春秋两季因冬夏季风交替,气候多变,春季多大风,降水少蒸发快,易发生干旱,秋季多寒潮侵袭,降温急剧,易发生冻害。按对铁路工程影响的气候分区属严寒地区。沿线地形主要为冲洪积平原及低山、丘陵区。哈尔滨至宾县主要为松花江冲洪积平原,宾县至佳木斯主要为丘陵区,佳木斯处于三江 平原北部边缘地带,海拔高度在100m~500m之间,其中宾县到方正及高楞到依兰,多为林区,且树林茂密。沿线河流属松花江水系,较大河流有牡丹江、倭肯河、蚂蚁河、蜚克图河等。3.2生态敏感区本项目在评价范围内仅穿越方正龙山森林公园的休闲娱乐区,工程建设对其影响较小。不经过国家或地方设立的其他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生态敏感区。3.3生态环境本工程全线属于温带草原区域—东部草原亚区域—温带北部草原地带和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域—温带北部针阔叶混交林地带。沿线植被类型以天然林、人工林、灌丛、草甸草原、沼泽和农田为主,地表植被主要为次生植物,线路所经区域的森林植被覆盖较好,但地域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方正线、依兰县和佳木斯市郊。本项目区农田广布,主要为耕地和果园,另有少量荒地、林地和水塘等。由于沿线所人为开发活动频繁,加之既有公路长期运营,工程范围内野生珍稀濒危动物仅有迁徙季节路过该区域的部分鸟类,占地范围亦未发现需要保护的珍稀植被及古树名木。3.4声环境状况及敏感点分布经过现场踏勘调查,评价筛选出本项目沿线两侧200m范围内的156个集中居民住宅区和办公区、23所学校和医院作为环境敏感点。 通过现状监测,工程穿越哈尔滨和佳木斯市区,大部分敏感点主要受既有铁路、公路影响,现状噪声普遍较高,功能区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新建线区段内,2类区内敏感点昼、夜噪声等效声级昼间、夜间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昼间60dBA、夜间50dBA标准要求。1类区内敏感点昼、夜噪声等效声级有不同程度的超标。3.5环境振动敏感点由现状踏勘和调查可知,本工程沿线共有96处环境振动保护目标,其中学校6处、医院3处,结构为Ⅰ、Ⅱ、Ⅲ类建筑;受邻近既有铁路影响的,振级相对较高;其余各敏感点主要振动源为社会生活产生的振动,现状振级较低。3.6地表水本线所经的河流属松花江水系,沿线途经的地表河流有牡丹江、倭肯河、蚂蚁河、大罗密河、小罗密河、得莫利河、蜚克图河等,并有多条中小河流及灌溉渠道纵横交错。工程均设计以跨河桥梁形式跨越各河道。据沿线环保部门监测资料,牡丹江、蚂蚁河各项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3.7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沿线各地、市的空气环境质量较好。3.8电磁敏感点全线评价范围内8个监测点采用天线能收到35个电视频道,其中有18个频道信号场强达到广电部规定的服务区标称可用场强值(V段57dBμV/m,U段67dBμV/m),共有24个频道信噪比达到正常收 看所要求的35dB,占所有频道总数的69%。总的来说,本工程铁路沿线地势比较平坦,有利于电视信号的覆盖,沿线村庄有线电视入网率很低,大部分居民采用普通天线收看,收看质量较好。3.9文物古迹在现场走访当地文物主管部门的基础上,椐初步调查和收集的资料,本次评价范围内目前未发现珍贵文物古迹分布。3.10社会经济现状哈佳通道吸引了黑龙江省的哈尔滨、佳木斯、双鸭山、鹤岗、伊春等地级市,人员流动十分频繁,客运需求潜力巨大。哈尔滨市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64.9亿元。2010年全部工业总产值3389.7亿元,农业生产稳定增长。2010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49.1亿元。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449.4×104t。佳木斯市拥有全国闻名的造纸、电机等一大批大中型骨干生产企业。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0亿元。佳木斯市拥有耕地面积2200万亩,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三江平原重点开发区,盛产大豆、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2010年粮食总产量575.6×104t,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8.4亿元。4方案比选 本项目属于新建铁路工程,工程选线过程中,根据本项目的技术标准,首先考虑绕避保护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文物古迹等重要人文景观,保护沿线生态环境,尽量减少扰动植被,防止水土流失,满足河流的行洪、泄洪要求,与沿线各市县城镇规划相协调,尽量避免和减少对既有城镇的干扰与分割,最终的推荐方案是基于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最小化的前提下选择出来的,在全线范围内作了局部方案比选,主要方案比选如下:4.1线路总体走向方案环境影响比选根据哈尔滨至佳木斯通道上的主要城市及影响线路走向方案的各种控制因素,主要研究了四个方案:松花江南方案、松花江北方案、松花江北既有通道方案及松花江北取直方案。考虑松花江北取直方案虽然线路短直,但经过的经济据点很少,重点工程多,因此予以舍弃。松花江北既有通道方案虽然经过的经济据点多,但该通道内已经有滨北、绥佳铁路,可以解决沿线客运基本需求,而该方案不能兼顾沿松花江两岸客运需求,同时该方案线路比其它方案长40km左右,且线路经过黑龙江佳郊湿地自然保护区环境敏感点且跨越松花江,从环保角度考虑不可行。松花江南方案与松花江北方案开辟了新的铁路客运服务通道,两方案均具有线路长度相对较短、沿线地形条件相对简单,重点工程不多,而经过的经济据点较多,与沿线城市规划结合较好等优点。而松花江南方案具有线路不跨松花江、不经过自然保护区重要的环境敏感 点,沿线经济发展水平及客运需求相对较高、符合地方政府对线路走向的要求,工程投资省,工程实施难度小等优点,因此推荐松花江南岸方案为贯通方案。4.2货车联络线引入哈尔滨枢纽方案比选利用成宾地方铁路方案存在需要与产权单位协商,但该方案产权单位态度积极,工程实施条件相对较好。利用远期货车外环线方案虽然远景节省工程投资较多,但近期工程投资大,不利于土地规划利用,且枢纽环线系远景规划,实施年限难以确定。从环境保护角度比较分析,I方案线路长度较II方案短15.8km;占地减少27.91公顷、土石方减少114万方,涉及的噪声环境敏感点比II方案少3处、且拆拆量小、受影响户数少。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I方案对环境影响较小。本次评价推荐利用成宾地方铁路方案。4.3驼腰屯取直、绕行方案通过经济技术比较分析,驼腰屯取直方案线路顺直,桥梁方案占地少,土石方数量小。工程投资减少442.5万元。根据比较分析,I方案较II方案占地减少3.97公顷、土石方减少24万方,涉及2处噪声环境敏感点、1处电磁环境敏感点,因此I方案对环境影响、水土 流失影响最小;环境敏感点少,噪声、振动、电磁影响较小。