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流派观点

心理专家流派观点

ID:10852091

大小:3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8

心理专家流派观点_第1页
心理专家流派观点_第2页
心理专家流派观点_第3页
心理专家流派观点_第4页
心理专家流派观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专家流派观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学派观点代表人物构造心理学1879年冯特(心理学创始人)铁钦纳行为主义查明刺激与反应的规律性可通过环境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美国华生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从整体上研究心理学维特海默、科勒、科夫卡机能主义心理学在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詹姆士的实用主义思想影响下。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反对把心理学看作一门学科杜威精神分析学派本我自我超我(人格结构)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心理结构)弗洛尹德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注意人自身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认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罗杰斯认知心理学把人看作信息加工系统,从

2、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的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生理心理学研究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1、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2、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3、冯特和铁钦纳是构造心理学派的创始人。4、1860年布洛卡发现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5、1860年法国医生布洛卡发现了运动型言语中枢。*6、罗杰.斯佩里所做的“割裂脑”实验证明了对右利手的人来说,他的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占优势。7、高级神经活动反射学说的创始人是巴甫洛夫。8、巴甫洛夫认为

3、,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9、巴甫洛夫发现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除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规律、扩散和集中规律以及条件反射的抑制规律外,还有动力定型。*10、韦伯定律可以表示为△I/I=K*11、费西纳定律可以表示为S=KlgR12、艾宾浩斯是对记忆和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13、詹姆斯—兰格情绪外周期理论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14、希波克拉底把人划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实际上这就是最早的气质分类和气质类型学说。15、巴甫洛夫根据实验结果把高级神经活动划分成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等类型。16、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

4、类型是由两种基本神经过程的三个特性的不同组合构成的。*17、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等层次。*18、荣格把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等类型。*19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20、奥尔波特把人格个人特质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等层次。*21、卡特尔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22、卡特尔找出了16种互相独立的人格根源特质。*23、艾森克的人格理论属于人格的特质理论。*24、艾森克认为人格的维度包括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1、一般认为,社会心理学诞生于1879年。2、F.H.A奥尔波特(F.H.Allpo

5、rt,1924)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3、社会学家艾尔乌德(C.A.Ellwood,1925)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4、勒温(K.Lewin,1936)关于行为的著名公式是:B=f(P,E)。*5、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6、霍兰德(E.P.Hollander,1976)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等三个阶段。*7、勒温被学术界认为是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8、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是F.H.奥尔波

6、特。9、社会学习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10、社会交换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11、荣格创立了分析心理学,他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12、“集体潜意识”里理论是由荣格提出来的。13、霍尼认为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别是由文化因素决定的。14、沙利文认为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15、早在公元前328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指出: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16、詹姆斯(1890)关于自尊的经典公式是自尊=成功/抱负。17、美国心理学家罗特(J.Rotter)关于个体归因倾

7、向的理论是控制点理论。*18、美国心理学家罗特(J.Rotter)发现,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19、海德(F.Heider,1958)是归因思想的创始人,他认为人们归因时,首先使用不变性原则。20、海德提出的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可简称为P(个体)-O(他人)-X(另一个对象)模型。21、海德提出,人们在态度改变时,往往遵循“费力最小”原则。22、舒茨用三维理论解释群体的形成与群体的解体,提出了整体整合原则。用于解释群体的形成时认为,群体形成经过包容—控制—情感的过程。人的三种基本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情感需要、支配需要23、美国学

8、者舒茨认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