因此,本次评价推荐采用驼腰屯取直方案。5环境影响5.1生态环境哈佳铁路沿线由于人为开发活动频繁,加之既有公路的运营,工程范围内没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等敏感生态区域。本项目占地范围内没有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和古树名木,沿线所经地区主要分布为人工林及次生林,工程的实施将砍伐、移栽2352.122千株的树木,另砍伐6cm以下苗圃4878.9m2,多为稀疏分布的人工林和部分林场,不会影响区域林地资源。本项目线路两侧及弃土场等共新植乔木731.53千株,灌木23890.61千株,播撒种草及绿化237.52hm2。很大程度抵消砍伐林木和占用林地带来的不良影响,有利于铁路沿线的林地资源的恢复和林地环境的改善。本项目征地1548.17hm2,其中工程占用水田、旱地约占工程征地面积的60.56%,林地约占工程征地面积的29.84%,建设用地约占6.74%,果园占0.01%,水塘占2.30%,其它用地约占1.92%。工程的实施,铁路站场、路基以及生产单位将取代原有以农田、林地为主的半自然生态系统,使土地原有使用功能将部分或全部丧失,给当地农业、林业带来一定影响。评价要求铁路建设对占用的基本农田实行“占一补一”,在占用耕地和补充耕地的数量及质量上达到平衡,采取农地整理、非农地整理及土地开发和复垦的措施实行基本农田占补平衡。临时工程优先考虑永、临结合,尽量利用既有场地或站区范围内的永久征地和城市用地,减少新占地。由于工程沿线地形、地貌以冲洪积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全线工程以桥梁和填筑路基为主,全线土石方总量5045.79×104m3,其中填方2331.77×104m3,挖方2714.02×104m3,工程挖方尽可能利用为填方,利用方1131.53×104m3。借方1200.25×104m3,总弃方为1582.4 9×104m3,弃方中113.68×104m3表层土作为绿化用土重新利用,1468.81×104m3作为永久弃土(渣)弃于弃渣场。土石方的挖填对生态环境将产生影响,工程采取了工程防护及植物措施防护措施,这些措施的落实将有利于减轻土石方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工程对取、弃土场采用挡渣墙、植树种草等植物措施进行防护治理,可以将取、弃土场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降低到最低限度。5.2 声环境5.2.1施工期合理安排施工场地,噪声大的施工机械远离居民区一侧布置;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高噪声作业尽量安排在白天,因生产工艺上要求必须连续作业或者特殊需要的,应提前向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并获得批准;加强施工期环境噪声监测等。5.2.2营运期本工程实施后,本通路城际铁路、货车车流增加较多,各敏感目标处噪声有较大程度的提高,部分测点昼间、夜间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各点的预测值分析如下:1、并行既有线路段(1)居民住宅1)铁路外轨中心线30米内居民住宅铁路外轨中心线30米内敏感点53处,昼、夜预测声级分别为55.7~74.9dBA、49.7~74.8dBA,昼间15处敏感点噪声等效声级均超过GB12525-90《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之昼间70dBA标准要求0. 1~4.9dBA,夜间36处敏感点超过60dBA标准要求0.3~14.8dBA,昼间噪声值较现状增加-6.4~8.5dBA,夜间噪声值较现状增加-7.4~8.1dBA。2)铁路外轨中心线30米处铁路外轨中心线30米处测点82个,近期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分别为54.4~71.8dBA、48.9~71.8dBA,昼间7处测点超过GB12525-90《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之70dBA标准要求,超标0.1~1.8dBA,夜间23处测点超过GB12525-90《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之70(60)dBA标准要求,超标0.1~1.8dBA。3)4类区4类区内敏感点共35处,近期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分别为54.4~71.3dBA、48.1~71.1dBA,昼间噪声值较现状增加-5.3~3.1dBA,夜间噪声值较现状增加-6.7~3.0dBA;昼间1处敏感点噪声等效声级有不同程度超标,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70dBA标准0.1~1.3dBA,夜间15处敏感点噪声等效声级有不同程度超标,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60dBA标准0.4~11.2dBA。4)1类区 1类区内敏感点共12处,近期昼、夜噪声等效声级为57.0~67.7dBA、52.5~67.5dBA,昼间噪声值较现状增加-3.3~2.9dBA,夜间噪声值较现状增加-4.6~3dBA;昼间12处敏感点噪声等效声级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区昼间55dBA标准2~12.7dBA;夜间11处敏感点超过超过45dBA标准7.5~22.5dBA。5)2类区2类区内敏感点共59处,近期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分别为55.3~68.2dBA、48.1~68.8dBA,昼间噪声值较现状增加-2.7~3dBA,夜间噪声值较现状增加-5.1~3dBA;昼间23处敏感点噪声等效声级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昼间60dBA标准1.3~8.8dBA;夜间57处敏感点噪声等效声级超过50dBA标准0.2~18.8dBA。6)3类区3类区内敏感点共1处,近期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分别为59.5~61.3dBA、57.9~60.4dBA,昼间噪声值较现状增加-1.4~-0.9dBA,夜间噪声值较现状增加-1.6~-1.4dBA;夜间噪声等效声级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区夜间55dBA标准2.9~5.4dBA。 (2)特殊敏感区学校、医院共15处,昼间噪声等效声级为58.0~71.4dBA,较现状增加-4.2~3.0dBA,夜间噪声等效声级为52.1~71.4dBA,较现状增加-4.2~3.0dBA;昼间9处敏感点噪声等效声级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昼间60dBA标准1.2~11.4dBA;夜间8处敏感点噪声等效声级超过50dBA标准1.1~21.4dBA。2、新线路段(1)居民住宅1)铁路外轨中心线30米内居民住宅铁路外轨中心线30米内敏感点15处,昼、夜预测声级分别为59.5~65.6dBA、56.3~62.7dBA。夜间9处敏感点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夜间60dBA标准0.2~2.7dBA。2)铁路外轨中心线30米处铁路外轨中心线30米处测点70个,近期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分别为58.9~65.4dBA、58.8~62.6dBA。昼间均满足GB12525-90《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之70dBA标准要求,夜间27处敏感点超过GB12525-90《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之60dBA标准要求,超标0.1~2.6dBA。 3)4类区4b类区内敏感点共19处,近期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分别为59.4~65.1dBA、55.9~62.2dBA,其中昼间噪声等效声级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昼间70dBA标准,夜间6处敏感点噪声等效声级有不同程度超标,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夜间60dBA标准0.2~2.2dBA。4)1类区1类区内敏感点共2处,近期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分别为59.2~60.6dBA、55.7~57.3dBA,昼间2处敏感点噪声等效声级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区夜间55dBA标准4.2~5.6dBA,夜间2处敏感点噪声等效声级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区夜间45dBA标准10.7~12.3dBA。5)2类区2类区内敏感点共66处,近期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分别为54.9~63.6dBA、52.9~60.8dBA,昼间51处敏感点噪声等效声级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夜间60dBA标准0.1~3.6dBA,夜间66处敏感点噪声等效声级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夜间50dBA标准2.9~10.8dBA。(2)特殊敏感点 特殊敏感点敏感点8个,昼间噪声等效声级分别为56.8~60.0dBA,夜间噪声等效声级分别为54.0~60.8dBA,夜间1处敏感点超过相应标准要求6dBA。5.3振动环境正线钢轨采用60kg/m,区间无缝线路,轨道结构形式为有砟轨道,运营期各敏感点Z振级影响预测结果如下:(一)受既有铁路影响的敏感点1.距离线路外轨30m内区域54测点Z振级评价量为为昼间66.9-89.6dB,夜间68.0-89.6dB,昼间17处测点超过80dB,超过量为0.2-9.6dB,夜间17处测点超过80dB,超过量为0.4-9.6dB。2.距离线路外轨30m及以外区域95处测点Z振级评价量为昼间58.0-78.0dB,夜间59.1~78.0dB,全部预测点满足GB10070-88之“铁路干线两侧”80dB标准要求。3.远期2035年由于车辆类别,列车速度不变,仅车流量加大,因此振动预测较近期2025年变化较小。(二)受新建铁路影响的敏感点受新建铁路影响的36处敏感点Z振级评价量为昼间62.9-79.6dB,夜间54.0~79.6dB,全部预测点满足GB10070-88之“铁路干线两侧”80dB标准要求。5.4地表水环境5.4.1施工期本线所经的河流属松花江水系,沿线途经的地表河流有阿什河、蜚克图河、蚂蚁河、牡丹江等较大的河沟。工程均设计以跨河桥梁形式跨越各河道,经现场调查,各跨河桥梁评价范围内均未发现水环境敏感点,跨河桥梁下游河段无水环境敏感点的分布。跨河大桥基础均为钻孔桩基础,基础施工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钻孔桩产生的泥渣、泥浆、钻机及其它施工机械的跑、冒、滴、 漏油,对地表水水质的影响。影响方式主要有油料漏失并进入水体,桥梁水下部分施工导致底泥悬浮,废弃的施工垃圾或建筑材料的流失,施工现场的施工泥浆和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如管理不善,这些行为都会导致施工现场和施工营地附近的地表水污染。这些污染会影响到桥位下游或者水边施工场地下游一定距离,影响时间会持续在施工期及施工活动结束后的一段时间。5.4.2营运期根据铁路生产、生活设施排放污水的特点,确定运营后各站生活污水的评价因子为PH、BOD5、CODcr、SS、氨氮;生产废水评价因子为PH、CODcr、SS、石油类。运营期污水主要来源于沿线车站,全线共计新增生活污水量为344.5立方米/天、新增生产污水量8立方米/天。5.5空气环境5.5.1施工期本线施工期间,为了解决施工人员日常生产、生活问题,将在各个施工营地配备临时性的小型锅炉,烧水、做饭时锅炉排放的烟气将对施工营地范围内的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施工期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车辆运输扬尘、施工作业扬尘;施工车辆引起的道路扬尘约占扬尘总量的50%以上,特别是灰土运输车辆引起的道路扬尘对两侧的影响更为明显,行车道两侧扬尘短期浓度高达8~10mg/m3,扬尘随距离的增加下降较快,一般在扬尘下风向200m处,浓度接近上风向的对照点;施工作业扬尘主要以土石方开挖、装卸、灰土拌合最为严重。5.5.2营运期 本工程建成后,通过该区段的列车采用电力机车牵引。大气污染源为各站、段既有及新增锅炉。全线共计新增锅炉35台,利用既有锅炉16台。新增污染物烟尘为154.12t/a、SO2为107.88t/a。工程运营后锅炉大气污染物烟尘较既有减少34.78t/a,SO2较既有减少57.59t/a。5.6电磁环境本工程沿线电视收看敏感点共89处,设置牵引变电所10处。工程后列车运行产生的电磁干扰会使工程沿线电视收看敏感点各接收频道信噪比下降,全线监测的35个频道中,信噪比大于35分贝可正常收看的频道数由工程前24个减少到16个,对近距离采用天线收看电视的用户会产生影响。变电所围墙处,工频电场强度不超过300伏/米;距围墙20米处,工频电场强度为200伏/米左右,工频磁感应强度0.1微特,低于HJ/T24-1998中工频电场强度4千伏/米的推荐值要求。GSMR基站辐射以天线为中心沿线路方向两侧各24米、垂直线路方向各10米,垂直高度在天线架设高度至向下6米处的矩形区域可定为天线的超标区域(控制区),即超标区外辐射功率密度可满足小于8μW/cm2,符合标准GB8702-88和HJ/T10.3-1996的要求。5.7固体废物本工程共拆迁房屋38.24×104m2,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拆迁垃圾产生量为0.68m3/m2,据此估算本工程拆迁垃圾产生量为26.00×104m3。 工程实施后各站旅客候车生活垃圾排放量近期333.52t/a,远期493.16t/a。新增车站办公生活垃圾550.06t/a。若施工拆迁垃圾不能及时处置,车站产生的生活垃圾等将会对铁路沿线和车站所在地区环境造成造成破坏及污染。5.8社会环境5.8.1土地征用本项目永久征用各类土地1548.17公顷,临时性用地581.57公顷,拆迁房屋38.24×104m2,由于征地、拆迁数量较大,对当地土地资源有一定的影响。铁路建设单位将委托沿线各地区土地管理局统一征用,并支付征地拆迁补偿费,土地管理局将会同乡镇委员会签署土地征用合同,通过重新调整土地、支付补偿费等办法安置失去土地农民。城镇拆迁居民住宅的拆迁与人员安置,由建设单位会同土地管理局、被拆迁单位或个人,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及补偿办法予以重新安置,以确保因征地、拆迁受影响的农民、居民得到合理补偿。5.8.2地方经济本项目的建设给沿线地区提供了更为便利的交通,将加快沿线地区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本项目的施工期和营运期都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这些都会增加沿线农民、居民的收入。便利的交通还会带来大量的游客在当地消费。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有助于吸引外来投资。所有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当地经济,改变沿线经济的面貌。5.8.3阻隔影响本项目实施后,全封闭的铁路可能会将村庄和居民的田地分隔在线路的两侧,集中居民区可能受到不同形 式的阻隔影响。本项目在设计时已经考虑了这种影响,全线设计桥梁长度154064.010双延米/135座,占新建线路总长度的44.87%;隧道6座(均为双线隧道),总延长9845m,占新建线路总长度的2.92%。正线新建涵洞413座,扣除桥梁、隧道长度后,新建线路平均每公里涵洞2.89座;使本工程对铁路两侧区域的阻隔、切断效应降低到最小。5.9土壤侵蚀铁路施工过程中,原是地表植被和和土壤被破坏和扰动后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可能产生土壤侵蚀的区域包括深挖高填路段、取土场、弃土(渣)场、临时施工场地、特殊地质地段以及其它扰动地表土层的地段。根据模式计算结果,整个项目区施工期的土壤流失量接近11.04万t,其中路基区新增2.81万t,站场区新增1.11万t,桥梁区新增1.62万t,隧道区新增0.02万t,取土场区新增2.68万t,弃渣场区新增1.27万t,施工便道区新增0.23万t,施工生产生活区新增0.68万t,临时堆土区新增0.62万t。工程施工期水土流失量远大于自然恢复期,是水土流失重点防护时段,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工程、植物措施以及临时性防护措施,对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地段进行针对性的合理治理,以有效控制水土流失。5.10景观影响 本项目的建设可能会对周围的景观,主要表现在影响切割连续的自然景观,铁路自身景观与景观环境之间形成冲突。造成景观环境影响的主要工程有:剧烈扰动地形地貌的高填深挖地段、大桥、弃土(渣)场等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大型建筑。有些影响是暂时的,比如取土场和弃渣场可以通过绿化恢复景观。其它的只能在设计时尽量考虑视觉效应,尽可能与周围景观融合,降低视觉敏感性,最大限度的缓解和降低视觉冲突。6缓解措施对于本项目建设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环评组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来避免、减轻、缓解或者补偿不利影响,具体措施总结如下:6.1生态减缓措施 6.1.1设计阶段充分考虑铁路线路的选择,避免侵占敏感的生态系统;土石方工程尽量移挖作填,少占农田、耕地、林地,慎重选择取弃土场等临时性用地的场所和位置,为了控制突然侵蚀,在铁路设计中,已考虑采取浆砌片石、植草等来防护高填深挖段的路基边坡。对于弃渣场,将修建挡渣墙和排水系统等措施进行防护,弃渣堆满后最终进行平整、覆土绿化或复垦。6.1.2施工阶段所有的临时用地应在施工结束后迅速恢复。对于在林地附近的施工活动应提前通知林业主管部门。必要时,由当地林业部门和施工单位共同划出保护线,或在施工初期,先建防护墙或防护坡。其它的缓解措施还包括严格选择取土场和弃渣场的位置,以及全面的施工监理和监督等。6.1.3营运期间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铁路职工及沿线居民的环保意识,加强对绿化工程的管理与抚育,防火、防虫,禁止采伐铁路沿线两侧栽植的树 木,禁止对铁路站场路基边坡、取弃土场种草地段的破怀,以保护水土保持工程设施。运营单位应加强对各种防护工程的维护、保养与管理,并对不足部分不断加强与完善。加强对沿线生态环境实地监控,及时发现不良地质隐患工点,采取防治措施以杜绝新的地质灾害的发生。6.2噪声缓解措施6.2.1设计阶段对拟建铁路沿线超标严重的敏感点将采取一些防治措施来缓解不利影响并纳入设计中,具体的措施以及实施时间见表6-1:表6-1  噪声治理措施一览表断面号敏感点名称措施1东北烈士纪念馆隔声窗2地煤小区隔声窗3煤管局居民楼隔声窗4协和医院隔声窗5国土资源局、公路局隔声窗6哈医大一院隔声窗7一曼街132号居民楼隔声窗8医大家属楼功能置换9哈医大学生公寓声屏障10三姓社区声屏障11黑龙江口腔病防治医院声屏障12邮政街居民楼声屏障 13府宏名域声屏障14南坎居民楼声屏障、隔声窗、功能置换1553中学隔声窗,声屏障16南极SOHO声屏障17南极国际声屏障18滨江街家属楼,滨江街站前平房声屏障、隔声窗、功能置换19滨江街居民楼、保障华庭、东方红小区满足功能区要求或房屋使用功能20极乐小区满足功能区要求或房屋使用功能21滨江新城声屏障22大方里小区1声屏障、隔声窗、功能置换23大方里学校声屏障24道外区教育局声屏障25东方剑桥幼儿园声屏障26大方里小区2、永平小区隔声窗,声屏障27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声屏障28新太阳幼儿园声屏障29黎华小区声屏障、隔声窗、功能置换30上和城隔声窗,声屏障31道外区城管局声屏障32振江街居民楼、麒麟华府声屏障33哈尔滨市道外区教师进修学校隔声窗,声屏障34公益街小区平房声屏障、隔声窗、功能置换35三棵树小区、平湖小区、水泥厂家属楼、铁路车辆厂平房隔声窗,声屏障36祥泰名苑小区隔声窗,声屏障37新江桥街平房声屏障、隔声窗、功能置换38南直小区隔声窗,声屏障39临桥街平房隔声窗40水源社区平房1声屏障、隔声窗、功能置换41水源社区平房2声屏障、隔声窗、功能置换42水源社区平房3隔声窗,声屏障43北岗村声屏障、隔声窗、功能置换44前五棵树隔声窗,声屏障45庆丰村隔声窗46新立屯声屏障、隔声窗、功能置换47烟家屯声屏障、隔声窗、功能置换48果园山庄隔声窗49上八里隔声窗,声屏障 50王焕屯隔声窗51张坊屯隔声窗52长林小学隔声窗,声屏障53董长林子隔声窗54凤凰山屯声屏障、隔声窗、功能置换55倪家屯隔声窗56翟家岗隔声窗,声屏障57三截地隔声窗,声屏障58王朝珠屯隔声窗,声屏障59后高丽沟子隔声窗,声屏障60八家子隔声窗61信家屯隔声窗,声屏障62兴隆三队隔声窗,声屏障63赵家屯声屏障、隔声窗、功能置换64张君屯声屏障、隔声窗、功能置换65大桥屯隔声窗66陈猪毛隔声窗67王占山屯隔声窗68小贺家屯隔声窗,声屏障69民有村小学隔声窗,声屏障70高家屯隔声窗,声屏障71崔家屯隔声窗,声屏障72孟永沟隔声窗73丰家屯隔声窗74王义峰屯隔声窗75宏飞屯声屏障、隔声窗、功能置换76陈玉贺隔声窗77大高丽沟村隔声窗78才家屯隔声窗,声屏障79北村小学隔声窗,声屏障80向阳小学隔声窗,声屏障81西爱莲屯隔声窗82伊汉通隔声窗83河南屯声屏障、隔声窗、功能置换84得莫利声屏障、隔声窗、功能置换85腰屯隔声窗,声屏障86兴隆一队隔声窗,声屏障87大罗密隔声窗 88高楞隔声窗89中兴二队声屏障、隔声窗、功能置换90镇江屯隔声窗91平安屯隔声窗,声屏障92爱民村隔声窗93羊角沟村隔声窗94羊角沟村小学隔声窗,声屏障95吴彦村隔声窗,声屏障96杨家村隔声窗,声屏障97祥顺村隔声窗98中心村声屏障、隔声窗、功能置换99兴华村隔声窗,声屏障100兴华村小学隔声窗,声屏障101双龙村隔声窗102仁和村隔声窗103丰胜村隔声窗104新华村隔声窗105靠山屯1隔声窗,功能置换106靠山屯2隔声窗107万兴村隔声窗108昌隆世家声屏障,功能置换109昌隆世家回迁房、世水蓝庭声屏障110佳木斯白金湾声屏障111红旗嘉苑声屏障112玻璃厂家属楼声屏障、隔声窗、功能置换113佳大社区、杏林南苑、佳联小区声屏障、隔声窗、功能置换114联合收家属楼、道边小区、迪尔小区声屏障、隔声窗、功能置换115在建七彩花园小区声屏障116佳木斯站区小区、宜嘉秀庭隔声窗,声屏障117东佳木斯铁路宿舍声屏障、隔声窗、功能置换118联合村隔声窗119机务社区隔声窗120铁路五委(丰登社区)声屏障、隔声窗、功能置换121铁路林场住宅功能置换122铁路五委声屏障、隔声窗、功能置换123安庆小区隔声窗124站前小区、乘务员公寓、青年路小区、学生公寓声屏障、隔声窗、功能置换 125铁通公司家属楼、佳木斯铁路公安处、工务段办公楼、佳铁宾馆、佳木斯房产段隔声窗126佳木斯邮局办公楼隔声窗127三省屯隔声窗,功能置换能128成高子声屏障、隔声窗、功能置换129和平二队声屏障、隔声窗、功能置换130翻身屯声屏障、隔声窗、功能置换131范家屯声屏障、隔声窗、功能置换132后关家隔声窗133前关家隔声窗134东平村隔声窗135蓝旗后沟五组隔声窗136蓝旗后沟六组隔声窗137苏家屯隔声窗,功能置换138王喜发隔声窗139小窝棚屯隔声窗140南窑隔声窗141娇家屯隔声窗142陈家屯隔声窗,声屏障143小南屯隔声窗144李智新区隔声窗145吴家屯1隔声窗146吴家屯2隔声窗,声屏障147民生医院(在建)隔声窗,声屏障148计算机学校实训中心(在建)隔声窗,声屏障149太平屯隔声窗150萍家屯隔声窗151房身村隔声窗,声屏障152哈达新区隔声窗,声屏障153哈达村隔声窗,声屏障154黑龙江机械高级技校隔声窗,声屏障155哈南小区隔声窗,声屏障156哈南小区隔声窗,声屏障157哈尔滨兴南学校隔声窗,声屏障158铁路小区隔声窗,声屏障159黑龙江医药卫生学校隔声窗,声屏障160朝阳村声屏障、隔声窗、功能置换161洛克小镇声屏障 162中铁物资材料厂宿舍隔声窗163铁路宿舍隔声窗,声屏障164通乡街棚改规划区隔声窗,声屏障165香坊第二幼儿园隔声窗,声屏障166幸福里小区隔声窗167格兰云天(规划)声屏障168阳光绿景、林机小区声屏障169红星村声屏障、隔声窗、功能置换170电碳家属区(待拆迁、规划新小区)隔声窗,声屏障171金融专科学院(规划)隔声窗,声屏障172宏伟村声屏障、隔声窗、功能置换173道边平房、香凯丽园声屏障、隔声窗、功能置换174新香坊声屏障、隔声窗、功能置换175哈轴街小区隔声窗176民生屯隔声窗,声屏障177成高子法院、鑫瑞家园、道边平房声屏障、隔声窗、功能置换178哈46中隔声窗,声屏障179成高子(现状平房,规划楼房)隔声窗,声屏障全线采用的噪声污染治理措施主要有:   共22处敏感点采取了声屏障措施,59处敏感点采取了隔声窗措施,50处敏感点采取了隔声窗加声屏障措施,40处采取了隔声窗加声屏障加功能置换措施,1处采取了声屏障加功能置换措施,3处采取了隔声窗加功能置换措施,2处采取了功能置换措施。本工程均采用吸声式声屏障材料,且由于线路所在地区冰冻期较长,故对声屏障内的吸声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冻融”影响,不宜采用常规的纤维类和陶粒类吸声材料。(7)全线噪声环保投资96888万元。6.2.2施工期 施工中若产生环境噪声污染,施工单位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和地方的有关要求,制定相应的降噪措施。1.合理安排施工场地,施工场地尽量远离居民区等敏感点,充分利用既有车站站场等安排大临工程;施工场界内合理安排施工机械,噪声大的施工机械布置在远离居民区等敏感点的一侧。2.在居民集中区域,尽可能不用或少用移动式柴油发电车,必要时可选用低噪声发电车并应采取隔声处理;施工场地高噪声设备应采用有效的隔声围挡(隔声软帘)或隔声棚,降低噪声扰民影响。3.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临近居民区时噪声大的作业尽量安排在白天。因生产工艺上要求必须连续作业或者特殊需要,确需在22时至次日6时期间进行施工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到工程所在地的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同时向当地环保部门申报,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建设单位应当会同施工单位做好周边居民工作,公告附近居民和单位,并公布施工期限。进行夜间施工作业的,应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噪声。对人为的施工噪声应有管理制度和降噪措 施,并进行严格控制。承担夜间材料运输的车辆,进入敏感目标附近的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应做到轻拿轻放,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4.合理规划施工便道和载重车辆走行时间,尽量不穿村或远离村庄,减小运输噪声对居民的影响。5.做好宣传工作,倡导科学管理和文明施工,施工单位在施工前用取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张贴施工告示与说明,取得当地居民的理解与谅解;同时,施工时做好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教育,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噪声污染。6.加强环境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地方有关规定。7.做好施工期的施工场界环境噪声监测工作,施工现场应依照《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进行噪声值监测,噪声值不应超过相应的噪声排放标准。本报告书在环境管理与监控计划中制定了环境管理监控方案,施工过程中相关单位应严格遵照执行,做好监测,将施工场界噪声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将铁路施工对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6.2.3运营期铁路建设及运营单位应加强线路养护、车辆保养、定期检修、镟轮等措施,采购选用新型车辆、低噪声 车体等,条件具备时对本线进行改造以进一步提高线路标准,从而有效降低本线的噪声影响。在城市铁路噪声控制中,规划对策应属预防措施中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如果在城镇总体规划、铁路规划、环境功能区规划、绿色通道建设用地规划、建筑物合理布局等方面,全面考虑铁路噪声可能产生的影响,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合理规划、布局,将势必起到积极的作用。建议城市相关部门在土地利用、绿色通道建设的规划中,能将城镇建设规划与本工程建设有机地结合,噪声控制距离建议如下:建议沿线规划部门参照本报告书噪声预测结果,合理规划铁路两侧土地功能,距铁路外侧股道中心线30m内区域禁止新建居民住宅、学校和医院等噪声敏感建筑物;线路两侧无遮挡时,在预测达标距离内区域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应按照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要求,采取减轻、避免交通噪声影响的措施。铁路两侧土地如进行规划开发,宜合理规划铁路两侧土地功能,加强建筑布局和隔声的降噪设计。如在铁路两侧影响范围内建设敏感建筑,从降低噪声影响角度出发,周边式建筑群布局优于平行布局,平行式 建筑群布局优于垂直式布局,且临铁路第一排建筑宜规划为工业、仓储、物流等非噪声敏感建筑,以尽量减少铁路噪声对建筑群内声环境质量的影响。6.3振动减缓措施6.3.1设计阶段轨道结构振动控制:采用重型轨道标准,60kg/m钢轨,跨区间无缝线路。无缝线路、弹条Ⅱ型扣件、无砟轨道设计均可可取得一定的减振效果。由此可见,本项目采用的轨道结构均有一定的减振效果。6.3.2施工阶段科学的施工现场布局是降低施工振动的重要途径,应在保证施工作业的前提下,适当考虑现场布置与环境的关系:选择环境要求较低的位置作为固定制作作业场地,例如梁体制作等场地应避免靠近居民住宅等敏感区(点);施工车辆,特别是重型运输车辆的运行通路,应尽量避开振动敏感区域;尽可能将产生振动的施工设备置于距振动敏感区较远的位置,以避免振动影响周围环境;在靠近居民住宅等敏感区段施工时,夜间禁止使用打桩机、夯土式压路机等强振动的机械。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倡导科学管理;做好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大力倡导文明施工的自觉性,尽量降低人为因素造成施工振动的加重。6.3.3营运期对于工程后振动值超过80dB的敏感点采取搬迁方式来进行振动控制。本次评价结合噪声的防治措施,对铁路沿线654户敏感点实施搬迁,投资计入噪声防治费,以减弱铁路振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建议沿线各地政府规划、建设、环保部门在规划管理铁路两侧土地时充分考虑沿线振级水平较高的实际,划定一定范围的缓冲区,临 近线路两侧30m以内禁止新建居民住宅、学校、医院等振动敏感建筑物。建议本工程投入运行后,定期对全线轨道进行打磨,消除轨道上的磨损,减少轮轨间接触面的不平顺度;为改善车轮不圆整引起的振动,应定期进行镟轮。6.4地表水环境减缓措施6.4.1设计阶段本项目对于各站、段排放的生活污水,根据直接受纳水体的功能等情况分别采用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法)、化粪池进行处理。污水经处理后可达到国家和沿线各省、市规定的排放标准。6.4.2施工期各跨河桥梁的基础施工应尽量选择在枯水期。深水区水中墩采用深双壁钢围堰法施工,浅水水中墩施工采用草袋围堰法施工。桥基采用钻孔桩基础时,钻孔桩施工产生的泥渣严禁排入河道,以免产生阻塞影响河道行洪。对于含油污水排放量较大的施工点应设小型隔油、集油池,含油污水经过处理后排放。6.4.3营运期1.滨江站、太平桥站、宾西站设计新增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最终进入污水处理厂。其污水水质满足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2.宾西北站、宾州站、方正站、依兰站为新建车站,其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厂,污水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 3.宾西东站、胜利站、双龙湖、得莫利站、高楞站、达连河站、宏克力站、平安屯站生活污水经SBR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污水水质满足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4.前霍家屯站、后沟屯站、陆家沟线路所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设100m3污水贮存池1座,定期外运至宾西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污水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5.哈南站、孙家站、新香坊站本次工程无给排水工程,既有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处理厂,污水水质满足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6.成高子站本次无给排水工程。评价建议采用“以新带老”,增加SBR污水处理设备,既有生活污水经SBR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排入附近沟渠,污水水质满足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7.佳木斯动车存车场生活污水、封闭车厢集便污水经厌氧生物滤池处理后汇同佳木斯站污水一同排入佳木斯东区污水处理厂,污水总口水质满足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8.佳木斯机务段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气浮过滤处理)总口污水汇合排入佳木斯东区污水处理厂,污水水质满足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对于排入地表水体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通过加强管理,保证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转。沿线各省、市环保主管部门对主要铁路污染源实施监控或随机抽样检查,严格控制铁路污水达标排放。 6.5空气环境减缓措施6.5.1设计阶段   设计新增锅炉均为燃煤锅炉或型煤锅炉,大气主要污染物为烟尘、SO2等,通过配备脱硫除尘设备或置换为环保锅炉等措施,满足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6.5.2施工期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产生的烟气,土石方施工及运输车辆产生的扬尘以及各个施工营地配备的临时性小型锅炉,烧水、做饭时排放的烟气,将对大气环境产生影响。各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将其影响降低到最小,这些影响随着施工结束而自然消失。6.5.3营运期为了保证大气污染物排放达标,保证全线锅炉的统一性、便于管理,本次评价建议全线新建6整吨以下的锅炉,均采用蜂窝型型煤锅炉。既有宾西站、哈南站、孙家站、新香坊站、成高子站、佳木斯站、佳木斯机务段的既有锅炉,本次评价建议“以新带老”,均采用蜂窝型型煤锅炉。既有的宾西站、哈南站、孙家站、新香坊站、成高子站、佳木斯站、佳木斯机务段的既有燃煤锅炉“以新带老”改为同等容量的型煤锅炉,烟囱口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能够满足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类区II时段标准。6.6电磁环境减缓措施根据预测结果,建议对敏感点中可能受影响电视用户预留有线电 视入网补偿经费或卫星天线购置费。补偿经费每户500元,共计预留金额35.65万元。待铁路建设完工并通车后进行测试,如确有影响,再实施补偿。本工程全线新建牵引变电所距离敏感居民区较远,选址基本合理。6.7文物古迹减缓措施6.7.1设计阶段本工程选线时,充分考虑工程占地区域可能受影响的文物,尽量采取绕避措施以减缓对沿线文物古迹的影响。由于拟建工程与遗址建设控制地带边界相距较远,工程施工时不会对文物本体造成破坏。6.7.2施工阶段施工前:方案经黑龙江省文物局批准同意后,建设单位应积极配合文物考古部门对涉及文物保护单位地段进行详细的考古勘探,并报请省文物局同意后,对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段进行科学考古发掘,并对出土文物进行科学保护。如有重大考古发现,将立即报告,如要求必须原址保护,将制定保护方案依法报批后再进行工程建设。施工期: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一般保护文物在文物部门的监督下现场发掘后及时清理上交文物主管部门;遇到重要文物应立即停止施工、保护好现场,并报告文物主管部门,采取相应的文物保护措施。本次估列文物保护费620.00万元。6.8其它影响减缓措施6.8.1居民阻隔影响减缓措施为了减轻沿线村镇、居民区的阻隔影响。本项目在设计了桥梁135座,新建涵洞413座,使本工程对铁路两侧区域的阻隔、切断效应降低到最小。 6.8.2景观影响减缓措施由于沿线地区景观类型较为常见,无景观敏感点分布,景观敏感性一般,路基、桥梁段主要由于构筑物的自身体量对所经景观环境产生切割效应,形成视觉影响,取、弃土场在施工期会造成景观疤痕,产生视觉突兀的不利影响,但均可通过景观绿化、构筑物外观色彩及体形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以达到与景观整体性的融合。6.8.3环境监测铁路施工期和运营期执行环境监测计划,以核实环评阶段预测的不利影响,保证环境缓解措施得到有效执行。为解决超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不利影响而追加的环保措施提供依据。7 环境管理计划环境管理计划已完成,并独立成册。环境管理计划包括政策法规和适用的环境标准、环境管理系统以及实施和运营阶段的缓解措施和环境监测计划。7.1目的环境管理计划为项目实施期间的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提供了一个框架。因此,它为项目支持者和项目地区政府的环境保护、污染控制以及影响最小化提供了保证。更具体的说,环境管理计划的目的是:·列出项目将要执行的法律法规和适用的环境标准;·指出和设计项目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实施细节; ·详细说明在项目实施期间各机构对减缓措施的实施和环境管理所肩负的任务和责任;·概括出环境监测计划的要求和报告的要求;·为项目实施期间的环境监督提供一个独立文件。7.2管理和监督机构有两级机构对项目的环境行为负责。一级是环境管理机构,包括哈尔滨铁路局、哈佳客运专线公司、项目支持者、相关机构等,它将负责铁路运行和环境监测的各种技术。另外一级是环境监督机构,包括国家环保局和位于项目地区的各级政府环境保护局。7.3环境监测环境管理计划包括了项目实施和运营阶段的环境监测计划。监测内容包括水土流失、噪音、灰尘、水质恶化、河流沉积、固体废物处理和电磁辐射。在项目实施阶段,环境监测工作分为两种途径:一是每天进行常规监测,主要包括肉眼观察和利用简单的设备测量,一是定期有专业人员采取权威机构认可的标准方法进行监测。每隔半年编制一份监测报告,总结监测结果。报告提交给项目支持者、相关机构和世界银行。在项目运营阶段,竣工后监测一次,竣工初期3年内每年监测二次;水质每年监测一次。具体监测计划参见表7-1、7-2。表7-1 施工期及运营期环境监测计划监测要素阶段监测点监测参数监测方法监测频率标准执行机构负责机构监督机构环境 噪声施工期医大家属楼、南坝居民楼等、昌隆世家等敏感点等效A声级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监测方法2次/年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由施工单位委托建设单位地方环保主管部门 振动环境施工期昌隆世家、红旗佳苑等敏感点VLz10GB10071-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中的测量方法2次/年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由施工单位委托建设单位地方环保主管部门空气质量施工期沿线主要施工工点施工扬尘、运输车辆、施工机械排放现场检查4次/年/施工单位、运营单位或委托有相应资质监测单位建设单位地方环保主管部门水环境施工期施工营地Ph、SS、COD、BOD5、动植物油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废水》进行监测1次/年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由施工单位委托建设单位地方环保、水利主管部门牡丹江、依兰水源地水质参数及周边环境现场检查饮用水标准水土流失、植被恢复施工期路基边坡、取土场、弃土(渣)堆和施工便道水土流失情况、保护效果、植被数量和存活率/每月1次,抽查/由施工单位委托建设单位地方环保、水保主管部门表7-2 运营期间环境监测计划监测要素监测点(区段)参数监测频率实施职责负责机构监督机构噪声医大家属楼、南坝家属楼等敏感点等效A声级每年2次由运营位委托建设单位地方环保主管部门振动昌隆世家、滨江新城小区等敏感点VLzmax每年2次由运营位委托建设单位地方环保主管部门空气质量烟囱口浓度烟尘、NOX1次/年由运营位委托建设单位地方环保主管部门水环境依兰、方正、宾县等站Ph、SS、COD、BOD51次/年由运营位委托建设单位地方环保主管部门 电磁辐射受电磁场影响的社区,重点为拟采取防护措施的敏感点电视信号场强;背景无线电噪声场强运营正常后监测一次由运营位委托建设单位地方环保主管部门水土流失、植被恢复路基边坡、弃土(渣)场、大临工程、施工便道等水土流失和植被生长情况每年4次,外加暴雨后1次由运营单位委托建设单位地方环保、水保主管部门7.4机构的加强和培训为确保项目的环境行为,环境管理计划特别强调机构的建设和加强。除此之外,环境管理计划还为涉及到的各种管理和监督机构人员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这些机构是指负责环境决策制定、环境监测报告以及缓解措施的计划和实施的单位。培训包括国内培训和国外培训。人员包括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分别来自政府、项目支持和运营单位、环境管理机构、承包商以及施工监督部门。承包商和施工监理必须在施工开始之前进行培训。目的是确保每一个供应商和施工监理单位安排人员全天在现场进行管理。培训内容包括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污染控制、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环境管理计划的要求、现场环境管理的方法、环境监测以及监测报告的要求,各铁路局(集团)、各站段管理处和环境机构的培训包括环境管理、管理机构、适用的环境标准、减缓措施计划、环境决策以及污染控制技术。8公众参与在环境评价期间,已开展了两轮的公众参与:第一轮是在编制环境评价报告阶段,时间是2012年5月29日-6月11日;第二次是在环境评价报告完成后,时间是2013年2月5日-2月25日。公众参 与采用了多种方式,包括:媒体发布公告、现场张贴公告、公众座谈会、公众参与调查表、专家访谈等。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调查人员包括受项目直接影响的对象,相关的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环保专家等,评价单位重点走访线路沿线直接受本工程影响的居民区、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及所经地区的环保、文物、水利、国土、林业等部门,听取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拟建铁路的意见。共约3000人参与了本项目的公众参与。各市(县)环保、林业、国土等主管单位或部门、受影响的当地居民等参加了公众会议,2721名公众填写了调查表。被调查人员以受哈佳铁路工程影响的沿线居民为主,较全面的表明了公众对本工程环境问题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积极参与和密切关注。通过公众咨询了解到公众关心的主要问题是公众最关心的是占用土地、拆迁房屋的补偿问题、噪声振动污染以及这些影响如何减缓。评价单位对公众关心的问题给予了答复。主要包括:设置声屏障、安装隔声窗,使铁路噪声影响最小化;建造涵洞和立交桥以方便农民运输车辆,减缓农民正常劳作和日常交往的影响等。除此之外,评价单位还访谈了沿线当地水保局、规划局、城建局、旅游局、林业局等管理部门。这些个人和单位都表达了关于哈佳铁路建设的观点,并提出了采取减缓措施的建议。根据中国政府和世界银行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要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已在公共地方分发,如哈尔滨市环保局、佳木斯环保局、哈 佳铁路客运专线公司、铁三院等,以方便公众查阅;除此之外,项目信息在黑龙江省日报、铁三院网站刊登。9环境保护投资估算本项目各项环保投资合计150397.3万元,环保工程投资占工程总投资3389109.93万元的4.44%。表9-1环境保护措施及投资汇总表     单位:万元项 目工程项目环保投资生态防护生态防护、水土流失治理等51339.53噪声治理声屏障:51860m26081968883m高围墙:2000100隔声窗:163090m28155功能置换:1487户62552振动治理功能置换:654户投资纳入噪声治理费用电磁防护入网费(预留)35.65污水处理污水处理设施226地下水用于隧道居民生活、生产用水受工程影响的补偿20.0水质监测费15.0大气治理大气治理设施1335环境监理土地、植被的保护;施工产生的噪声、废水、扬尘、固体废物等环境污染影响。278.11环境监测土石方造成的水土流失、扬尘、以及施工废水、噪声、振动等污染影响260合 计 150397.310结论哈佳铁路是东北铁路快速客运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哈大客专向黑龙江东北地区的延伸线,是黑龙江省对外客运交通的骨干线路。本项目的建设拉近了哈尔滨至佳木斯乃至同江、双鸭山、鹤岗的时空距离,是黑龙江东北部地区通往哈尔滨及关内最便捷的客运通道。对于缓解哈佳通道运量与运能矛盾,保障“振 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修建本线,实施哈佳通道客货分线后,对于保障中俄口岸铁路后方通路畅达,加快相关口岸站发展,增进中俄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分工协作、互补共赢,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繁荣东北边疆具有重要作用。新建哈尔滨至佳木斯铁路工程的建设将不可避免地对铁路沿线两侧一定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声环境、振动环境、地表水环境、大气环境等产生影响,但工程设计结合当地特点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生态保护及恢复措施、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以及污染控制措施,评价又对其进行了补充完善。在工程施工和运营中,认真、全面落实环评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后,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污染可得到有效控制或减缓。此外,还将建立一个包括环境管理和监督机构、环境监测、制度加强和培训在内的一整套环境管理计划(EMP),以保证本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执行。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执行和环境管理系统的高效运作可以使本项目的不利影响减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在环境保护措施和环境管理计划得到有效执行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本项目是可行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